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陵园,位于河北隆化城西北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陵园始建于1954年始,后几次扩建,现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

陵园牌楼建于1961年,属烈士陵园的早期建筑,它的形式是仿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牌楼。该建筑高7.5米。牌楼上借用了毛泽东主席当年为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这六个金色大字,在这里象征着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

纪念广场的中央,屹立着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镶嵌的汉白玉碑心石上,镌刻着朱德元帅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顶端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金星,象征着英雄的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永远照耀后人。

纪念碑的身后,就是烈士英灵安息的地方——董存瑞墓,坟墓是用水泥建的,建在一个平台上面,前面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董存瑞烈士之墓”。

董存瑞,192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南山堡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过一片开阔地,前进中,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他忍着剧痛坚持冲至桥下。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均因没有木托而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未满19岁。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陵园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陵园的牌坊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纪念亭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的雕塑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纪念堂大厅内董存瑞雕塑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的遗像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纪念碑

革命纪念地:位于河北隆化县城西北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陵园

董存瑞烈士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