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挖东陵,引全国一片哗然,这个盗宝贼最后到哪里去了

1928年夏天,孙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盗挖清东陵和裕陵,全国一片哗然,纷纷要求严惩凶手。蒋介石下令:“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

那么,盗墓者孙殿英最终得到了怎样的惩罚?最后下场是怎样的呢?

孙殿英盗挖东陵,引全国一片哗然,这个盗宝贼最后到哪里去了

(孙殿英盗墓)

一、孙殿英精心谋划,盗挖清陵。1928年春,奉军北撤,奉系部将马福田叛逃,率领部下屯兵清东陵附近的马兰峪,意欲盗挖清陵。国军命孙殿英率部前往征剿,途经清东陵。孙殿英被东陵的辉煌建筑所倾倒。早就听说东陵里财宝无数,陪葬品甚多,因此,孙殿英动了心思,决定暗中盗挖东陵。

首先,他派手下得力干将谭温江击溃了马福田的乌合之众,把自己的部队驻扎在离东陵只有一山之隔的蓟县马伸桥,然后以演习为名,派兵封锁了马兰峪区域,广贴告示,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其次,他以转运粮草为借口,从当地征调了30多辆马车,作好了运送财宝的准备。

为了赶走东陵的守卫人员,孙殿英又编造了预埋地雷的谎言,清空了清陵的全部八旗士兵。

盗挖行动开始后,士兵们乱挖一气,忙活了半天,始终找不到东陵的入口。孙殿英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士兵中有人出了个主意,可以找当时参与修建的工匠询问。

于是,孙殿英找到了一个哑巴匠人,终于找到了地宫的入口,但由于墓墙太过坚实,孙殿英只好动用了炸药,强行炸开了陵寝的入口。

士兵们蜂拥而入,被地宫中的富丽堂皇所震惊,疯狂地抢夺地宫里的财宝。孙殿英也亲自进入了地宫,将所有宝物清点数目后,整整装了近50箱,命人悉数运回军营。

孙殿英盗挖东陵,引全国一片哗然,这个盗宝贼最后到哪里去了

(蒋介石和宋美玲)

二、孙殿英大肆贿赂国民党高层,逃避惩罚。盗陵事件发生后,各界人士纷纷声讨盗墓贼,孙殿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蒋介石也随后下令彻查。

孙殿英为求自保,采纳了部下的建议,选取了其中价值不菲的宝贝,大肆贿赂国民党高层,期望平息事态。

其中有一把价值连城的乾隆帝的九龙宝剑,不但削铁如泥,剑面还镶嵌了九条金龙,剑柄上有宝石。孙殿英托人送给了蒋介石。乾隆脖子上挂有108颗珠宝串成的朝珠,是无价之宝,孙殿英送给了戴笠。慈禧用来当作枕头的翡翠西瓜,孙殿英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的一颗夜明珠,“百步之内,毫发毕现”,据说价值8亿,孙殿英送给了宋美龄,宋美龄把它镶在了鞋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由此,孙殿英逃过了惩罚,国民党只是将其部下谭温江象征性地收押了几个月后,又迅速放了出来。最后,盗挖清陵的案件不了了之。

孙殿英盗挖东陵,引全国一片哗然,这个盗宝贼最后到哪里去了

(受伤的八路军)

​三、孙殿英首鼠两端,卖国求荣,因病去世。1930年,中原大战前夕,孙殿英背叛蒋介石,转投冯玉祥,被委任为第四方面军第五路总指挥兼安徽省主席。后被蒋介石部击溃,败逃到陕西晋城,被张学良收编,任第四十师师长。

1933年,已升任军长的孙殿英奉张学良之令,率41军在赤峰阻击日军,双方鏖战半月,孙殿英部死伤惨重,被迫撤退至察哈尔。

1938年,孙殿英在武汉见到了蒋介石,表示愿为党国效命,蒋介石给了他一个暂编第五军的空头番号。孙殿英大量收留国军的溃兵、当地土匪及警察,扯起1万多人的队伍,在河北、豫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

但在这期间,他也多次和日军以及共产党接触,在驻地开设了3个招待所,分别接待国民党、八路军和日本人,其狡诈可见一斑。

1943年,孙殿英被日军20万大军重重围困,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孙殿英选择了投降,沦为汉奸。后率“和平救国军”多次进攻八路军,给八路军的抗日活动造成了巨大损失。

孙殿英还利用庞炳勋吸食鸦片的恶习,在他购买烟土的路上诱捕了庞炳勋,并劝说庞炳勋一同投降了日本人,共同充当了日本人的走狗。

1945年8月,抗日胜利后,孙殿英又转投了蒋介石,将枪口对准了共产党,率国军第三纵队驻防汤阴。

1947年,人民解放军解放汤阴,俘虏了孙殿英,关押在河北武安县战俘营。在战俘营里,孙殿英供认当初投降日本人,是蒋介石的授意,大骂蒋介石不仁不义。

因孙殿英长期吸食鸦片,患上了严重的烟后痢,共产党多次为其医治。鉴于他早期曾有抗日行为,还特批了一个勤务兵专门为其提供服务。但终因中毒太深,病重死去。

孙殿英临死之时,对自己的反动行为懊悔不已:“我过去做了许多坏事,对不起民众,对不起共产党。共产党宽宏大量,不计怨仇,比蒋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