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趣聞:細數魏晉時期那些嗜酒名仕的飲酒趣聞,挺有趣的

酒作為文明的象徵,有了人的出現,似乎就有了酒的影子。隨著歷史長河的推移,酒文化也成為了各個歷史文明階段不可或缺的部分,

即使歷史知識不太好的同學,經常看電視劇也應該知道,從漢朝到魏晉時期的的這一時期內,文學達到了一個小頂峰,眾所周知的文人墨客,譬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等都是處於喝個時期。魏晉時期的風流,至今流傳,文人們,大多喜歡談佛論道、歸園田居等,這些場合可是都少不了酒的,以文會友、以酒會友成為當時的流行風尚。

而今天呢就給大家扒一扒這個時期那些有名的酒鬼吧

鄭泉。

東漢末年的名士。嗜酒如命。

臨死時囑咐家人:

"一定要找個製陶器的人家,把我埋在他家旁邊。

幾百年後我變成了土,沒準有幸被作成個酒壺。

到時候總有人往我肚子裡倒酒。

那我死的太值了!"

酒趣聞:細數魏晉時期那些嗜酒名仕的飲酒趣聞,挺有趣的

孔融

以讓梨和愛飲酒而著名。

十歲那年,宴席上。

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

席間孔融妙語連珠,眾人以神童贊之。

旁邊一位不服氣,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乘著酒興,孔融搭言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抖的一手好機靈。

多年後,由於自己嘴巴毒,加之酒後常說胡話,孔融全家為曹操所殺。

畢卓

這是東晉的一位著名花式喝酒表演藝術家。

畢卓盜酒,劉伶醉酒,是民間流傳最廣的酒文化故事。

畢卓聞到鄰居家有酒,半夜跑去偷喝。

結果喝得忘形,被家丁發現。

家丁把他跟酒缸綁在一起,打了一宿。

天亮了,主人見是畢姥爺,啊不是,畢老爺,嚇了一跳,解綁謝罪。

他哈哈大笑:“讓我聞了一夜的酒香,美死我了。”

又在這鄰居家喝了個夠,大醉而歸。

這是有多臭不要臉啊。。。

劉伶

傳說中“一醉三年”的酒仙是也。

此人相貌雄偉,身高一米四開外,五短的身材;出門就坐個鹿車,車上放幾壺酒、一個鋤頭。

囑咐隨從:“我要是喝死了,你隨地把我埋了就行!”

後來找了另外六個酒鬼,就一起出道了。

弄了個組合叫竹林七賢。

喝酒,唱歌,裸奔。七個人幾乎就沒清醒過。

有人去他家串門,看他醉倒在地,一絲不掛。恥笑之。

他把臉一板:“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諸君何為入我褲中?”

啊?你們鑽我褲襠裡幹啥來啦?

酒趣聞:細數魏晉時期那些嗜酒名仕的飲酒趣聞,挺有趣的

阮籍

“竹林七賢”這個偶像團體很不簡單,不止有才,個個都是酒鬼。

司馬昭為兒子司馬炎(後來的晉武帝)聘媳婦,看中了阮籍之女。

“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連續倆月,這貨就沒清醒過。(可能是有意為之)

司馬昭愣是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

後來權臣鍾會看阮籍不順眼,準備了一些政治敏感問題去問他。

不管阮籍怎麼回答,都能找藉口殺了他。

結果跟司馬昭一樣,根本沒機會張嘴。

真是氣瘋了。

順帶一提,曹雪芹字“夢阮”,據說就是仰慕阮籍之意。

阮咸

也是竹林七賢之一,同時也是阮籍的侄子。

飲酒可以說是阮家的“家風”,後來阮咸的兒子阮孚也成了著名酒鬼。

阮咸和族人一起喝酒。

本來人家喝酒都是用酒杯,但一看阮咸來了,趕緊換成個大盆。

把大盆放在屋子中間,大家趴地上一起喝。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洗臉呢。

喝著喝著,院子裡的豬聞到酒香,也挪過來湊熱鬧。

大夥也不嫌髒,跟豬互相拱著搶酒喝。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順帶一提,阮咸是當時頂尖的琵琶大師,後世把他改造的直項琵琶起名為“阮咸”,也叫“阮”。

酒趣聞:細數魏晉時期那些嗜酒名仕的飲酒趣聞,挺有趣的

苻生

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君主。

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荒淫暴虐,且極好飲酒。

每召宴群臣,必令極醉方休。

什麼叫極醉呢?光喝醉不行,必須喝倒,要吐得滿身滿地。

如果有人沒喝倒下,苻生就怒了:“這不是還有坐著的嗎?”隨手一箭射過去,負責監酒的大臣就死了。

後來想殺堂弟苻堅,苻堅發動兵變。

宮中護衛都恨苻生,不僅不抵抗,竟隨了苻堅殺進宮裡。

苻生此刻正醉得一塌糊塗,醉眼朦朧地坐起來,問左右:“這都是些啥人?”

左右回答說:“是反賊。”

苻生說:“既然是反賊,咋不拜見我這個主公咩?”

左右都竊笑。苻堅的手下也笑。把醉醺醺的苻生拖下床,幽禁起來。

這位階下囚依然每天喝到酩酊大醉。

終於在爛醉如泥的狀態下被處斬。

到死都沒醒過酒。

陶淵明

陶潛每飲必醉。

每醉必賦詩文。

醉倒後常揮手對同伴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說完就睡倒在石上。

日復一日,這塊石頭中間竟然凹陷下去,留下了枕痕。

於是,這塊石頭就被命名為“醉石”。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