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贺州:191岁的五桂桥

贺州新闻网(通讯员 杨志贵)五桂桥是贺州市古代遗存下来建筑规模最大、气势最恢宏的石拱桥。

乾隆年间, 龙井村的张国振经常同族中一些老人谈起村前的沙田河,水深流急,行人过河艰难,特别是遇到洪水泛滥期间,行人受阻无法回家,咫尺如隔天涯。张国振将自己想在沙田河上建一桥梁的想法说给族中老人们听。乡亲们闻讯后推选张国振为发起人,动员全族及乡邻捐资。张国振捐白银300两为造主,于乾隆34年(1769年)动工兴建,桥将建成而崩塌,后仍继续筹款再建,桥成通行。

嘉庆十八年(1813年),山洪暴发将桥冲毁。道光五年,张氏家族第六代后人张玉茂捐白银384两为造主,贺县正堂王长卿捐银一封,张氏家族第七代后人张尊冕捐银420两聘请匠师设计督工建造,于道光六年(1826年)建成,因先前在桥西端栽种有五株桂花树而得名。五桂桥全长45米,高12米,宽4米,分三个桥拱,从基脚到桥顶、桥栏、护堤等整座石桥用方形和楔形的条石砌成,全桥没用任何泥浆填缝,历经近200年依然如彩虹般屹立在沙田河两岸,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