活著時要善待自己,否則,就像他一樣,自己病亡,還坑了兒子

景明兩口子是這個小山村中普通的一戶人家,以種地為生。當然,景明還有一個手藝,就是村醫。平時除了收拾耕地之外,就是偶爾給村民打針賣藥。每天,兩口子早早起來,一忙就是一整天。景明身體稍顯瘦弱,但他的妻子身體很壯,地裡的活,他妻子是主力。

農忙時節,兩口子一同到地裡忙活,不管有多勞累,兩口子捨不得吃一點點好吃的,帶的午飯永遠是幾個饅頭、一碗鹹菜和一壺井水。晚上回家,同樣拿自家已有的飯菜將就。村裡人就沒見過他兩口子買過酒肉開葷。

活著時要善待自己,否則,就像他一樣,自己病亡,還坑了兒子

平日裡,兩口子待人和氣,卻捨不得動一分錢,但因為景明是村醫,大家有求於他,所以不管景明兩口子在大事小情上裡子面子到不到位,也都不好和他們疏遠關係。就這樣,村民之間彼此相安無事,景明兩口子也本分過日子。

誰也不知道景明兩口子攢下錢沒有,攢下多少錢,反正他倆是大家都知道的仔細人,超級會過日子。你看景明和他妻子的穿戴,就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家裡沒有一樣新鮮的傢俱或電器,一切似乎還是兩人近20年前結婚時的老樣子,似乎時間在他們家停止了。

這段時間,景明總是感覺吃不下東西,胃部總是滿滿當當。他本身是村醫,卻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成手醫生。胃裡飽脹,吃點開胃的藥;疼了,吃點止痛藥。但是,景明的不舒服似乎越來越嚴重,但捨不得花錢看病,就這樣挺著。

村長看不下去了,“景明,有毛病得去醫院看看,一天天只知道幹活掙錢,身體造完了,要錢有屁用?”一開始,景明只是笑笑,並不理會村長。但時間一長,他自己也覺得情況不好,於是,兩口子一商量,讓見過世面的村長帶景明去醫院看病。

活著時要善待自己,否則,就像他一樣,自己病亡,還坑了兒子

來到縣醫院,做了一番檢查,醫生不敢下結論,要求他們到省醫院再看看。村長帶著景明坐上火車來到省城醫院,檢查的結果讓村長吃驚:景明得的是胃癌,而且是晚期。在得知二人的關係之後,醫生囑咐村長:

“他的病已經無藥可治,你不能告訴他實情。”“那怎麼辦?也不能看著他完蛋啊!”村長一臉苦惱。醫生想了想:“這樣,不妨給他一個心理安慰,或許還能多活些時日——做胃部手術。你就告訴他手術完了就沒事了。領回家就算了。”

“這都是有錢捨不得看病的結果——要錢不要命的禍害呀!”村長罵著,給景明辦好住院和手術的手續。半個月後,景明出院,一臉的興奮。回到村裡,只要有人問起他的情況,他總是輕鬆地應答,一點也不知道自己是病情。

景明似乎想開了,他想吃東西,吃好東西——本來醫生也是這樣囑咐:多吃點好的,有利於身體康復。他妻子專門給他做他想吃的好東西。但是,胃部手術,又能吃多少東西呢?每次只能吃一點點。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吃的東西越來越少。

活著時要善待自己,否則,就像他一樣,自己病亡,還坑了兒子

但是,景明依舊沒有警覺,他仍然覺得這是手術帶來的短期反應。他的妻子當然知道景明的病情在惡化,但不能明說,只是每天哄著景明儘量吃點東西,自己跑到旮旯抹眼淚。景明一天天消瘦下去,直到臥床不起。

手術兩個月後,景明揣著一本糊塗賬入了土。出殯那天,本村的人,鄰村的人都來送行。他妻子呼天搶地:“景明啊,咱攢200萬有什麼用啊?你吃沒吃一口,喝沒喝一口,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捨不得買……景明啊,你虧啊!”

不曉得他妻子為什麼把“家底”都喊出來,但周圍的人聽了大感意外:我的天,42歲的景明家有200萬!這,讓誰都看不出來,本分的以種地為生的兩口子有200萬!200萬,在這個地區可以幹多大的事啊!這怎能不讓村民反應激烈?

景明赤條條地來,“吃糠咽菜”,又赤條條地走,留下的200萬怎麼辦?他妻子徹底想開了。她決定:第一,蓋新房,蓋比任何人家都要好的新房子;第二,買車,買比別的村民都要好的車。說幹就幹。景明“百日”之後,蓋房買車同時進行。

活著時要善待自己,否則,就像他一樣,自己病亡,還坑了兒子

景明兩口子只有一個兒子,剛20歲,沒有正當職業,整天東搖西逛。他得知家裡原來這麼有錢,就慾望大開:拗著母親,非要買一臺跑車不可。景明妻子就剩這一個依靠,再說那麼多錢就應該給兒子花。買就買吧!兒子全款提回一臺價值近40萬的跑車。

自從車到手,這個兒子可就不著家了,天天開著跑車呼朋喚友,去縣城,到省城,好不逍遙。母親擔心兒子,提醒他小心駕駛,多在家,少出門。但是兒子的想法與母親截然相反,母子倆漸漸有了隔閡。做母親的一時很無奈。

一天傍晚,已經吃過晚飯,景明接到一個電話,是他的朋友打來的,約他到縣城玩兒。景明二話不說,起身就走。“兒子,天黑了,別去了。”母親不放心。“沒事。”兒子冷漠地回了一句,自顧穿衣拿鑰匙,出門啟車,絕塵而去。

活著時要善待自己,否則,就像他一樣,自己病亡,還坑了兒子

晚上10點了,一陣急促的拍門聲驚醒正在打盹兒的母親。她開門一看,原來是村長。“快,你兒子,你兒子……快!快!”母親聽出有大事,連連追問:“我兒子咋了,啊?咋了?”“別問了,你跟我走!”

一夥人坐著兩臺轎車在漆黑的山路上狂奔。“我兒子咋了?”“車禍。”“兒子——他沒事吧?啊?他沒事吧?”“不知道,去看看就知道了。”“去哪裡?我兒子在哪兒?”“別問了!”車上無人再說話,只聽得母親的啜泣。

黑夜裡,轎車來到一個寬闊的大院子裡停下。母親下車一看,頓時雙腿發軟,癱倒在地。原來,他們來到殯儀館。幾個人駕著母親往殯儀館房間裡走。見到兒子冰冷的遺體,母親幾次昏死過去。掐人中,母親醒來:“罪孽啊——”

事後交警道出車禍的緣起:晚8點多,沒有自然光亮,這小夥子駕車在僅有6米寬的山路上疾馳。這時對向來車,而他正在超車。由於距離很近,他超車後向外急打舵,結果跑車衝進了山溝,導致車毀人亡。

活著時要善待自己,否則,就像他一樣,自己病亡,還坑了兒子

故事講完了,我非常感慨。人這一輩子,勤儉節約過日子當然無可非議,但為了攢錢而有病不看,甚至丟掉性命,這錢攢得有意義嗎?如果景明還在,或許不可能縱容兒子這樣恣意妄為,也就沒有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