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談心,「肩並肩」比「面對面」更有效果

很多家長都會和孩子談心,尤其是當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每個家庭都希望通過談心來了解孩子近期的狀況,來得知孩子的想法。

可是,很多孩子卻非常反感和家長一本正經的談心,尤其是有一些家長甚至在和孩子談心之前說:“我想,我們應該談一談了。”

這句話,無異於告訴孩子:“你最近表現不好,需要接受批評教育。”可想而知,孩子對於這種談心,內心是多麼的排斥。

和孩子談心,“肩並肩”比“面對面”更有效果

我也曾是這樣認為的,覺得和孩子談心就應該一本正經,就應該正式的“面對面”、“眼睛看著眼睛”,就應該讓孩子明白“談心”就是一次糾正錯誤的過程。

無數次,我抱著這樣的思想,和孩子談心。無數次,孩子抱著排斥的心理配合我的談心,自然,結果相當不令人滿意。

直到有一次,我歪打正著地採用了不一樣的談心方式,卻讓孩子深入內心地認可了我的話,結果相當圓滿。

和孩子談心,“肩並肩”比“面對面”更有效果

那天,孩子又頂撞了奶奶,甚至將奶奶給他的蘋果直接扔了。面對這種情況,我也很是惱火。因為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孩子表現出對長輩的不尊重。

但是,因為孩子奶奶在家,我不能當面批評。孩子奶奶不能見到孩子哭,孩子一哭她就護著。

所以,我就將孩子帶出了家。

剛開始,我和孩子只是默默走,誰也沒有說話。我家小區外面,有一條綠化帶,非常漂亮,也有不少凳子。那天,豔陽高照,一些阿姨正在綠化帶中拔草,一些阿姨正在給花草澆水。

我找了一個凳子,和孩子並排著坐下。

和孩子談心,“肩並肩”比“面對面”更有效果

我整理了一下情緒,讓孩子注意哪些拔草和澆水的阿姨,告訴孩子:“你看,這些阿姨,這麼大的太陽都需要在外面工作,多辛苦啊。”

孩子還以為我會批評他呢,頓了一下,點點頭。

“你知道,奶奶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幹活呢!奶奶自己種了十幾畝地,也是在這麼毒的太陽下,幹農活。為了讓爸爸和大爺能夠上學,奶奶每天早出晚歸,午飯都在地裡吃的。”

孩子沒有說話。

“你看,這些阿姨和奶奶,如果他們回到家中,還被人打罵,該多難過啊。自己頂著太陽幹活,還被自己的孫子罵,心裡得多委屈?”

說完這句話,我就沒再開口了。和孩子一起肩並肩,坐在凳子上,一起看著那些阿姨們忙碌。

很久,孩子說了一句:“媽媽,我們回家吧!”

從此以後,孩子再沒有頂撞過奶奶一次了。

和孩子談心,“肩並肩”比“面對面”更有效果

也就是這一次,讓我明白,和孩子談心也是需要時機的,也是需要場景的。面對面的談心,火藥味太濃,孩子不喜歡,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

但是,肩並肩的談心,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沒有被審視的感覺,沒有被批評的意味,反而更能夠接受家長的意見。

後來,我就經常採用這種方法,在一些漫不經心的場合,和孩子進行交流。就算孩子出現了明顯的問題,也一定讓自己靜下心來,不要急躁,用一種比較平等的方式,讓孩子自動說出自己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