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一个人独处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

etleon


虽然我们无法割裂社会而独立存在,相比喜欢与别人社交的人来说,的确存在一部分人喜欢独处。

那么就有些人有疑问了,这么长期一个人独处会不会让人闷出现什么心理问题来?

有书君认为有心理问题独处还是会有心理问题,而没有心理问题的人也不会因为独处而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分成三类人群来分析:

1、独处人群中的孤独人群

这世上总是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选择自己独处,也许远离他乡独自奋斗,也许自卑胆小不敢与人社交,也许生活拮据只够蜗居。

不管是何原因,都让这群孤独的人在无数个夜里独自舔伤,自我安慰。

他们的独处是迫不得已,他们并不喜欢独处,他们只是孤单罢了,一旦有机会他们还非常愿意在人群中狂欢。

2、独处人群中的抑郁症患者

独处人群中必然有一大部分是存在抑郁症或者其他病症的患者。

最近热议的峨眉山跳崖身亡的21岁女孩就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对所有的事物都提不起兴致,甚至连是生是死都无所谓。

有些抑郁症患者也许表面看着很积极向上,但是实际上他心已死,却强撑着自己无趣的过每一天。

独处应该是抑郁症患者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因为可以避免社交,也能避免其他人看到自己突然抑郁暴躁的一面。

抑郁症更需要更多社交来打开心理的心结而非独处来紧闭心扉,至于独处,只会加重抑郁症患者的病情。

3、独处人群中喜欢独处人群

独处人群中还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既不孤独也不生病,甚至他们还很享受独处带给他们的放松感。

独处于他们而言,是自己为自己规划的一段可以思考、可以放松的时间。

在这个小天地里,他们可以暂时的做自己,不管是看书、思考、运动、嘶吼、品茶、禅坐,总之一个人独处让他们觉得舒服极了。

甚至有些人即便工作再忙,也会特意留出时间用来独处。

独处让他们可以暂时与外界隔断联系,可以让人更专注、更放松、更容易找到自我。

每个人选择独处的理由不同,因此独处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偶尔独处可以暂时远离世俗的喧嚣,回归本我的片刻宁静。

但是长期的独处因为断绝了跟外界的交流很容易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有书君认为,只有独处适当才会让独处成为一种美而非一种累。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作为一个曾经,自卑,懦弱,敏感,情商低,没有魅力,被欺负,还得过抑郁症,

后来,自己学心理学,儒佛道,久病成医,自己救救人的人。


我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觉得,长期一个人独处,这是我以前经常干的事情。

确确实实,我认为,长期一个人独处是有心理问题的。


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心理需求,就是和他人交流,沟通情感。

一个长期不和他人沟通交流的人。

很可能精神状态是不佳的,而且,心情也不会太好,容易有抑郁,情绪非常不稳定。


本质上,爱社交的人,都是情绪价值比较高的人。

因为他们能够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获取更多的其他的价值。


一个人独处,很多时候,是没有能量,还有就是,经常出去社交可能会遭到很多打击所以也就不太愿意出去了。

但是,我也不推荐什么经常出去社交。


偶尔一周出去一次就可以了。

一周至少给自己一个交朋友的时间,这样保持自己的心态是敞开的。

但是你说几个月都不出去认识一个人。

无疑,这个性格肯定是有点问题的。


至少说明心理还不够健康。

需要多去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有问题,为什么不愿意去社交。


大多数情况下,是小时候没有给到足够的关爱,父母没有强大到给予足够的温暖和支持。

甚至,家庭本身就像个丛林法则一样。

那么,小时候形成的世界观,就可能会是什么弱肉强食,会是,觉得这个世界是危险的。

人心险恶之类的,尤其是女孩,还经常被教育说男生都是什么好东西。


那就更完了。

就更加对人恐惧。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那么多危险,只要不伤害他人利益就好。

当然, 确实需要你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行。


所以,需要不断的突破自己舒适区,多去外面接触人才行。


猫黍说


适当的独处有利于自我身心的发展,这点毋庸置疑。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每天被迫接触不同的人、事、物,大量地损耗了我们的精力,造成了我们的身心负担,久而久之这种状况无法排解,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而适当的独处,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专注力,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稳。


但长时间一个人独处,却会对我们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


首先,长时间独处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长期孤独的人普遍存在高血压偏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较高。而且,长时间一个人会很孤独,而孤独还会影响个体的睡眠模式、注意水平和逻辑推理等机能


