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必备,幼儿园小班早操编排原则

幼儿园早操是一种体育活动形式,是锻炼幼儿身体,增进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早操编排时,要注意哪些原则步骤呢?一起来看看吧~~~

早操对幼儿的好处


它能够增强幼儿运动系统和心脏器官的功能,加强幼儿的节奏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和控制力;尤其对锻炼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态度,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开学必备,幼儿园小班早操编排原则

早操的类型

模仿操、徒手操、轻器械操

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为主;

中班:主要分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轻器材操,则有二类:有创意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为运动早操的器材(如废物利用与一物多用原则相结合,具体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方盒、瓶子、拉力器、草袋、布袋等等运用于操的编排与练习之中)或直接购买一些运动早操器材(如球、棒、绳或者其他运动器材)等。

早操与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早操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

中班:要求做操时,动作统一、规范和整齐。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儿在做早操时,要能够做到动作有力与动作整齐划一,如伸臂动作要求伸直等等。由此,不断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大班:要求活泼,动作要有一些变化。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而言,要比小中班幼儿强,因此,可以通过早操动作编排一些必要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幼儿早操动作变化的编排,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动作方向上的变化(前后左右等);

B幼儿分组与小组配合的各种变化;

C幼儿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的变化等等。


开学必备,幼儿园小班早操编排原则

早操编排的原则

结合幼儿园学期幼儿体能发展来编排早操

将早操、体育课和体育游戏或幼儿体能训练有机结合,以达成早操作为学期幼儿体能训练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为学期幼儿体能发展的教学目的服务。

早操的运动量要适宜

运动量反映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强度,以儿童平均心率140为正常;在早操运动最高时,可达到心率150-170;放松阶段为100-120;在早操结束五分钟后再测幼儿心率,幼儿心率应在80至90之间,五分钟恢复后要求幼儿心率达到正常状态。

早操不能舞蹈化

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与舒展,具有欣赏的价值;但幼儿早操对于幼儿有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的目的,故幼儿早操需要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无论是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均应该有一定适宜的运动强度;早操舞蹈化,则常常无法提高幼儿体能。

动静结合

在幼儿早操动作编排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因素是:幼儿活动中的动作动与静的搭配;幼儿活动中个人行为与幼儿之间的互助行为等动作的有机协调。

例如,在分组活动中,一组幼儿下蹲,另一组幼儿围绕着下蹲幼儿跑动;这是一种方式的动静结合:表面上看,下蹲的幼儿没有运动,其实,下蹲的幼儿依旧有运动量的(下蹲是一种肌肉紧张的动作,在计算运动密度时,下蹲的幼儿是算作在运动的)。

例如,在自由玩活动环节中,设计一些需要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儿童才能够完成的动作,可以增加幼儿的互助性行为和合作精神。

操节要合理

早操的功能之一,是幼儿在一天开始之初,起一种唤醒的作用;幼儿在早操后,尚有各种活动。这就要求早操在编排上,要做到操节合理; 一般早操有6至10个运动小节组成,小班通常为6个运动小节,中班为6至8个运动小节,大班为8至10个运动小节;在节奏节拍上,小班使用2/8拍;中、大班使用4/8拍。

音乐选择

音乐选择要有美感,音乐对于儿童的活动和运动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因此,音乐的选择需要重视。一般在早操中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较为合适; 一般而言,音乐选择的一个技巧是,先有操,再选择音乐;音乐配操,而不是操配音乐。

器材运用

在器材操中,应尽量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应强调器材运用中的安全性; 在早操器材运用过程中,器材出现的先后次序和运用方式需要仔细编排; 运动器材在早操中使用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细考量与讨论,以真正达成器材在早操中对于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提高的作用。

时间

小班:8-10分钟;

中班:10-12分钟;

大班:12-13分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