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为何要把一个丫鬟探亲操办成“贵妇省亲”?

太极星空


第五十一回中,袭人的娘病重,也被主子恩准回家探望。袭人的回娘家硬是被王夫人和王熙凤弄出了一场平头百姓家的贵妃省亲,大小王夫人不仅撑足了门面派头,更是各有各的心思和算计。

王熙凤何等聪明,让王夫人的配房周瑞家的亲自带上两个仆妇、两个小丫头和四个跟车,准备两辆车护送袭人回家,让袭人穿着王夫人旧日的桃红百花刻丝银鼠袄,葱绿盘金彩绣绵裙,青缎灰鼠褂,戴着金钗珠串,还嫌不够华丽,塞了件自己的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还给了袭人一件羽缎雪褂。这些装备名贵华丽,尤其刻丝乃织中之圣,“一寸刻丝一寸金”,相当于袭人穿着貂,香奈儿高定裙,戴着宝格丽,王熙凤还嫌她不够排场怕她冷,硬是给披了件巴宝莉羽绒服挡雪。

凤姐嫌花自芳家不干净,特意叮咛,若母亲熬不过去只能住下,她派人送铺盖卷过去,强调袭人“可别使他们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叫他们的人回避,另要一两间内房”供袭人等贾府女眷使用。这时候再看看元春省亲,另要盖园子游幸,行走时要拉上挡围幙,赶走闲杂人等,进门先沐浴洗澡,与父母隔帘相望,未见吃喝,看戏写诗后就匆匆回宫。规矩第一,亲情第二,元春省亲与袭人省亲,别有一番妙处。

袭人的待遇这么大张旗鼓可不是大小王夫人偶然为之。

首先,王夫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善心。王夫人是一个满口阿弥陀佛,佛珠不离手的人,偏偏在不久前的三十二回,逼死了跟随自己多年的金钏。袭人省亲是王夫人展现自己慈悲为怀、体恤下人、重塑形象的大好机会。

其次,向贾府上下宣示袭人姨娘身份,拉拢袭人。袭人之前是贾母身边长大的丫头,深得贾母器重才配到宝玉身边,王夫人身边一直缺少一个监视宝玉的心腹,此举就是解除了袭人与贾母的关联,巩固了袭人与王夫人心中的地位,也向贾府和贾母宣告,对袭人的姨娘身份的不册而册。

第三,王熙凤的夹缝生存,两面讨好。王熙凤对贾母和王夫人的揣摩很透,知道二人之间有龃龉,然而她夹在其中很难做人。王熙凤大张旗鼓的办事,一方面让王夫人满意,一方面也是捧杀袭人,借浩浩荡荡之意,让贾母有所耳闻。

果然这宗事不久的元宵夜宴,贾母看到袭人没在场,责怪她“越来越拿大”,王夫人第一个出来解释称袭人妈不在,有热孝不便伺候。贾母非常生气,称跟着主子还孝不孝的,并说自己的丫鬟鸳鸯母亲也死了,还一样伺候自己,左右讨好的王熙凤出来解围,提出了让鸳鸯袭人作伴看屋子,忠孝两全。不想,贾母另一个丫鬟琥珀却拆了台,说鸳鸯早就去守孝了。

贾母允许了自己的丫头鸳鸯为母亲守孝,却拿袭人来说事,可见贾母指责的是袭人叛离了她,改投王夫人晋升姨娘的事情,明里不满的是袭人,暗里不满的其实是王夫人。


挠挠说


纵观全书,袭人一共回过两次家,第一次元宵节一人静悄悄的离开后又静悄悄的回到贾府。到了 第五十一回时,袭人的身份由原先的丫鬟转变成了王夫人私底下承认的宝玉姨娘?当袭人哥哥花自芳进来报母亲病重,要求袭人回家探母时,王夫人听后便叫凤姐酌量办理。

说实话这酌量很难把握,估计王夫人都觉得难处理,虽然袭人已被认定是宝玉姨娘,但月利涨了也是从王夫人月利中拨过去的,也就是还没有经过明面的认可,故而晴雯才会嘲讽: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别让我替你们害臊了。姑娘就是通房丫头的称呼,比如平儿。

伦理,袭人到底还是一个丫鬟,既然王夫人让酌量办理,大抵就是要与丫鬟回家的规格不同了,所以,王熙凤便放手办理起来,而且规格严重超标。



首先是衣物,凤姐刚收到消息,便与周瑞家的吩咐:

“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周瑞家的答应去了。

袭人回去打扮半天后才过来凤姐屋里,

半日,果见袭人穿戴来了,两个丫头与周瑞家的拿着手炉与衣包。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儿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的,赏了你倒是好的;但只这褂子太素了些,如今穿着也冷,你该穿一件大毛的。”

首先从袭人的穿着来看,颜色已然不算素,加上盘金绣这种名贵的宫廷织物,全书下来只有湘云和宝玉有穿着过,作为一个下人,袭人的穿着明显太贵重。重要的是袭人回去的原因是母亲病重,跟奔丧差不多性质了,你一个女儿穿得花枝招展的,这是哪门子孝道?