其次,长时间独处还会对精神层面产生影响。比如在孤儿院中长大的孩子,因缺乏亲密的社会接触,普遍存在严重的行为、情感甚至精神问题


再则,由于长时间一个人独处,缺乏交流,人的表达能力也会下降,渐渐地会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沟通。还会造成社交恐惧,害怕接触外界。


人是群居动物,和家人朋友一起,生活才会幸福,才会充实。所以,如非必要,并不建议大家长时间的独处。


光线医生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吴琼燕:

一个人在长期独处以后,心理上会产生哪些变化,长期独处是否会导致自闭症?

拿我本人为例吧,我曾在过去的某两年时间里长期独处,因为在家办公,而办公时间里只有我一个人,唯一的伙伴是电脑,或者电话那头远方传来的同事的声音,或者呆板的文字邮件,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在这期间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孤独,归宿感的缺失

当我处于一个人工作的状态,与同事之间仅有冷冰冰的邮件和电话沟通,而不是面对面的沟通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是缺乏深入有效的联结的。电话那头的同事无法感受到我的微笑、我的热情,无法知道我今天生病了,身体很虚弱,无法给予关心,剩下的只有冷冰冰的工作。于是,孤独伴随着我。

学习心理学之后,我知道了人是社会的人,群居动物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要想摆脱孤独、要想重获归宿感,唯有重新走回社会群体中,与人获得有效的深层次的联结。于是,我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队伍,与伙伴们一起做有益于社会的志愿活动,在那里重获与人的心灵联结。

烦躁,易愤怒

当我长期处于一个人工作的状态,无人可聊天八卦,无人可分享开心或愉悦,无人可述说种种境遇或不顺。觉得自己就像一台机器在不停地工作,无法去传达关于人的感受、情感之类的需求,无法被倾听。而人有倾听的需求、有诉诸情感的需求。当这种需求无法被满足时,在压力状态下,是容易烦躁和愤怒的。

学习了情绪管理的科学方法之后,我知道了情绪并无好坏,它只是大脑发出的一种信号,告诉自己“我的内心有某种需求”,我开始接纳它,通过不断的练习,我逐渐能够友好地与自己的情绪相处了。

低落,看事物容易悲观消极

由于长期一个人独处,无人分享更开阔的视野或不同的视角,我的思维陷入了自己的黑洞,片面地夸大了某些自认为不好的方面,看来悲观而消极。如果旁边有个人能够指导或说说不同的看法,就能看到不同的视角了,不至于陷入黑洞。

当我重新走回人群中,我更愿意和不同的人聊天,听取不同人的意见或建议,去看到不同的视角,以避免自己的思维局限。

自闭症由于生理因素而形成,和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弱智等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独处而产生。

我总结了自己的过往,长期独处对个体心理上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需要适当地调整。在经历后,我更愿意建议亲爱的朋友们请与人群保持社会联结,与信任的人保持深度的心灵联结。

哈佛大学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人幸福的根源在于与社会取得满意的联结。愿我们每个人都得益于心理学,多了解些关于促进身心健康的知识,以促进人类的幸福!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长期独处会带来什么心理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种价值判断——独处是不好的。这个价值判断不能说完全不对,但也有失偏颇。


要问独处有什么不好,首先,我们要定义什么叫「长期独处」。对于一个人来说,独处多久算「长期」?


每个人对于独处所需要的时间,都有一个最佳舒适值。


这个最佳舒适值取决于人们的人格特质中的一个维度——外向性


外向性是坊间,人们最常误用的一个心理学词汇之一。通常人们说一个人很外向,一个人很内向的时候,往往是从表面上一个人的行为动作、言谈举止来判断的。


在社交场合,行为拘谨、沉默寡言的人往往被人们认定为一个性格内向的人,而一个行为张扬、滔滔不绝的人会被认为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


但是内外向的真实含义并不完全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的行为和言谈,它可能会最终影响到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的表现,但本质上内外向的性格是指——人们对于社交(活跃)的需求量


也就是说,外向的人会更多需要在社交场合活跃起来,所以他们对于独处所需要的时间少,最佳舒适值低。他们花大量时间和人群在一起,只有很少时间一个人


相反,内向的人更多需要独处的时光,他们的最佳舒适值高。他们对于在社交场合活跃的需求比较低。这意味着他们在社交场合的活跃会消耗更多的精力,更需要长时间的一个人来恢复精力。


