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人好像什麼都懂但現實中一事無成?

逗吶呢


答案就在問題裡呀,好像什麼都懂,也就是說不是什麼都懂,只是懂點皮毛。

這位提問的朋友,你怕是對自己有點誤解。

你說你感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宇宙哲學信手拈來,但卻在現實中一事無成。也就是說你學富五車,卻沒人賞識。

這種情況發生在古代還有可能,因為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再加上世家門閥的打壓,你的才華可能無法被很多人知道。但是現代社會,網絡如此發達,通訊如此便捷,出名都變得輕而易舉,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微博名河森堡)都能憑藉有效有趣地講解歷史,被眾多網友熟知並認可,憑藉你學富五車的才華,怎麼可能直到現在都默默無聞?

所以你認為自己什麼都懂,應該只是對很多領域有廣泛而淺顯的認識。

而這類人恰好最容易一事無成。

因為這個條件太容易滿足了,遍地都是這種人,只要你能上網,多關注幾個微信公眾號,每天多刷刷知乎微博,不需要進行什麼深入思考,也能對很多領域有粗淺的認識,偶爾和人聊到心理學,也能扯上幾句弗洛伊德和榮格。

但這不叫什麼都懂,甚至不叫懂。

所以,真正什麼都懂的人不會一事無成,更不會跑到這裡問為什麼。

最後引用楊絳先生的話,回答這位提問的朋友,“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張兆傑說


我之前發現了這樣的一個規律:

就是好像什麼都知道的人,其實他們只是比普通人多知道一點知識而已,在專業人員看來,他們其實也很水很水。

我之前讀大學也是這樣子,參加過一個什麼鬼社團,組織過一些活動,回去宿舍的時候,就胡吹亂吹地跟舍友講,原來策劃一個活動這麼難啊,不過看著活動圓滿成功,我還是很興奮,當我說完這些的時候,我很明顯地看到舍友投來羨慕的眼光,眼睛裡好像在說:

哇,原來你這麼厲害啊!

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好多好多。

像我現在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自媒體人,在外人看來,我似乎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畢竟在自媒體界,我的粉絲和閱讀量,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現在的我,依舊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學習空間。

因為大學那時候的我,雖然知道一點點,都總是拿這些所謂的知識,去跟外行人吹牛逼,就像小時候賣油翁,那個老頭一樣,在別人看來,確實牛逼的很,但在同專業,或者更加專業的人看到,其實真的一般般。

所以,有時候你所謂的知道很多,其實是你在跟外行人炫耀而已,你敢不敢去專業的人面前,露一兩手?如果他們還是覺得你很厲害,那我覺得你完全是一個人才,只不過被命運給埋沒了而已。

但如果專家看你是個傻逼,那你還真的得去反省一下自己了。

新年快樂,歡迎各位老鐵留言討論!


曾少賢


隨著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到來,我們會發現我們每天接收的信息如海量般的存在,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各種新聞客戶端,都能獲取到大量的資訊,而有一些人在今天這個時代,他們不知道自己應該專注於哪方面的事情,反而專注於去獲取這些信息,從而在別人面前可以大吹鬍吹一通,他們覺得這樣非常的驕傲,而實際上在專業人的眼中,他們只是個跳樑小醜。然後我們就會發現,這些人雖然看起來什麼都懂,但是如果有真的,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那些所謂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們通通就沒用了,他都無法利用這些所謂的知識為他解決問題。因為,他所謂的知識,其實僅僅是未經過濾的信息,都是無效的。那麼我們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篩選真正有效的信息

我有一個人生價值觀,叫做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於有效信息的獲取程度和使用程度,因為有效信息的獲取程度決定了他格局的大小,有效信息的使用程度,決定了他習慣的好壞,而格局的大小決定了他去做什麼,習慣的好壞,決定他去怎麼做。在今天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當中,我們必須要找準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明白到底哪些信息是我真正需要的,你要去篩選什麼才是你真正有效的信息。

