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洋彼岸的視角:全球經濟失去動力了嗎?

來自大洋彼岸的視角:全球經濟失去動力了嗎?

也許這是北半球非凡的夏季炎熱,但有一種感覺,全球活動正在萎縮。

2017年經濟活動大幅回升之後,世界經濟全面開放,2018年經濟增長略有不同。美國經濟保持良好,第二季度GDP增長率為4.1%。但亞洲和歐洲的經濟活動有所增長,失去了動力。

有三個因素表明我們可能正在經歷放緩。

首先,中國正在降溫。雖然中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7%,僅比第一季度弱0.1個百分點,但更高的頻率數據顯示經濟增速放緩。例如,月度零售額,投資和出口均表明第二季度的活動放緩。

其次,商品價格一直在下跌。自6月底以來,油價下跌約5美元/桶,工業金屬下跌約14%。雖然油價下跌可能有助於緩解通脹壓力,但金屬價格下跌是工業生產增長放緩的信號。鑑於它們在生產中的作用,工業金屬價格的波動在跟蹤活動波動方面有很好的記錄。

第三,美元走強會影響經濟活動。

自4月中旬以來,廣義貿易加權美元上漲了近7%,擠壓了全球金融環境,並對貿易增長構成壓力。美國貨幣在融資和交易中的廣泛使用意味著它對美國在出口和進口方面的重量所表明的活動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

來自大洋彼岸的視角:全球經濟失去動力了嗎?

減速多少?

顯然,所有這三個因素都是相互關聯的。中國是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費國,而美元走強的時期也往往會受到抑制。但共同因素是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有證據表明,公司在6月1日和7月5日美中關稅之前鋼鐵和鋁價上調之前增加了訂單。現在關稅已經到來,企業正在削減商品價格經歷繁榮和蕭條的影響。

一項跡象表明,已經產生影響的是進口到美國的鋼材許可數量急劇下降。申請在6月1日關稅增加之前飆升,但隨後崩潰。對於希望避免美國總統對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的鋼鐵用戶而言,此舉似乎是完全理性的。儘管如此,它表明未來幾個月貿易增長可能會減速,而工業活動也是如此。在出口方面,由於中國的關稅受到影響,美國的大豆銷售量將下降。

那麼問題是我們可能會看到多少放緩?我們認為這是一次修正,是夏季中期的平靜,而不是一次重大的下跌。世界經濟的基本訂單增長依然強勁,更普遍的調查顯示庫存水平與訂單相比沒有重大不平衡。

美國經濟看起來強勁。在消費者方面,信心普遍上升,而且在支持收入的強勁就業增長背景下支出持續增長。商業信心意味著更強的資本支出。與此同時,美國的減稅政策將繼續支持家庭和企業支出。這表明,由於潛在需求依然堅挺,經濟放緩將是暫時的。

這種前景面臨的風險是,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商業信心下降,企業減少資本支出。後者在上升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如果企業對政治發展感到害怕,它可能會消退。美國和歐盟達成協議的消息(即使只是為了談判)是積極的,但與中國的緊張局勢仍然很高。

因此,中國當局已將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偏見從緊縮轉向寬鬆,這並不奇怪。他們還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此舉符合其針對貿易加權匯率的政策,但足以吸引特朗普的憤怒。

來自大洋彼岸的視角:全球經濟失去動力了嗎?

關稅,美國經濟和政治

因此,關稅的真正影響才剛剛開始顯現。我們推測是否存在政治上的反彈,因為消費者意識到必須為進口支付更多的成本。

雖然許多選民似乎願意讓美國總統受益於懷疑,並且他正在為美國做最好的事情。從布魯金斯學會的分析來看,對廣大公眾的影響需要時間來滿足特別是在主要農業國家的需求,而且在中期選舉之前可能無法充分感受到。

儘管如此,美國總統沒有采取任何機會,並且在回應農民的投訴時,他已經將12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抵消關稅的影響。這與中國的反應有相似之處,因為這兩個國家都試圖通過財政支出來抵消關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