所以,长期独处这个概念,在内向者和外向者身上是不一样的。


从这个角度看,在相同长时间的独处下,对外向者来说,带来的心理痛苦和情绪困扰会更强烈,而对于内向者来说,独处原本就是其需要的,可能不会带来心理问题。


所以,独处并非一种绝对不好的状态,它对于内向者来说,是恢复精力的舒适区。而对于外向者来说,长期独处就像缺乏社交的滋养,会造成孤独、痛苦、抑郁等情绪。


曾旻


1.独处让我们想法集中

独处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就思考而言,我们可以在独处的时候去不断地思考放空自己的大脑,也就是所谓的冥想。我们在独处的时候大脑往往会跳出各种想法,我们在工作中也是本来想要做一件事情,搜索一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在搜索的过程中就会被其他的注意力去吸引,然后就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而我们在独处时,也会经常有各种想法跳出来,我们可以在每一个想法跳到大脑里的时候去尝试跳出来回到空白的状态,不断的重复,想法跳出拉回跳出拉回,会让我们的注意力不断地加强,去控制自己大脑思考想法的方向。

2.独处让我们更加的去整理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朋友,同学,同事。当我们身处环境中时不能够理清我们身边的人物和事物的关系,当我们离开这个环境自己独处时,我们可以客观的分析自己周围的关系和事物的逻辑性,从而能够得到正确的处事方式和客观的见解,想法。

3.太长时间的独处需要去想法的交流

人们的想法只有不断地碰撞才能够增强,当我们太长时间不接触外界的想法和信息,还有其他人的想法交流,我们的想法可能慢慢的会停止前进,适当的独处可以增强,但是太长时间的独处就不会让我们的想法变得有进步,所以我们要会控制自己的思考时间和程度。

我们在固有的环境里想法相对应的也固定在一个环境里,想要把想法延展出去只有让自己不断的接触新的环境新的人,去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思考和想法。而独处会让我们在接触想法之后能够自己很好的整理总结吸收,得到交流之后的更新的想法的一个延展。

智联校园 张绍毅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是智联招聘旗下校园人才交流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招聘中心,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成长,如果想加入我们结识更多优秀大学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联校园期待你的到来。


智联校园


1.缺乏社会支持。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他/她将很难与外界建立联系,所以他们的语言功能、人际交往技巧都会退化,从而容易失去朋友、家人的支持。久而久之,周围亲密的人都会远离他们。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则会让一个人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因为他们缺乏可以分享和帮助他们的人。

2.情绪问题。长期独处的人,也许一开始他们没感觉到有什么问题,但是时间长了,由于整日不和人接触,容易产生许多情绪问题。比如,有的人会容易抑郁,有的人则容易暴躁。因为缺少和他人互动的参照,长期独处的人会难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时间久了,有些人的性格也会发生改变,变得冷漠、孤僻,更加难以和人相处。

3.引发心理疾病。鉴于前两点情况,最终长期的独处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比如,有的人因为长期独处可能会患上抑郁症,无法与人沟通、交流,情绪低落,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丧失了兴趣爱好等等。

所以,虽然说有的人会喜欢独处,但如果长期独处,一定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的。这些心理问题又没有办法得到化解,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那么,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独处了,很少接触外界,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尝试回到人群中。重新尝试和他人交流、沟通,产生社会交往。这中间可能需要学习一些技巧。建议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积累知识,然后去实践,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达到目的。


鹈鹕心理陈小康


群居的动物,多数都是弱者。独处的动物,往往是强者。群居,可以抱团取暖;独处,可以独立生存。长期独处会不会导致心理问题,这是一个伪命题。最近自杀的公职人员比较多,他们恰恰生活在聚光灯下面,还少听说深山老林的独居老人抑郁而终的。所以,要分清楚这个独处是什么形态的?独居还是心灵孤寂?