凤姐一个主持过葬礼大局的人,怎么会如此糊涂?自然有用意。

其次是随从,凤姐收到王夫人指示后,开始着手安排人跟随袭人回家,

凤姐儿答应了,回至房中,便命周瑞家的去告诉袭人原故。又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

两个老妈子,两个小丫头,四个跟车的,一辆大车一辆小车……莫名想起清虚观打礁一节,各位小姐的出门待遇也不过如此。即便是赵姨娘,回个娘家怕也没有这么高规格的待遇。更可怕的是,王夫人的陪嫁周瑞家的也跟随,好比董事长的司机给一个打工的人开车,苏培盛给年羹尧夹菜一样,让人只有颤抖。



最后是回家居住要求,当着众人的面

凤姐嘱咐袭人道:“你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也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嘱咐了。”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

此次回家,袭人原先的私人物品都变成了人家的,用贾府媳妇的规矩去要求袭人,可是袭人并未走过明路,凤姐一个操办那么多大事的人,行事怎会如此草率?

事实上,凤姐如此行事,才符合她见风使舵,狡兔三窟的性格。

首先是讨好王夫人,王夫人曾提及袭人对她的重要性,凤姐早已铭记于心,对于这个王夫人中意的儿子姨娘,王熙凤没道理不讨好。即便袭人还是丫头。您既然要求特殊处理,我也没必要不顺坡下驴,以显示对您的尊重。

其次是拉拢袭人,不管是否真心喜欢袭人,对于宝玉未来的姨娘,王熙凤自然要拉拢示好,万一哪天真成了呢?起码对自己有利的。

再次是两头周旋,夹缝生存。



贾府里,贾府与王夫人各自一派,在王夫人决定给袭人加月利一节,凤姐曾道:袭人原是老祖宗的人,不过是给宝玉借着使罢了……可是袭人却被王夫人挖墙脚成功,成了王夫人的得意的心耳神意,在王熙凤看来,是一个向贾母告发邀功的机会,袭人回家把规格闹大,贾母自然知道并采取措施反击。故而在贾府夜宴上贾母才有了袭人拿大之论,在王夫人解释原因后,贾母的言论更值得回味:

贾母听了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她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

好笑的是鸳鸯也因热孝跟袭人在聊天。所以贾母针对的是袭人。

所以,袭人也是贾母和王夫人较量的一颗棋子,凤姐用此法告知了贾母,又瞒过了王夫人,拉拢了袭人,可谓一石三鸟。

这不正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王熙凤擅长的手段吗?


微影窥人生


第五十回有一个小插曲,袭人母亲病重了,哥哥花自芳过来求开恩接袭人回家看望,求到王夫人那里,王夫人叫来凤姐儿安排袭人回家,王熙凤就把袭人回家安排成一场隆重的出行,这里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王夫人亲自吩咐,王熙凤揣度着执行!


(一)袭人两次回家待遇不同

袭人十九回和五十一回两次回家,待遇并不相同。十九回单身一人回家过年,穿的用的都是自己日常的,贾宝玉去看她,她也只是拿出自己平日用的坐褥手炉给贾宝玉,并没有写如何的好,那时候袭人不过是贾宝玉身边的大丫头,比别人不同,却也没有得到贾家特别的照顾。

五十一回回家就不同。王夫人早内定袭人是贾宝玉的妾,虽然没有明确操办,贾家上下却都知晓。袭人再回家就全不同了。王熙凤亲自过问并安排,甚至让伺候王夫人出行的陪房周瑞家的跟了去。这待遇绝不是普通姨娘出门的架势,反正赵姨娘绝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二)袭人超规格回家省亲

王熙凤对袭人回家特别重视,不但跟的人安排好,坐的车安排好,连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都安排好。可谓事无巨细:

凤姐儿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周瑞家的答应了,才要去,凤姐儿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她说我的话:叫她穿几件颜色好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她先来我瞧瞧。”

