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坐公交车在南京跑一圈,遍地都在修路,到处都有施工。随着发展越来越快速,南京的地铁越建越多、各种设施越建越快,伴随着轰隆隆的施工声,

建设和拆迁成了南京这些年的关键词之一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大家总说,一片旧楼倒下去,一群富豪站起来,而成长在这些家庭中的“拆二代”也成为一个热词。网络上甚至有“嫁不到官二代、富二代,还有拆二代”这样的戏言。

然而“一夜暴富”的降临,对于“拆二代”而言,是否就真意味着走上人间巅峰,生活已发生翻转,再无烦恼忧虑可言?我们找到了一群老南京“拆二代”,来听听属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01 搬迁之后,生活条件改善了

@方老师

原住址:朝天宫附近

搬迁后:石杨路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02 搬来搬去,生活没什么变化

@丁丁

原住址:尧化门

搬迁后:丁家庄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还有小时候的庙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都是要从街头吃到街尾,从街头看到街尾,开开心心疯上一整天的。

随着拆迁,现在庙会的人气越来越差了,夜市也没了,只在农场那边还有一块地方有夜市,固定摊位经营着各种小吃,经常会跟好朋友约上一起去解决一顿夜宵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03 搬走之后,没了从前的温情

@风哥

原住址:中华门

搬迁后:岱山

中华门是老城南的一部分,现在很多人喜欢去老城南怀旧,但只有住在那里的人才能深切感受到离开这里的浓浓不舍

老城南的住宅很多是自建房,家家户户都是一个院落,还有一些甚至是几户人家住在一个院子里面,大家人际关系非常和谐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那时候,一户人生了孩子,一条街乡的邻居都知道,以至于现在说我的小名,那些老街坊也能知道说的是谁。

那时候,晚饭时分是最热闹的,家家户户煤炉上锅子里的饭菜香飘满街巷,互相还会端出一碗来送一送,吃过晚饭大家一起坐在外面聊天,小孩子们和同学一起嘻哈打闹。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关于拆二代,第一感觉是有钱,在南京好像只要是拆迁就会变得富有,但对于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来说,真的失去了很多快乐

再也不会有那些小时候互相串门的感觉,再也不会有邻居送来一碗热乎乎的汤给你,再也不能在朋友家门口扯着嗓子吼一句出来玩,也许金钱上宽裕了一些,但精神上真的落寞了很多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04 搬到了更不方便的地方

@阿晨

原住址:小市

搬迁后:岱山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最近看到一个南京正在从“工业重镇”转变为“智能名城”的说法,这样的转型伴随着的是各种设施的建设,这样的变化是快速的。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还记得刚刚上初中那会儿,05年南京刚刚有了地铁一号线,现在已经是十线齐发了。曾经到了南京老城南,听到最多的是生活的气息,现在去听到最多的是怀旧的唏嘘声。

我们会因为老街老巷的消失而怅然,也会为南京的每一个新面貌而欢喜。拆二代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其实作为这座城市的年轻一代,不管你是不是拆二代,大家都见证了城市的蜕变,与城市共同成长

我是“拆二代”,不是“富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