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北京五環與京滬高速交匯地帶的科創四街32號,聳立著一座15000平米的辦公大樓。這裡是被譽為“老酒專家”的歌德盈香公司總部。

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第一個酒類拍賣專場、第一隻白酒實物投資基金、第一家陳年名酒實體店”就是從這裡誕生的。記者的“百年老汾歸國追蹤記”第一站,也將從這裡開始。


“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幾次電話溝通後,歌德盈香副總劉劍峰接待了我們。

進入歌德盈香的陳年名酒博物館,記者一行迫不及待造訪了那壇從南美洲回國的百年“山西汾酒”。

當見到這款“海歸老酒”的真容,第一次親眼目睹傳說中的“民國酒風”時,大家還是非常激動,甚至以一種敬畏的心情,對“百年老酒”行注目禮,用鏡頭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一刻。

當記者提出“最大的願望是採訪到發現人”時,劉劍峰笑笑說,只能電話採訪了,“發現人”在南美洲,很少回國,但已經約好了,正等我們的電話。算算時差,中國上午的10點左右,正好是南美洲晚上的10點左右。

劉劍峰撥通了越洋電話,並打開免提。


“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接電話的是張先生。張先生在電話中介紹說,他發現這壇老汾酒差不多十年了,詳細的情景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能講述一個大概。

張先生回憶說:大約在2007年,他被派遣到南美洲的秘魯公幹,閒暇之餘便會在首都利馬的街道上逛逛,領略一下異國的風情。一天,他在逛街時發現了一家古玩店,心生好奇便走了進去,一眼就看到了擺在貨架上的一罈“山西汾酒”。

畢竟是中國人,對瓶體上的漢字特別親切。張先生想詢問店員這壇酒的來歷,但並沒有什麼收穫,只知道這罈老酒是一位秘魯人放在店中寄售的,其他一無所知。儘管如此,張先生還是花了600美元將酒買下。

在秘魯存放了兩個月後,2007年當年回國探親時,張先生將這壇“山西汾酒”帶回了北京。因為對酒的儲存並不瞭解,在家裡存放了幾年後,張先生很怕在他手中因保存不當而貶值,另外,他也很想知道這壇酒到底值多少錢。他從網上搜索,並私下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找到了專門做老酒生意的北京歌德盈香公司。

後來,便有了2011年12月3日北京“龍騰虎躍——各地名酒及養生酒專場”上的那次拍賣大會,這壇“民國老酒”被擺在了拍賣會上一個醒目的位置。


“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歌德盈香公司因專做老酒生意,對這罈老酒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跨國傳奇經歷,迷戀備至,鍾愛有加,最終以32.2萬元的價格擊敗對手,買下了這罈老酒。

提及此事,歌德盈香副總裁劉劍鋒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他說:“這罈老酒的最大價值就是生產廠家在、定製出口商在,近百年的活態酒體在,這在目前的中國白酒界,可能絕無僅有,其意義和價值非同一般”。


“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在劉劍鋒引薦下,記者一行見到了歌德盈香的掌門人劉曉偉。劉曉偉特意在開會之前與我們聊了聊這壇“百年老酒”,他表示,公司駐香港的辦事處人員已經聯繫到了當年的出口商香港永利威的後人,溝通之後或可對其進行採訪,瞭解一下百年之前汾酒與永利威的淵源和出口狀況。

一個星期之後,機會來了。

2017年8月31日,記者一行從北京出發,直飛香港與歌德盈香人員會面。

當真正來到位於香港上環永樂街124號的永利威總部時,記者還是感慨良多。上環位置不僅寸土寸金,而且意義非常。據史料記載,19世紀初期,大陸人士來港發展,都以上環為據點,因此,若想緬懷香港的舊時風貌,上環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


“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永利威公司是一座六層的沿街辦公樓,臨街設有一間門店,店內貨架上放著與那壇“百年老汾酒”包裝極為相似的“永利威五加皮”“永利威玫瑰露”等商品。店內的牆上懸掛著幾幅100年前公司滄桑變遷的老照片,在佐證著當年的盛世風光,貨架上專門放了一個牌子,上寫“禁止錄照”,看來經常有人慕名而來。

然而,沒想到的是,儘管已經提前打了招呼,我們的採訪並不順利。由於時過境遷,百年老店的時間跨度太長,永利威的主人已經換了很多茬,現任老闆並不十分了解與汾酒的那段歷史淵源,行事十分謹慎,不願提供更多的有關細節和內情。

通過同行人員迂迴曲折的側面打聽,記者還是隻零散的瞭解到永利威的“極簡史”。


“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永利威公司始創於光緒初年,原地址就在繁華的上環永樂街124號,直到今天也沒變。主要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技術進出口、對銷貿易和轉口貿易,如馳名的“永利威五加皮”、“永利威玫瑰露”及其他系列酒。

後來,永利威的業務向大陸擴展,創立了廣州永利威和天津永利威,前者自營酒廠,後者代理酒類及其他業務,永利威在大陸的名氣和影響力,主要靠廣州和天津兩家公司。

儘管沒有直面採訪到永利威的負責人,但側面打聽到的一點兒信息,也算彌補了這次飛赴香港的遺憾。


“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最讓記者一行高興和安慰的是,此次香港之行,得到了一些意外收穫。在香港上環“中西區”和“灣仔區”多條大街的商店裡,記者發現,到處都是汾酒集團的竹葉青酒,其中125ml小瓶包裝售價在30多元港幣。

“百年老酒”歸國追蹤記之二:追蹤“發現人”,造訪“永利威”

在與店員的交談中,記者瞭解到,這些商店一直都在賣山西汾酒的竹葉青酒,很多店主是從“爺爺手裡”接過,並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記者粗略算了算,這些地處寸土寸金的沿街商店,大多是百年左右的老店了,甚至與香港一起長大,這些或滄桑斑駁,或裝修一新的老街商鋪,似乎在印證著汾酒與香港——這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淵源和血脈相連。汾酒當年大量出口海外的市場盛景,直到今天依然在穩穩地延續,這不能不讓人心生感慨。

這些散落在香港每一條大街上的“汾酒影子”,與百年老店“香港永利威酒莊”有關嗎?今天的永利威為什麼不願意透露更多信息呢?記者追蹤的下一個突破口又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