學以致用太關鍵

找到了這些信息之後,如果你不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進行思考,將它們轉化成自己,確實可行的行為的話,那麼這些所謂的信息對你來說依然是無效的,只有那些真正對你現在目標有效的信息,並且你將它們做了出來,那麼那才真正的能體驗到今天這個信息大爆炸時代給你帶來的紅利,你可以如此方便的獲取到這麼多有效的信息,甚至是免費的,如果你能切實有效的行動起來的話,那麼你的成就,將會非常之高。


朱少鋒


這些人的問題就在於“什麼都懂”,其實就是廣博而不深刻。

每一門學問或每一項事業都非常的“深奧”,而且相關知識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不斷更新和修正。這也就是為何現在人要成為終身學習者,因為每時每刻你所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知識都在發生著變化。

什麼都懂一點其實很容易實現,只要去接觸和了解下某些學科最精華的知識和內容即可。即使是那種需要長期訓練的事情,例如舞蹈,都可以在參加一些培訓班後就在外行面前裝內行。我認識一個朋友,她可以說興趣非常廣泛,在興趣班還沒盛行的年代,她的父母就送她去學習樂器,只是為了讓她在心情不順暢的時候有了情緒的出口(不得不說在那個時候,父母能有這樣的認識真是令人羨慕),但很快她就放棄了學習。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她學過日語,練習過拉丁、瑜伽等等,但時間都很短暫。所以,在她跟別人,特別是不太懂這些事情的人,談論起這些時,她基本能夠侃侃而談,讓人覺得她好像“專家”。但在真正的專家面前她很少說話。她曾經在班裡裡(很多人都沒有什麼興趣愛好)表演她在舞蹈班學來的舞蹈套路,同學們都認為她很專業,但這種專業感很快就會消失,因為學過的套路很快就會用完。



而想要在某一領域取得成績,必須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知道某個學科的經典理論,又知道這些理論是怎樣形成,並在後來得到了怎樣的發展,現在的人是怎麼使用,思考這些理論還能夠得到怎樣的靈活作用……這個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思想的覆盤。如果不能深入學習,必然在該領域的發展受到限制,舉步維艱,難以突破瓶頸取得成績。


不倒翁小姐


現實中究竟有沒有“什麼都懂”的人?現實中究竟有沒有“一事無成”的人?顯然,沒有。也正因為如此,你在提問中使用了一組很微妙的詞:“好像”、“感覺”。“好像什麼都懂”,“我感覺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你對一個事實的描述使用了模糊的詞彙,那麼,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事實的確是模糊的;第二種可能,你的觀察方式是模糊的。

“什麼都懂”,意味著沒有什麼不懂的,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你大概可以在小說或神話故事裡找到這樣的人,但現實中,沒有。這就好比一個人可能擁有富可敵國的金錢,但不可能擁有世上所有的金錢。一個人可以非常博學,但不可能什麼都懂。當你自認為“上知天文”的時候,可以跟一位天體物理學家或者天文學家對談一下,看看能否回答一系列更加核心的、深入的學科問題。同樣,地理學、心理學、哲學等領域,也是如此。一旦面對更加專業的對手,你就會發現,所謂的“什麼都懂”,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井口之外,還有星辰大海。事實上,知道的越多,就越會發現自己知道的還太少太少。

“一事無成”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以點代面的說法。你只是沒有做成你想要的某些事,而不是真的一事無成。讓你感覺“一事無成”的,只是那麼少數幾件你孜孜以求卻沒有達成的事情。而你把這種強烈的挫敗感,移植到了對其它事情的看法中,導致了在灰暗的有色眼鏡之下,把所有看到的東西都誤認為是灰暗的。現實中並不存在所謂的“一事無成”,只存在“因為沒有做到關鍵的幾件事情,而導致感覺自己一無是處”的這種心理錯覺。

