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有片玫瑰味的葡萄……

时下,走进汇川区松林镇丁台村上坪坝、下坪坝、石华村民组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园,空气中飘着丝丝甜香,一串串成熟诱人的葡萄垂挂藤条上,和着喜气洋洋忙着采摘的果农笑脸,正是一幅绝好的金秋丰收画面。

“快尝尝,这是新品种,卖相好、味道甜,还有玫瑰香味,特别好吃。”果农罗永光不断向游人吆喝。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有片玫瑰味的葡萄……

罗永光夫妇是丁台村石华村民组的葡萄种植大户。去年,夫妻俩在镇、村两级帮助下,流转12亩土地专门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

今年,罗永光夫妇的葡萄园初次挂果,出产葡萄2000余斤,按最低每斤10元计算,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有片玫瑰味的葡萄……

“葡萄好,招徕游客自己开车来摘,不愁销路。”看着葡萄架上的“绿果果”,罗永光夫妇心情好得如秋日艳阳。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有片玫瑰味的葡萄……

据了解,“阳光玫瑰”别名夏音马斯卡特、耀眼玫瑰,果体呈黄绿色,带有玫瑰花香味,属欧美杂交种。其果肉鲜脆、皮薄多汁,口感甜而不腻,富含具有辅助降血脂、消炎等功效的白黎芦醇,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阳光玫瑰”葡萄挂果期较长,无裂果、脱粒现象,且耐贮运、单价高、市场前景好,松林镇村民便把种植“阳光玫瑰”作为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

2017年

松林镇依托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特点,黄棕壤土、鸭屎泥耐旱且肥力上、中等土壤条件,以及当地农民40多年种植本土中晚熟水晶葡萄品种的经验,利用扶贫资金从浙江引种,并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0万元给予贫困户搭建葡萄避雨棚,在丁台、干堰村及松林居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148.5亩,30多户贫困户因此走上致富路。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有片玫瑰味的葡萄……

据松林居洋村沟村民组种植户漆文财介绍,他家去年种植的8亩“阳光玫瑰”葡萄,今年第一次挂果的产量预计就达1000斤,按最低每斤10元计算,收入在1万元以上。

2016年以来

松林镇在推进“民心党建+合作社+贫困户”融合促“三变”过程中,探索出“一户+”改革模式,构建起新型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调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性,形成了如今“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的扶贫新格局。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有片玫瑰味的葡萄……

小小提子园,念出“扶贫经”。

据松林镇农业服务中心介绍,“阳光玫瑰”葡萄一般三年开始挂果,五年进入丰产期。得益于松林镇优良的气候、土壤条件,种下的葡萄第二年便开始挂果,待进入丰产期后,每亩可产鲜葡萄3000余斤,收入3万元以上。

如在葡萄架下套种魔芋,每亩还可产魔芋2000余斤,每斤按1元批发价计算,收入也有2000多元。除去生产成本,每年每亩可纯赚两万余元。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松林,有片玫瑰味的葡萄……

“贫困户能不能脱贫,关键看支部;贫困户能不能致富,关键靠产业。只要把产业抓上去,贫困户脱贫就不用愁。”谈起如何才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丁台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平如此由衷认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