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药神》封神,这个暑期档《阿修罗》退场才更值得警醒

173.7亿票房,同比增长超6%;24部影片过亿,5部超10亿……

2018年的这个暑期档,除了在电影数量和总票房上的全面超越,国产电影亦在关照现实的深度以及制作的工业化程度上有所提升。

比如,批判性的现实主义题材《我不是药神》30亿+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华语电影之光不遑多让;25亿+的《西虹市首富》则再一次拓宽了纯喜剧电影票房边界;而《动物世界》也在国产电影类型和工业化尝试上展示了“勇敢的心”……

与此同时,耗时6年耗资7.5亿的工业大制作《阿修罗》等在内近30部影片扎堆跳档改档,也让这个暑期档多了一些谈资。也许,在这个节点,探讨《阿修罗》的退场和总结《我不是药神》的爆发一样重要。

《药神》不容忽视,《阿修罗》更值得警醒

今年暑期档票房榜前十中,国产片占据6席,《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分列第一、第二。而在一部影片的成本和票房均以亿为单位量级计算的市场环境下,《我不是药神》绝对堪称最大赢家。

相比《药神》封神,这个暑期档《阿修罗》退场才更值得警醒

豆瓣9.0近十年国产片评分最高,30亿+暑期档票房第一,参投方股价顺势上扬,徐峥也在主演和监制之外通过股东身份获得超高收益,主演王传君也通过此片完成了公众对他的认知洗牌,甚至还促进了医药健康行业恢复性增长……新人导演、非大制作、大IP的《我不是药神》,无论从哪个维度看,都是可被写进影史的作品。

而耗费6年、投资7.5亿的《阿修罗》,上映3天票房不到5000万,豆瓣3.1分,预测总票房7500万仅为总投资的10%,亏损金额在7亿以上……一连串的数字有多触目惊心, 这部一度被称为“中国阿凡达”的影片,停映撤档所面临的现实就有多惨烈。

有《封神传奇》、《爵迹》、《西游记之女儿国》等“珠玉”在前,《阿修罗》仍然不顾市场规律步其后尘,妄图以特效、奇观、奇情加戏,豪华的特效和场景并没有掩盖电影在故事情节、主题、内容上的空洞,更枉顾观众审美和口味。

相比《药神》封神,这个暑期档《阿修罗》退场才更值得警醒

倾尽全力但错判市场,《阿修罗》在朝着“中国电影工业化标杆”奋进的道路上,却酿造了“中国电影投资亏损之最”的行业悲剧。

从项目源头开始偏离观众的制作观念,到宣传、发行等整个环节的决策失误,说明徒有工业化的电影仍不足以撑起整个市场,而观众对故事和内容本身的渴求乃至苛求,或远大于视效上的工业化。

贩卖情怀失灵,票房和口碑渐成正比

纵览闯入今年暑期档票房榜前十的影片,其背后无不有着相应的口碑在支撑。而豆瓣评分低于6分合格线的,仅有一部《爱情公寓》,但作为榜单中的异类,它的“发迹史”不可模仿,也不能被超越。

抄袭争议自带部分话题,再熬着原班人马十年重聚,“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最爱的人就在对面”这锅老鸡汤的《爱情公寓》,憋着不枉青春的劲头而来,呈现的却是毫无诚意的“盗墓公寓”、“爱情公墓”。

相比《药神》封神,这个暑期档《阿修罗》退场才更值得警醒

但观众一旦将被骗的情绪反噬给电影,也就注定了《爱情公寓》的悲剧。专业数据显示,《爱情公寓》首日(8月10日14:00开画)3.03亿,首周4.91亿,而最终票房仅5.55亿,这诡异的首日、首周和总票房占比在行业内绝无二例。上映第二天票房跌幅近60%,到上映第八天的“七夕”,排片仅有0.8%,单日票房同比首日暴跌99%。

前有《爱情公寓》,继而《欧洲攻略》、《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等情怀包裹下的影片纷纷被撕开遮羞布,上映第二天票房跌幅均超过70%。

