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四寫「露筋祠」(揚州江都邵伯鎮)

乾隆時,為了考察江南民情,更是為了籠絡江浙一帶的文人與遺民,展示盛世,鞏固政權,曾於乾隆十六年(1751)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先後六次由水路巡幸江南。

乾隆皇帝四寫“露筋祠”(揚州江都邵伯鎮)

乾隆六下江南,在多次往返經過邵伯的途中,不僅在船上聽大臣們介紹過露筋女的傳說和露筋祠的來歷,而且還上得岸來,觀看了露筋女的畫像,瞻仰了聖祖康熙皇帝題寫的《節媛芳躅》的匾額,品味了米芾《露筋之碑》的碑文與名家題詠,更細細欣賞了邵伯湖那水光接天,帆影出沒,涵青蓄黛,菰蒲掩映,鷗鳧翔集,朝霞夕煙的美景。同時,也為露筋女寫下了多篇詩作。從這些詩作中,我們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在對待露筋女的態度上的微妙變化。

乾隆皇帝四寫“露筋祠”(揚州江都邵伯鎮)

乾隆南巡

露筋女的傳說,據《高郵州志》載:“露筋女,不知何許人。會有行役,與嫂俱抵高郵郊外三十里,值天暮暑雨,蚊甚厲,託宿無所。道旁有耕夫舍,嫂止宿焉。女曰:嫌疑宜避。堅不就。竟以是夜吮死舍外,其筋露焉。後人哀之,為立廟貌,遂名露筋祠雲。”

乾隆皇帝在詩中第一次提到“露筋女”,是在《邵伯鎮》的詩中:“太傅堤存綠水潯,惠方召伯頌棠陰。蘭舟緩過思遺躅,絕勝東山絲竹音。”當船過邵伯,乾隆皇帝雖然在詩中寫到謝安當年築埭治水,惠及一方的事蹟,但他的思緒還是沉浸在剛才路過露筋時,聽到的關於露筋女的傳說。他想到祖父康熙為露筋祠題寫的“節媛芳躅”的匾額,覺得露筋女與當年跟隨在謝安後面的那些歌妓比,確實不知要勝過多少倍了!(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乾隆皇帝四寫“露筋祠”(揚州江都邵伯鎮)

乾隆御題

後來,在南巡中,乾隆皇帝又在《露筋祠》的詩中寫到:“吶嘬何能致使戕,撲緣露處亦何妨。訛傳自是因彰顯,實錄芳蹤惜失唐。”並在詩後自注雲:“《揚州府志》稱,唐時露筋烈女,亦謂安貧守節而已。俗乃訛為蚊吶所嘬,露筋而殞,蓋附會雲。”這時,乾隆對露筋女的傳說的真偽開始有所審視,認為小小蚊蟲怎能把一個活生生的人咬死呢?也許此女僅僅是安貧守節而已,人們為了彰善隱惡,就以訛錯訛了。

在乾隆寫的第三首《題露筋祠》的詩中,卻一改以往懷疑的態度,純粹為其大唱讚歌了。詩中寫到:“烈女唐時傳露筋,米襄陽志有佳文。若論菇苦冰霜操,畫棟雕樑寧所欣。”他不僅將露筋女欽定為唐時烈女,讚揚其冰霜般的節操,贊同米芾在《露筋之碑》中關於露筋女有“伯夷叔齊之節”,“氏不顯於一時,祠方揭於千古”的評價,更認為為露筋女所建的畫棟雕樑般的露筋祠是值得的,應該使其增輝。

乾隆皇帝四寫“露筋祠”(揚州江都邵伯鎮)

邵伯湖風光

可是,在乾隆寫的最後一首關於露筋祠的《露筋祠口號》中,卻仍堅持他原先的看法,認為蚊叮致人露筋之事純屬荒唐。他在詩中寫到:““蚊嘬安能致命亡,露筋事半屬荒唐。雖然事可風巾幗,善善何妨思欲長。”認為,傳說雖屬荒唐,可一個小小女子的貞節之事,還是值得在社會上傳揚與深思的。這就是說,露筋女為蚊叮露筋的事雖不可信,但露筋女的貞節還是應該肯定的。封建帝王,自然為封建倫理道德唱讚歌了。(朱毓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