题主说的一个人长期独处,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社会如何实现?一个人完全把自己物理性封闭起来,在这个社会里,还真的很难做到。题主说的,可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白天上班干事、挣钱吃饭,晚上和休息日,一个人宅在家里,不与外人交往。这样情况,长期以往,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个人心理更加强大,二是心理长期受到压抑,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交流障碍和心理问题。

比如,有一些孤僻的作家(艺术家),就是长期一个独居写作,大多数情况,他们没有心理问题,甚至会写出惊世之作。但也有个别名人出现了抑郁和自杀等极端现象。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往往在繁华之中,总有一些人在众人面前神采奕奕,但关上房门则郁郁寡欢。这其中也不乏明星、企业家、艺术家。

长期独处与触发心理问题,一定要有一个触发条件,比如,重大事件的刺激,微妙关系的折磨,外界环境的突变,稳定关系的变故,等等,这些触发条件产生,不论你是长期独处,还是繁华世界里,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根子在这里呢!

现在的社会,服务业高度发达,宅在家里,足不出户,也不会寂寞,吃喝用度都可以快递上门,远在千里也可以视频聊天。是不是独处,已经不取决外在的条件和环境,而是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句话,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道理,一个人内心关闭了,外面是安静还是喧闹,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职场火锅,资深职场专家。作家,全国语文课文的作者。回答近千个原创独家的悟空问答。关注职场火锅,私信后有作者的书赠送,期待与你互动和交流。

职场火锅


在回答长期一个人独处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之前,先要和大家澄清:长期独处“会不会出现问题”。

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并且自得其乐,独处是他自主自愿的选择,他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那么这种独处,被认为是一种“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的状态。

但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但同时内心是渴望与他人有往来的,独处有时候是他的伪装——明明内心渴望交朋友,但出于种种原因,只能一个人待着,那么这样的长期独处,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最主要的是,后一类人可能会陷入一种“孤独”的恶性循环——渴望与他人往来,但又没有朋友或者交不到朋友,于是选择拒绝再与任何人交往,选择自我孤立、独来独往。

那么,他们的自我孤立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1. 加重抑郁情绪和焦虑感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自我孤立与人的抑郁情绪,以及社交方面的焦虑感,有着较强的联系。一方面,一个本身对社交感到焦虑的人,或者被抑郁情绪折磨的人,本来就有更大的概率选择自我孤立,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能量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但另一方面,长时间地将自己与外界进行隔离的状态,也会加重人的抑郁情绪,以及对社交方面的焦虑感。

此外,虽然表面上,一个人呆在家里独处有更多时间睡觉、休息,但实际上,

自我孤立者的睡眠质量反而会更差。研究者指出,这是因为他们的作息往往是紊乱的——运动不足导致的精力无处消耗,夜晚难以入睡,白天睡到下午的情况比比皆是。

2. 影响我们对自我完整的认知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与他人相处时的自己,以及在社会交往中他人给我们的反馈。就像山本耀司的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而一个长期独处、自我孤立的人,就会缺少这部分来自外界对自我认识的补充,所以,他们会渐渐难以对自己形成一种完整且相对客观的认识。

3. 逐渐削弱我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

有时候,你的朋友约了你一次又一次,你每次都拒绝对方,说”下次吧“,渐渐的,你的朋友就会停止发出要约,选择不再主动靠近。

自我孤立的人在给自己关上门的同时,也给想接近自己、和自己建立联结的他人关上了门。即使是和家人,和最亲密的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结,也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维系的,更不用提普通的朋友、同学或同事之间的关系了。长期自我孤立会逐渐削弱我们与其他人的情感联结。

其实,短暂、适当的独处本身是有益的,可以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情绪,可以让我们更冷静地思考问题和反思自己。但是,长期的自我孤立,它是一种消极的、对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抗拒,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希望正在经历自我孤立的每个人,最终都可以渐渐走出这座“孤岛”。看完这篇回答,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知我心理学》的关注,这次我们决定给所有关注我们的粉丝献上知识大礼包『免费心理学习精选资料包』,想领取的小伙伴们,欢迎移步查看评论区,或直接私信我们领取。

知我心理学


群居有群居的好处,独处有独处活法,正如蚁群和狼族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类别。而能够独处的生物一般比群居生物具备更强大的能力。首先一个人独处容易得抑郁症。但是其实抑郁症和独处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抑郁的根源是因为人的空虚寂寞冷。那么试图使自己充实就是避免方法了。充实有很多种方式。我这里谈我认为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