而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虽在上映后被指涉嫌“抄袭”,但这一风波好似并没有阻止“好戏”继续。上映前,《一出好戏》主打现实隐喻,在声量、预售、首日排片和票房上被《爱情公寓》大幅碾压,但在“屏障”解锁后,便一路逆袭,跻身暑期档票房榜第四。

相比《药神》封神,这个暑期档《阿修罗》退场才更值得警醒

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对于口碑的鉴别、扩散和消费决策时间反应迅速、敏捷,影片口碑直接决定票房走势,而所谓的“情怀”更要建立在口碑之上才算加分项。

此外,无论是姜文的民国三部曲终章《邪不压正》(5.83亿),还是徐克的狄仁杰系列之《四大天王》(6.06亿),大导的粉丝滤镜终究还是未能敌过骨感现实。而这,无疑也是“情怀”、“粉丝滤镜”和电影观众本心的一次较量。

青春风转向,国产动画&纪录片市场仍不乐观

相比于往年溢出屏幕的高中大学恋爱故事,今年的暑期档实在清流。

但在爱情青春片几乎不见踪迹的这个暑期档,一部豆瓣7.0、主打兄妹情的《快把我哥带走》,却以小成本黑马之姿斩获近3.5亿票房。该片不矫情不造作的青春兄妹情,同样引发了大多数平凡人的真实青春追忆。有观众表示,这才是市场需要的贴合观众情感的青春片啊。

相比《药神》封神,这个暑期档《阿修罗》退场才更值得警醒

如果将视线从《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快把我哥带走》等“赢家”身上移开,你会发现国产纪录片市场依然冷静。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暑期档共上映了《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您一定不要错过》、《大三儿》、《最后的棒棒》、《海龙屯》等5部纪录片,票房总贡献在1000万左右,甚至不及去年一部触发全民伤痕的《二十二》的十分之一。当然,《二十二》也是国内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片电影。

除开特殊题材和特殊情感,纪录片还能在荧幕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吗?

目前,院线纪录片还在被动等待影院赏赐的非黄金时段,市场分给纪录片的空间仍然有限。不乐观地预估,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存的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好几年。纪录片数量少、更大范围的优质纪录片,难以传达给观众,而培育纪录片观众和市场,依然任重且道远。

相比《药神》封神,这个暑期档《阿修罗》退场才更值得警醒

对于动画电影,在暑期档本该也是重要票仓的档期。可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扛鼎2015年、2016年暑期档后,国产动画电影又悄无声息地气势低迷。

今年,具有较高国民知名度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仅收获1.58亿票房,《风语咒》1.13亿票房,1.04亿票房的《神秘世界历险记4》位列第三。有人预测,非低幼向的全民合家欢动画电影才是市场刚需。

创作新势力崛起,市场格局洗牌在即

江湖迭代,市场洗牌,有人艰难守成,有人后来居上。

不仅幕前的创作力量在悄然变化,幕后与资本关联的制作公司名单上,老牌与新生的格局也在不断翻牌。作为曾经的制作巨头,万达、华谊、光线、博纳等老江湖,在今年暑期档都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呢?

万达电影主要出品了《快把我哥带走》,还联合出品了《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药神》等三部电影;光线传媒联合出品了《动物世界》与《一出好戏》;华谊兄弟主投了《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博纳主控《大师兄》、参与了《解码游戏》;乐创文娱则将今年的重头戏挪至了国庆档。

相比《药神》封神,这个暑期档《阿修罗》退场才更值得警醒

暑期档票房冠军《我不是药神》的主投主控公司坏猴子影业,经过《疯狂的石头》、《无人区》、《心花路放》等影片的洗礼,以新生导演、监制人才为切入开始掌握市场和作品话语权。而主演徐峥的公司真乐道文化,则是第二出品方。

《西虹市首富》的主投主控公司虽为导演闫非/彭大魔的公司西虹市影视,但此二人均出身“开心麻花系”,开心麻花亦占有15%的股份。作为黄渤导演处女作的《一出好戏》,主控方为上海瀚纳影视文化传媒,而黄渤亦是大股东之一。

与传统影视公司管理型企业模式不同,这些导演、演员自立门户,通过公司对作品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掌控力,作品也不囿于传统题材和类型的限制。在暗流涌动的市场中,新贵们爆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对于观众而言,同样也算是一桩幸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