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設立首位世界「孤獨大臣」|社會孤獨已經到來|社會心理

無論你年輕還是年老,孤獨並不歧視任何人。

英國設立首位世界“孤獨大臣”|社會孤獨已經到來|社會心理

iWeekly週末畫報消息,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任命了世界上第一位“孤獨大臣”,希望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社會孤獨問題。“孤獨”議題由2016年去世的議員喬·考克斯提起,她的基金會針對社交隔離問題對政府作出建議,因此有了孤獨大臣這一職位。

為什麼設置孤獨大臣?

英國設立“孤獨大臣”,是為了紀念工黨議員喬·考克斯(Jo Cox)。

在進入劍橋大學之前,英國工黨議員喬·考克斯(Jo Cox)的生活範圍,不過是英格蘭北部、人口不足5萬的小城市巴特利。她的母親是文秘,父親在牙膏和髮膠廠工作。

進入世界知名學府,並沒有帶給考克斯新的愉悅,相反,她開始被孤獨包圍。“我不在任何政治背景下長大。來到劍橋之後我才意識到,你在哪裡出生很重要,你的口音很重要,你認識誰也很重要。我的口音不對,我也不認識對的人 。整個暑假我都在爸爸的工廠裡打包牙膏,而我所有同學都在逍遙度過 間隔年 。”回顧那段生活,考克斯曾坦言,

“劍橋的經歷,足足擊痛我五年,讓我感到被隔絕。”

那段時間,考克斯唯一的慰藉,是經常在晚上打電話給妹妹金·利德比特。“她想念親人和朋友帶來的安全感。”妹妹回憶說。畢業後,考克斯步入政壇,競選國會議員。然而孤獨的情緒並未離她遠去。生下第一個孩子後,考克斯當過一段時間家庭主婦。和嬰兒獨自在家呆一整天,對她而言,仿如被世界拋棄——再次體驗劍橋時期的心理狀態。“她經常對我說 我只想和一個成年人有一點正常的談話 。”利德比特說。即便重返政壇,姐姐也只是在面對公眾時“看起來很陽光”,內心的孤寂並不曾遠離。

考克斯並不僅僅想從自身痛苦中走出,這些體驗讓年輕的國會議員更關心社會上孤獨的個體。2015年5月當選巴特利和斯彭區的國會議員之後,考克斯成立了跨黨派組織“喬·考克斯孤獨委員會”,以“開始一次談話”為口號,希望引起社會對個體孤獨感和潛在疾病的重視。

然而考克斯與孤獨的戰鬥,隨著她的意外死亡戛然而止。2016年6月,考克斯因反對脫歐立場被一名極右翼分子開槍射殺,是1990年以來英國第一個遇害的在職議員。考克斯之死震動英國,為了紀念她,妹妹利德比特和考克斯的同事瑞秋·裡夫斯繼續運營

“喬·考克斯孤獨委員會”。去年12月,委員會發布調查報告,稱英國人的社交隔離問題遠比人們想象的嚴重,請求政府設立專門職位來解決。

今年1月17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佈設立全球第一名“孤獨大臣”以紀念考克斯,稱政府將和喬·考克斯基金會一起關注並解決社會孤獨問題。根據梅的安排,孤獨大臣為部長級職位,由體育大臣特雷西·克勞奇兼任。

孤獨大臣是幹什麼的?

英國設立首位世界“孤獨大臣”|社會孤獨已經到來|社會心理

根據孤獨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報告,6600萬英國人中有900萬人常常感到孤獨,並且有20多萬名老人每個月最多與1位親朋好友交談1次。而據倫敦經濟學院發起的“終結孤獨運動”估計,每10位英國老人當中會有1位老人處於長期孤獨的狀態。75歲以上的英國老人當中,超過一半人(200萬人)獨自生活。

孤獨是一種令人尷尬的生活和心理體驗,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社會問題。孤獨大臣的設立是儘可能讓大家免受孤獨困擾,最大限度地減少存在明顯孤獨感群體。

英國把民眾的精神孤獨現象,上升到了一個“重大問題”,這首先清楚地說明,孤獨流行相當嚴重,已經到了非重視不可的地步。

孤獨,同樣成了養老話題中的一環。社會的養老責任,不該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也應關照到精神層面。而除了老人,英國兒童的孤獨問題也很突出,孤獨問題呈現低齡化趨勢。據英國兒童慈善組織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統計,2016年全年有4063起兒童求助熱線涉及孤獨問題,平均每天有11名英國兒童因為孤獨問題撥打求助熱線,有的求助者年齡只有6歲。另外,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新生兒母親會感到孤獨。