上一次孤零零一个人,这次就足足带了八个人,还让周瑞家的领头,用的人也都是有年纪最得力的人。一般人家的小姐媳妇出门也不过如此了。就这样,王熙凤还嫌袭人的皮毛衣服不好,送了她自己做的一件大毛皮裘!袭人回家可谓威风八面,摆足了排场。


(三)王熙凤爱屋及乌会来事

王熙凤既是贾宝玉的表姐,又是堂嫂。她在荣国府管家虽说是荣国府权利平衡的原因,但王夫人让她管家本就是荣耀。王夫人亲自吩咐了,王熙凤一定会做好,宁可做过了,也绝不会应付了事。

王熙凤看着贾宝玉长大,两姐弟感情深厚,秦可卿死前,贾宝玉屡屡跟着王熙凤来往宁国府吃喝玩乐,感情特别深厚。袭人是贾宝玉的人,王熙凤从情感上也愿意照顾她。

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管家人,做事分寸一定掌握。袭人这次回家确实有点小题大做。王熙凤如此行事第一为了讨好王夫人,第二也对贾宝玉爱屋及乌。第三也有一点显示自己的手段。

当然这一切也与袭人的努力分不开,想当年她不过被买来的一个小丫头。来到贾家被排挤是必然的。可通过自己努力工作,忠心耿耿竟是闯出一片人生,翻身成为贾家准半个主子。与袭人相比,贾家那些家生子奴才显然落后太多。你可以不认同袭人,但作为外来打工者,她确实比本地居民更努力。细想想,袭人身上又有多少你自己的影子呢?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前半部分主要写了薛宝琴做十首怀古势,后半部分主要是写怡红院里的一些琐事,以晴雯看病为主。作者为了晴雯看病,于是要令袭人回家,所以,在这一回中,就有了袭人回娘家的一段文字。细细品味这段回娘家的文字,忽然发现和元春省亲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元春省亲当然是《红楼梦》中最宏大的一笔,也是修建大观园,为宝黛钗众人开展活动有一个合适的场所的最好借口。也是展现古代皇家或者贵族阶层一些生活礼仪规制的最好契机。在第十八回中,作者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来写这位贵妃回娘家。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元春的娘家,也就是贾府准备迎接元春省亲所做的一些准备工作。从建造省亲别墅,到花草树木、园林规划,到请戏班、请僧尼,一直到省亲当天贾府上下人等的小心翼翼。

而在五十一回中,袭人的母亲病中,哥哥花自芳求了王夫人,要接袭人回家见见母亲。于是,就有了一段贾府送袭人回娘家的好戏。

袭人是荣国府嫡孙贾宝玉身边的一等大丫头,可是,她还有一个算是公开秘密的身份,就是宝玉未来的妾,这个王夫人已经首肯,并且已经从月利银子待遇上做了公示。只要等到宝玉大一些,就直接公布了。所以,在这次回娘家时,贾府其实是很重视的。作为一家之长的王夫人,给执行家长王熙凤做了指示,要“酌量去办理”。

王熙凤是最会察言观色,懂得揣摩人心的人。她自然知道王夫人给袭人提待遇的用意,更知道王夫人心中已经认作袭人是宝玉的妾。所以,她的“酌量办理”,其实就是考虑如何送一个贾府少爷的妾回娘家的问题。

原文:凤姐儿答应了,回至房中,便命周瑞家的去告诉袭人原故。又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周瑞家的答应了,才要去,凤姐儿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衣服,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周瑞家的答应去了。

这一段是凤姐具体安排袭人回家的细节。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按理说,王夫人出门才需要她陪着。按正常的礼数,周瑞家的身份是要高过袭人的,袭人作为一个贾府的丫头,就算是再得贾母和王夫人,甚至小少爷的喜爱,也不至于出门需要两个有身份的婆子跟着,还要带两个随身侍候的小丫头。

原文:说着,又嘱咐袭人道:“你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也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嘱咐了。”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说着,跟了袭人出去,又吩咐预备灯笼,遂坐车往花自芳家来,不在话下。

凤姐特意让袭人收拾穿戴好了来给她过过目,发现袭人穿的大衣服太素,还拿出了自己的一件大毛衣服给了她。要知道袭人的母亲病重,袭人回家是看望躺在床上即将咽气的母亲,可贾府的人关心的只是袭人穿的够不够体面,有没有丢了贾府的面子。

从凤姐和周瑞家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袭人回家是不能用娘家的铺盖的,娘家的人是要回避的,住的地方也必须是要另外辟出两间房子的。看这一段,似乎有点眼熟。元春省亲的时候,仅仅只是待了半天功夫,还要为此大兴土木,修建一座浩大的省亲别墅。回到家中,家族亲戚里,“外男无职不敢擅入”,就算是自己的父亲和兄弟,也要隔着帘子说话。这跟凤姐吩咐周瑞家的话是不是有点雷同呢!

