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竞速,物流终端交付即将进入人机混送

无人配送竞速,物流终端交付即将进入人机混送


如今,快递到门、送餐到门渐成趋势,由线上调度、线下交付到用户手里的末端配送体系正在迅速构建。据公开数据显示,仅外卖配送市场,每天可达到4000万单的水平,并且整个即时配送市场依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无人配送竞速,物流终端交付即将进入人机混送


新兴的末端配送市场的到来,线下配送依然是人力密集的环节。随着人力成本的飙升与业务量的增长,末端配送领域正在酝酿低速无人驾驶配送小车参与配送的历程。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的配送车已经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完成了B端测试运营,以及深圳联想大厦的C端试运营。BATJ都在不同层面参与无人配送车的商业化落地。据麦肯锡预测,未来10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将自动进行配送。

人口红利的消失,配送机器人成为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初创科技企业解决末端配送问题的新方向。具有配送业务场景的大平台企业,如苏宁、京东无人配送在今年618期间相继完成常态化运营;菜鸟研发的小G配送机器人完成路测。

另外,一大批科技企业参与了无人配送车的研发与商业落地,其中,智行者、新石器、深兰等专注于室外配送,Yogo和云迹专注于室内配送,优地科技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进行室内外配送机器人研发、生产及落地商用的厂家,室内配送机器人已成熟应用于各类商业场所,室外配送机器人是今年的发展重点,目前已完成C端测试,将在年内实现量产商用。笔者预测

,机器人进入外卖配送终端,将加剧外卖市场的竞争,抢逐终端市场是接下来一至两年内的重中之重,外卖终端交付将会从人逐渐过度到人机混送。据悉,饿了么和Yogo、云迹已进驻上海写字楼进行外卖配送,美团和Segway、优地在北京和深圳的部分商场和写字楼以及部分室外封闭场所进行外卖配送。

今年618期间,京东X事业部负责人介绍京东无人配送车时表示,无人配送车并非会全面代替配送员,无人配送车可以代替掉简单重复往返的作业流程,很多流程依然需要人来完成。优地科技联合创始人刘大志也表示,未来末端配送必然是人机协作、共同完成,而且随着模式的成熟,配送成本将因此而大大降低。无人配送车可以让配送员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加入到提升服务体验的环节,比如提供有更高价值的定制化服务,与用户增强交流互动。

未来末端配送场景,人机协作成为共识,将带来更高效率、更优体验。就当前而言,各家依然处于商业化落地的前夕,考验的还是机器人本身的实际场景应用能力与成本控制。未来,必然还将面临人机混合作业过程中,人机的分工,如何达到全配送流程的效率提升,如何成功过渡,将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问题。线下配送主体、流程的变化,还要考虑系统对接、云端调度等问题。

无人驾驶风口正起,然而最先应用落地的或许是末端配送场景,一辆辆无人配送车在社区与配送站点之间,不分雨雪风霜的天气,不知疲倦地一次次往返……智慧物流终端即将进入人机混送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