所以,事實上,既沒有“什麼都懂”,也沒有“一事無成”。但是你卻有“什麼都懂”和“一事無成”的感覺和自我判斷。正因為如此,你才會使用“好像”、“感覺”這樣的模糊詞彙。這意味著,你的觀察方式是模糊的,不夠清晰,不夠具體。

如果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宇宙學哲學信手拈來,但我卻在現實中一事無成”這是不夠具體的。那什麼才是具體呢?舉個例子,說“我學過幾年天文學,嘗試過考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但是沒有考上,感覺一事無成。”這雖然不是最具體的,但已經比最開始的提問,向著更加具體的方向前進了一步。或者說“我在某某專業,從事某某科研項目已經多長時間,目前處在這個項目的第幾個階段,遇到了理論上或者實驗條件上的瓶頸,遲遲不能突破,感覺一事無成。”這就更加具體了。又或者,說“我的知識面很寬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哲學都能講,但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臺,發揮自己在通識方面的特長,感覺自己一事無成。”這樣,也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

用普通放大鏡與用電子顯微鏡,看到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真的想要解決問題,而不只是把一個問題拿出來閒聊,那麼,就需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看問題的方式。改進的方式之一,就是將自己的提問,具體,具體,再具體,清晰,清晰,再清晰。當你可以足夠清晰、足夠具體地表述一個問題時,你會驚奇地發現,答案就在其中。


PowerofNow2018


這涉及到“知”與“行”、“真懂與假懂”、“懂的廣度與深度”等問題。

什麼叫懂?是針對什麼的懂?衡量的標準是什麼?

世俗的功利思想把賺到金錢、獲取權力或取得社會地位作為標準。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絕大多數科學家、工程師和學界、知識界的人士是不懂,而且什麼都不懂,因為他們沒有取得這些功名利祿。

在實用主義和經驗主義者眼中,很多真的科學家和真的大學者也是不懂的,因為他們不會自己動手造原子彈、修核電場、造飛機、修動車、種莊稼、蓋房子等,他們只會動動腦、操作電腦等。

我在90年代後期,常聽很多人(有官員、有老闆、有農民)這樣說:“政治家是天才,企業家是人才,農民工是庸才,科學家是蠢才。”

到了2018年,還看到有人提這樣的問題,又讓我想起了這些順口流行語。可見,人的現代化關鍵是思想觀念的現代化,迂腐的傳統對我們的影響真是根深蒂固的。


時代傻瓜李博士


有些人好像什麼都懂,但是現實中卻一事無成。這種情況的“什麼都懂”,其實很可能只是自己認為自己什麼都懂(而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子)。


(圖自pexels)


這可以用以下兩個心理學效應進行解釋:


1. 優於平均效應:我總覺得我能力屬於中等偏上


優於平均效應指的是人們往往認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高於平均水平的(即使事實上未必是這樣)。


在美國一份針對80餘萬名學生的調研中,95%以上的人在評估自己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時都認為自己高於平均水平。大部分人在與一般同僚相比時,都會覺得自己更聰明,更好看,更有道德,甚至會活得更久。


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優於平均”往往是一種錯覺。畢竟,理論上也僅有49%的人是處於平均水平之上的。


所以,當有的人好像什麼都懂,但現實卻一事無成,很可能就是產生了“優於平均”的錯覺。


(圖自pexels)


2. 達克效應:越是無知,越覺得自己很聰明


達克效應也是一種認識偏差現象,表現為“自己明明很無知,但是自己卻不知道,還覺得自己很聰明”。他們因而沉浸於虛幻的優越感中,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都優秀。


心理學家們曾經就此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實驗,讓專業喜劇演員和普通大學生分別參加實驗,來為一些笑話的有趣程度以及自己的幽默感進行評分。


實驗結果顯示:


總體上,在對自己幽默感的判斷上,大部分人對自己的評價都是過高的

而其中,實驗中表現最差的人,他們卻認為自己高出平均水平(他們對自己的認識是最不準確的)。


從結果上可以看出,能力越差的人,評價自己能力的準確性也越差,進而他們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比較優秀,對自己有虛幻的優越感。也就是說,在現實中越是一事無成,能力平平的人,反而會對自己有錯覺,認為自己什麼都懂(因為他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準確評價自己)。