观察者。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个世界大到你不可想象,丰富到你觉得一生根本不够体验。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一个生活的细节放大都是一门学问。如果你独处,你比别人有更多的时间资源去观察他们,学习,思考,感受,体验,创作。因为人类虽然是群居动物,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一个人,大部分事情还是你一个人的事,只有独立才能学会成长。看书看报看新闻,音乐绘本电影,运动健身养生,泡论坛上知乎混豆瓣,上课考证刷题,学语言学技能学知识,做饭洗衣服买菜逛超市旅游拍照写日记做义工做支教,把自己生活的点滴挂出来分享,这些事情其实都是一个人的事情。你所谓的一群人的事情往往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我现在就是一个人生活,就这样全部时间都是我的了天天还忙得没有时间看我没来得及看的一大堆片儿,我是多么希望能有足够时间来逛知乎啊。一个人真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这还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你如果要做一个牛逼的人,你更要一个人了,你得花大量的时间积累知识储备,阔宽眼界阔大视野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那个时候别人来和你群居你都感到不适,你看珠穆朗玛峰有同伴吗,鲨鱼也不会聚餐吧,连别墅也是独栋的呀。你会发现就算是太阳系的行星虽然都在一个系统里,各自也是按照自己的轨道在运行,没有粘在一起离不开的情况啊。那是橡皮泥,软软的那种。所以努力使自己强大起来吧。当你强大了你根本不会再有恐惧。那个时候你再跟别人交往,也会更有底气,更容易有主动权。当然朋友也很重要,但这个不着急,朋友迟早会有的,也许不适合现在的你,因为你现在可能认为朋友就是依赖。其实朋友还有很多种功能,这个不必我多讲,哲学书心灵鸡汤里都频频介绍。我讲下我觉得他最大的作用吧,那就是一面

镜子。照出你与其他人的共性与差异,反馈你发出的信息,然后让你更理性客观的思考。朋友不一定要在身边,朋友不一定是别人。名人大师也是你的朋友,他们的话能帮助你一声,陌生的人也是你的朋友,他们的言行给你提供判断的参考,你自己也是你的朋友,善待自己然后发现你自己的不足,慢慢把它改掉。和过去的错误做朋友,和真理做朋友,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朋友,和远方的“它”做朋友,和时间做朋友,和未来做朋友,和孤独做朋友。我提供几个具体的路子供你参考吧。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事情,不要顾虑那么多,做。比如你喜欢音乐,那你玩啊,你搞个乐器来学,弄个电子音乐生成器来编曲,音乐交友网站上去混。你喜欢美食,那你做啊,你下一堆食谱每个菜做到完美请别人吃,你找个师傅教你找个平台放你的攻略心得。你喜欢旅游,那你去啊,你游遍大江南北看遍世间风云,你拍了一堆照片最后做成了册子写了一堆回忆发网上变成你的主页最后成了故事。你把一件事情做的无限牛逼,你的自信心自然就泄露出来了。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作品,不要顾虑那么多,看。

你喜欢某部电影你看个100遍直到看吐,你喜欢几本书你轮流着翻换着顺序读,你喜欢一堆漫画你网上追着看书店站着看床上躺着看,做这些事情并不是无意义,你喜欢它证明它是你的梦想,你把你梦想深深埋进脑海里你肌肉记忆平时做事都会有个目标有个追求。自然不再迷茫。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偶像,不要顾虑那么多,想。你天天想他的脸想他的行为想他的话,他是你偶像证明他比你优秀,把比你优秀的人记在脑子里。放心大胆的在网上尾行他,寻找他的蛛丝马迹,挑他各种小毛病,看他各种八卦。至少你的心中大概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你不喜欢的是什么你能对你自己的言行有一个判断。你还能从他那里获得正能量,这玩意儿比心灵鸡汤实际多了。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技术,不要顾虑那么多,练。你喜欢画画你每天画换着花样画水彩水粉油画工笔素描速写你纸上画腻电脑上画,板子不喜欢拿鼠标画,电脑画腻墙上画书上画卫生纸上画。你画了插画画涂鸦,画了涂鸦画绘本,画了绘本画游戏,画了游戏画简笔画。

如果你找到了真爱一样的某种事物并且一心坚持,几年之后你再也不会问这种问题了。



林溪:知名心理学专家,明星私人心理医生,企业EAP顾问,用心理看世界,归纳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的“读心术”、“识人术”体系,累积了众多经验和案例,被誉为“最美读心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