成立“孤獨委員會”、設部長級“孤獨大臣”,領導、組織、指導、開展全國範圍內的防孤獨、抗孤獨行動,積極意義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孤獨大臣的具體職責如下:

1.出臺具體的政策。彙集政府、地方政府、公共服務、志願和社區部門和企業一同解決孤獨的問題,建立更多的彈性社區。

2.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研究分析孤獨狀況。

3.設置專用基金和慈善信託基金會。

4.為社區提供種子資金,使人們聯繫起來。

5.提供實際的情感上的支持,幫助孤獨的個人和他們的社區相連接。

什麼是社會孤獨?

英國設立首位世界“孤獨大臣”|社會孤獨已經到來|社會心理

孤獨感是一種個體不愉快的情緒狀態,是一種主觀上產生的被忽視、被遺忘、被他人認為是無足輕重的感受,其發生的原因是個體人際關係的不協調,尤其易產生在個體所期待的人際關係與實際所擁有的人際關係不能匹配時(Hughs,2004)。

孤獨的性別差異

性別對孤獨感影響的分析尚存爭議,有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的孤獨感程度更高,因為男性不輕易表達情感需求、更難建立親密社會關係等(Mullins L C et al,1996;Dykstra P A, Jenny D J G,2004;王希華等,2010;郭娓娓等,2013);也有研究發現,女性老年人的孤獨感程度更高,因為女性壽命長且喪偶女性比例高等(王福興等,2011);還有研究指出,性別因素本身對個體的孤獨感程度高低並無影響,只是與性別相關的社會角色、居住安排、社會關係等因素在發揮作用(Golden J et al,2009;閆志民等,2014)。

孤獨的年齡差異

在人口學因素方面,年齡(Jong Gierveld d J, 1998)與孤獨感呈U型相關關係,其中15~24歲年齡組及80歲及以上年齡組個體的孤獨感程度最高。

孤獨的婚否差異

婚姻狀態、居住方式也顯著影響個體的孤獨感,在婚個體的孤獨感體驗程度低於喪偶、離婚及未婚老年人(賴運成,2012),尤其是有偶同居的老年人孤單感體驗程度最低(Greenfield E A et al,2011;王福興等,2013)。

孤獨是普遍存在的

任何年紀都可能受困孤獨。

英國的兒童慈善組織Action For Children稱,17至25歲的青少年中,有43%的人因孤獨引發過情緒問題,24%的家長也有類似的孤獨處境。

研究發現,中國24.78%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獨感,其中農村、女性、高齡、獨居且失能的老年人孤獨感程度較高。已有研究顯示,老年期的孤獨感與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如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活動能力和認知功能障礙、焦慮和抑鬱情緒,甚至是老年自殺等有顯著相關關係(Emerson K G et al,2016)。

為什麼社會孤獨會出現?

英國設立首位世界“孤獨大臣”|社會孤獨已經到來|社會心理

2030年時,孤獨將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沒有社會聯繫和溝通的人、獨居的人將有更高的死亡風險。社交隔離帶來的影響將是全球性的。

羅伯特·韋斯(RobertS.Weiss,1973)認為孤獨感包括情感孤獨社交孤獨兩個方面,其中情感孤獨是個體感覺喪失可信任的親密關係(如伴侶、密友)而產生的孤寂感,社交孤獨則與缺乏能夠提供歸屬感且具有良好質量和功能的社交網絡有關。

社會關係的改變

一段關係的結束、工作的變動、搬家、失業等因素導致我們的社會關係發生變化,隨之會造成心情的變動,有的人無法適應這種變動,進而開始將自己的社交隔離開來,嚴重的時候不再開口講話,也不願意再和朋友們來往,越不來往就越感到孤獨,慢慢的會失去社交能力。

社交網絡的發展

研究人員說,你花很多的時間盯著你的智能手機,在滑動屏幕、刷微博、微信聊天上花的時間越多,你就越容易來感到更加孤獨。

一個關於年輕人的全國性研究發現,頻繁使用社交媒體可能會導致感情隔離感的加深。布萊恩•普里馬克說,"我們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但現代生活傾向房屋化我們,而不是把我們聚在一起",他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和匹茲堡大學的媒體、技術和健康研究中心的主任"。