以上。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知我心理學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一些人與誰都能聊上幾句,什麼話題都能侃,彷彿對什麼都懂,甚至被人稱之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百事通,然而在工作中卻一事無成,讓人大跌眼鏡。原因何在呢?無憂精英菌認為問題出在以下方面:

1、 事事都懂,樣樣不精通

俗話說:什麼都懂跟精通是兩個境界。

有些人對很多東西都有涉獵,興趣很廣泛,但不代表他在某一項目夠專業,尤其在他自己從事的領域裡,藝多不養家,什麼都想要,結果由於零散的技能無法轉換自己的專業技能,支撐自己在職場中的發展,而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機會,無法成為行業內的專家,或者是核心管理人員。最終落得個一事無成的境界。

2、 嘴皮子厲害,不代表動手能力強

俗話說: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這個道理通常會在很多百事通身上見證。對於任何事情,他都有一套讓人信服的道理。但是說到動手能力,他就無法操作,空有理論卻無法實施,機會再多也是白搭的。當然,亦有一些人,道理自己懂,但是讓他動手就不樂意了,甚至雖然知道成功需要付出代價,付出努力的,但是就不願意動手,或者是願意努力,但努力的力度還不夠,半途就放棄了,因此最終的結果也只有一事無成了。

3、 運氣欠缺了點,成功還需再努力

當然,有那麼一種人,雖然什麼都懂,在現實的工作中,也能努力去付出,就是運氣差了點,成績不佳,甚至一事無成。還有一種人,屬於大器晚成型的,成功在不久的將來,現實階段還需要再努力的。天道酬勤,精英菌能做的就是祝福他們儘早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取得成功。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首先,我們來判斷下“一事無成”的定義。

釋義:是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更多的用於貶義的語境。

出自《除夜寄微之》

如果你判斷自己什麼都懂,卻一事無成,問題出在深度和廣度的把控上。什麼都感興趣,各種類型的書、劇、論壇都在看,聊天從來不會碰到陌生領域的話題,只能說明你知識掌握的廣度足夠。

但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時間,每個人都是24小時。你涉獵廣,必然深度不夠。懂攝影能聊各種鏡頭相機參數,並不能幫助你成為攝影大師;看過心理學的一些書,也不能讓你成為心理學家。要想有所建樹,必須要在某一個領域持續不斷的付出,以深入下去。一萬小時定律瞭解下?

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想一想,自己涉獵的那些內容,看似讓你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和甲說說西方美術史,和乙聊聊近期世界時政,大家都贊你:懂好多!但你試過和該領域真正的大師聊過天嗎?試過才會知道,在這個領域,你只知皮毛。

你不是一個人有這樣的感受。職前菌也是其中一員,被周圍朋友稱為“度娘”。除了收穫短暫的虛榮心,這些知識並沒有幫助我成為專家。這就是傳說中的萬金油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要有所建樹,你得在這一堆廣度知識裡,找一個紮根進去,源源不斷的汲取營養,才能成就你的偉大。

“一寸寬,一公里深”。這是前程無憂的定位,也是職前菌今後努力的目標。與你共勉!


更多有趣、好玩、求職乾貨

老司機職前菌等你來喲~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應屆生求職網


為什麼有的人好像什麼都懂但現實中一事無成?

現在回答下這個問題,這種人在現實中還不少,什麼都會一點,但都不精通,看著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話題都能侃侃而談,但現實中只是小螻蟻一枚,俗話說“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他們沒有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如果你不對這些知識信息進行進行思考處理,那麼這些所謂的知識信息對你來說依然是無效的,只有那些真正對你現在目標有效的信息,並且你將它們付出了實踐,那麼那才真正的能體驗到現在大數據帶來的好處,其實,多數人的努力,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等你真正行動起來,那麼你的成就,將會非常之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