当然,袭人和元春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皇家贵妃,一个充其量只能算做是贾府少爷的小妾。可是,这两段关于回娘家的描写,却是如此的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元春是从娘家的准备来表现,而袭人则是通过贾府的送回来表现。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将这两段合并来看,正好是一个送回,一个接回,岂不很妙。

其实,袭人的娘家花自芳家在贾府面前,和贾府在皇族面前,应该是一样的地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袭人的回娘家和元春的省亲,其实是一样的。

这两个回娘家的女子,在娘家人看来,那是风光无限,真叫个“飞上枝头变凤凰”。可是,这风光的背后,又有谁真正关心过这两个人内心的感受。皇家送元春,和贾府送袭人,看似隆重风光,其实,他们所看中和在意的,只是这个女子出去后所代表的家族地位和荣耀。


云语红楼


《红楼梦》中有两次写袭人回娘家,我们可以对照着来看。第一次是在第十九回,这次宝玉也跟了去,一方面推进了情节的发展,也反映了袭人在宝玉心中的地位。第二次是五十一回,这一回可大不相同,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首先这件事是王夫人首肯的,还叫王熙凤酌情处理,又联系前面三十六回王夫人说的话听:“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可见前文中王夫人私下肯定了袭人“准姨娘”的身份,通过经济方面,在这一次的大张旗鼓操办,而且是凤姐这个当家人,是一种官方认可。而且也说道袭人的妈要去世了,可能也是给她母亲的一个交代吧。


霁月忧云


答题。并不是所有丫头都有这样资格。

这个似贾府贵妃一般的丫头,叫袭人。她是自幼卖到贾家的奴婢,一开始是贾母的丫头,叫蕊珠,有版本是叫珍珠。



贾母看她,“心地纯良、恪尽职守”,便将给了贾宝玉使唤。贾宝玉想起“花气袭人知昼暖一诗”,遂将她改名——袭人。

这名字古怪,读红楼梦的都知道,贾宝玉鼎鼎大名的“珍珠和鱼眼睛”一说,袭人本来是珍珠,结果从一开始就变成了袭人。贾政听了心里不自在,也觉得“刁钻古怪”,骂贾宝玉,不务正业。

但总体来说,这就是个丫头而已。

后来渐渐的,读者发现袭人与其他丫头的大不同来,她很快和年纪尚小的贾宝玉偷试云雨情,贾宝玉自此待她更好了。



袭人也是服侍贾宝玉更加尽心不说,连贾宝玉将来娶哪个姑娘,要乖乖读书听老爷话考个功名前程,这些主子老爷太太操心的事都操心到了。

更是在贾宝玉挨打后,对王夫人一次进言,成了王夫人“我的儿”,贾宝玉的预备小妾,王夫人不敢走明路,暗地里从自己月例中分出二两给了袭人私底下的姨娘待遇。

后来袭人地位更是跃居到正经的赵周姨娘之上,引起一段赵姨娘大闹的风波来。

题主问贾家为何将袭人回家探亲,整得像贵妃省亲一般。



其实读仔细了书,会发现很多袭人与贾元春的相同之处来:袭人是老太太的丫头,后给了贾宝玉使唤,抓住机会投靠了王夫人,得到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姨娘身份,风风光光的探望病重不久就死了的母亲。

贾元春:一开始是一个女史,也是宫女一般,进宫十余载悄无声息,突然就成了凤藻宫尚书,兼赐贤德妃,与其姓氏连起来念,贾贤德,假贤德。也是个不清不楚的贵妃身份。省亲正在迅速衰败,犹如垂垂老矣,苟延残喘的贾家。

袭人的袭字,作为名字。

以下资料——袭,“死者穿的衣服;袭,左衽袍也,凡敛死者,左衽袍,不纽。袭衣,尸衣等等。”

袭人的探亲,似乎就是在说明同样情况的贾元春,是个必死之人。



本人斗胆猜测,贾元春是女史做久了,觉得没有出头之日,期间和袭人一样,用了旁门左道的方法,暂时成了贵妃,后又投靠其他人。袭人是最后被贾府所弃,元春得罪帝王家,落得是被勒死的结局。贾政听袭人名字心里突兀的觉得不自在,恐也是这个原因?

个人意见,只是揣测,不同意见的朋友,欢迎一起讨论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