研究人員在調查了近1800名19~32歲之間的成年人之後,發現一天使用了兩個多小時社交媒體的參與者比一天在社交媒體上花不到30分鐘的同齡人有了兩倍的感知社會隔離的概率。 這項研究發現,每週訪問了各種平臺58次或更多時間的參與者比每週訪問了不到九次的人有三倍左右的感知隔離。

社交網絡毫無疑問佔據了更多人們原本應該用來在現實中社交的時間。加州大學的伊麗莎白·米勒博士認為,社交媒體和社交隔離哪個先出現,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生活中感到孤獨、無人傾訴的年輕人可能花更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也可能是社交媒體讓大家在真實世界中離對方更遠。”

所以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在現實中感到孤獨,期望在社交媒體上尋找一些寄託或者有趣的東西來緩解孤獨,但結果是,我們花費了很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但卻更加孤獨了。每當夜晚來臨,看著發光的屏幕,卻還是覺得十分空洞。在社交網絡中,我們也許會認識很多人,好像擁有好多朋友,但這些社交是沒有依靠性的,靠聊天建立起來的社交,也將隨著聊天的終結而結束。

我們還可以思考幾點,看看社交網絡導致我們更加孤獨的內在機制是不是因為這些呢?

1、花費過多的時間在手機上,接觸真實世界的時間就變少。

2、當在社交網絡上看到你的好友在你不知道的聚會上開心的玩耍,會讓你感到自己是被排除在外的。

3、我們都很少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醜、無聊、悲傷的一面,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都是別人經過編輯、美化的圖片,或者旅行、或者美食,這些可能會引發一些人的嫉妒感情和扭曲信念,覺得別人都過的很好,除了自己,進而更加孤獨。

基礎設施的完善

我們之所以感到孤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這個看似利國利民的舉措,卻也增加了我們的孤獨感。社會福利、養老、保險,這些都變得異常方便,更少的依靠人際,而是依靠科技和服務的進步,甚至出現了無人超市,我們不再需要那麼多的交流就可以實現自己的需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就變少了。尤其是在發達國家,醫療、保險已然十分發達了。

如何避免社會孤獨?

英國設立首位世界“孤獨大臣”|社會孤獨已經到來|社會心理

1、培養能量的興趣愛好

如看書,聽歌,運動,旅遊,攝影,手工藝等。每一個孤獨者就是因為內心寂寞,沒有方向感,人生沒有目標,才會迷茫不知所措。說直白就是人生太閒才會孤獨,一個忙碌的人不會有時間去感覺孤獨。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去忙碌,找出一個你自己喜歡的要是整能量的愛好,一步一步的堅持下去,只要堅持的下去,你就會發現孤獨離你越來越遠,生活也有了朝氣。

2、體貼

尊重別人,尊重他們的個性與特點。不要試圖改變別人,以寬廣之心待人,在你力所能及之時給予對方幫助。不論是誰與你相逢,試著以最好的自己去點亮對方的生活,給他們帶去美好的感覺。

3、迎接挑戰

生活不可以自憐自哀。一旦挑戰降臨,你就要馬不停蹄地去尋找解決之道。絕不能因為一些挫敗而影響了你積極的心態,每一個障礙都是一次機遇。相信自己的直覺,去解決問題。

4、感激

對你所擁有的一切事物,哪怕再微不足道的,也要心懷感激之心。你有一個棲身之所——家;你有工作、家庭和朋友,告訴他們生命中有他們讓你感到很快樂。

5、少花時間在社交網絡上

與其花很多時間在社交上尋找安慰、尋找寄託,不如花點時間在現實生活中,看一本書、養一隻寵物、養一盆花,畫一幅畫,都比社交網絡強的多。

References:

Greenfield E A, Russell D. Identifying Living Arrangements That Heighten Risk for Loneliness in Later Life: Evidence From the U.S. National Social Life, Health, and Aging Project[J].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011, 30(4): 524-534.

Golden J, Bruce I, Denihan A, et al. Loneliness,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mood and wellbeing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J]. 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 Discussions, 2015, 15: 18459-18485.

Emerson K G, Jayawardhana J. Risk Factors for Loneliness in Elderly Adul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6, 64(4): 886.

Jong-Gierveld d J. A review of loneliness: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J]. Reviews in Clinical Gerontology, 1998, 2013(8): 73-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