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丨言语理解题目中的标题添加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中,标题添加题在近几年考试中都有所考查到,标题添加就是根据题干的主要内容或者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拟定标题,筛选选项,确定答案的一种题型,下面根据考试中常见的的题干文段类型,从标题的内容和形式这两大层面介绍标题添加的解题要点。

议论性文段

议论性的文段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在于阐明论点或议论话题,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申论大作文就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性的文段,比如申论大作文以“创业者心中的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它的中心论点就是创业虽然如同登山一样艰难有坎坷,但是不能轻易放弃,有一篇范文的标题是“创业维艰,勇敢前行”,这个标题是怎么拟定的呢,是不是就是作文的中心论点作为的标题。除了论点作为标题,我们中小学学过的一篇吴晗先生写的文章,开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引经据典证明,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谈骨气》,那么这篇课文是怎么拟定的标题,是以论点么,并不是,是以文章谈论的话题为标题。总结一下:

内容:以论点或论题为标题

作为标题,还要注意简短凝练,不能过长,同时对于论点论题要概括全面准确,即:

形式:简练,概括论点或论题全面准确

说明性文段

说明性的文段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在于说明或介绍客观事物,比如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描述在万年前的夏日,一只蜘蛛想要捕食爬在松树上的一只苍蝇,在捕食时,一滴松脂把它包裹住了,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松脂球变成了一种化石——一颗透明的琥珀。这篇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不是就是琥珀的形成啊,那篇课文的标题就是《琥珀》。说明性的文段的标题在内容层面上:

内容:以说明对象为标题

说明性的文段往往是科普类文章,如果文章标题起的太过枯燥,可能不足以吸引人阅读,因此:

形式:简练,形象,生动,新颖

记叙性文段

记叙性文段作者主要在于记叙事件发展,侧重突出事件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高潮、结尾,比如大家读的小说就是典型的记叙性的文段,例如《骆驼祥子》、《盗墓笔记》等,大家观察下,这些标题在内容层面的特点是什么,即:

内容:以事件要素为标题

记叙性文段叙述一个故事,往往信息量比较大,我们在拟定标题是要注意:

形式:简短、概括全面

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人物对象和事件都包含了,而且比较简短。

抒情性文段

抒情性文段作者主要借助对象抒发感情,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借助背影的描写抒发父子之情,这篇文章大家都比较熟悉,它的标题就是以其抒情对象作为标题的,总结下:

1.内容:以写作对象或写作对象的特点作为标题

对于抒情性文段往往在抒情的过程中还在营造一种氛围或者一种意境,在拟定标题的过程中除了简练全面外,还要注意:

2.形式:标题与文段的意境相符

新闻文段

对于新闻,我们大家都不陌生,每天QQ和微信都在推送新闻消息,在界面上都会表明一个个新闻标题,我们看见那些新闻标题是不是大体上能想出新闻稿说的具体新闻事项,这是因为在新闻文段的标题内容层面上以新闻事件作为标题,例如:女排十二年后再夺金牌。

内容:以新闻事件作为标题

我们可以通过文段的主题词确定新闻事件。对于新闻标题除了简短全面外,还要醒目,能吸引人阅读,因为每天那么多的新闻事件,我们怎么就选取了这个读而没有选择其他,标题是否醒目起着很大的作用。

形式:体现文段特殊信息点。比如:数字、最、首

以上是我们根据考试时常见文段类型的不同,选择标题的角度也略有不同,但他们也有共性:

紧扣主旨,无主题的慎选

标题要体现文段的主要内容,只不过不同的文段类型,主旨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全面完整,不完整的不选

标题要全面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形象生动,不醒目的慎选

作为标题要简练,能吸引人阅读。

行测丨言语理解题目中的标题添加技巧

随堂小练习

【例题】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然而,谁会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等了100年。100年中,它只是静静伫立在高原上,栉风沐雨,用叶子采集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等待着,等待着100年后生命绽放的惊天一刻,等待着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前一亮。

以下最适合做上文题目的一项是( )

A.美丽的坚持 B.沉默的力量

C.百年的等待 D.迟到的辉煌

【解析】文段是抒情性的文段,以写作对象或写作对象特点为标题,过程是等待了百年,最后的结果是迎来了美丽绽放的一刻,说明这百年的等待是一种为了美丽而付出的坚持,普雅花的一个特点是美丽,另一个特点是坚持的积蓄力量,因此选择A。C选项不够全面,缺少了美丽的特点,同时文段的意境在甘于寂寞不放弃的哲理,坚持比等待更合适。B项与D项脱离主题。

学习更多技巧可以来我们免费直播课程哦~地址在下面评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