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法国出版社的名言:作者是婊子,谁有钱就跟谁

这家法国出版社的名言:作者是婊子,谁有钱就跟谁

1919年12月,龚古尔学院根据传统在特鲁昂饭店吃了中饭,然后宣布了龚古尔奖的评选结果,普鲁斯特的《在少女们身旁》险胜多热莱斯的《木十字架》:六票对四票。之前已经有人放风出来说多热莱斯肯定能获奖,他的出版商阿尔班·米歇尔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印好了一万册的新书就等获奖后上市。但是最后获胜的是伽利玛出版社,据说这次的评选的结果是因为五年以来,每届的龚古尔奖都颁给了有关战争的小说,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也许应该奖励一部与战争没有太大关系的纯文学作品。总之,现在争论结果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意义,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手头库存的书卖出去。龚古尔奖评选之后的十几天,普鲁斯特的书已经卖空了,他的出版商加斯东·伽利玛在新书上包上了腰封,上面注明了“龚古尔奖”,而阿尔班· 米歇尔精明地在多热莱斯的书上包上了腰封,上面也印了几个大字“龚古尔奖”,下面有几个几乎看不清的小字“十票得了四票”。这种明显的销售策略让加斯东·伽利玛气疯了,他把阿尔班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撤掉腰封上的文字,并赔偿损失。阿尔班甚至没有辩解就乖乖照办了,最终赔偿了两千法郎的损失。但这些损失根本不算什么,对一本书来说,任何新闻都会有利于图书的销量。

这家法国出版社的名言:作者是婊子,谁有钱就跟谁

之所以提及这段法国文学史上的八卦,源于近期关注了《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一书。阿尔班·米歇尔创办的出版社在法国并不算最具有实力和最为抢眼的出版社,尤其对比伽利玛出版社的纯正和高端的文学品味,但阿尔班的出版社本来就不以文学图书取胜市场,它显得更为大众化和通俗化。这种独特的图书品味来源于阿尔班早年在书店当学徒的经历。阿尔班本是乡村医生的儿子,十多岁时孤身一人来巴黎闯天下,在一家剧院后面的露天书店里当学徒。他不但是个吃苦耐劳的好伙计,而且长久以来锻炼了一副好眼光,能够揣测读者的阅读心理,估摸出图书市场的畅销走向。这种独特的经历在他成为一个出版商后成为了他独特的看家本领,对一本书有着灵敏的嗅觉和直觉。阿尔班当学徒时就已经发现了图书市场有两类书比较好卖,一种是那些有着广泛声誉的名垂千古的纯文学作品,另外一种是那种“很轻巧的故事,很快能读完但也很快就会被忘记的东西”。后者正是阿尔班初涉出版业时候的主打图书,他需要依靠这种图书积聚实力和资金才可能尽可能多涉猎到其他种类的图书。这种出版和营销策略至今也是很多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的做法,用畅销书养小众书,平衡读者的各种品味。阿尔班用这种畅销书策略很快就在出版界站稳了脚跟,组建了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经常提到这种独特的经历:“出版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行业……这个行业需要对公众十分了解,所有的出版人都应该再零售书店进行实习,以了解读者的口味。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在零售书店干了十年。”

这家法国出版社的名言:作者是婊子,谁有钱就跟谁

阿尔班的经历总让我拿他与加斯东·伽利玛的出版社相互比较。当然,龚古尔奖的争夺上只是他们之间众多较量中的一个小例子,伽利玛的出版社虽然创建较晚,但是比较这两个出版社,你会发现伽利玛的出版社似乎具有一种贵族品味,创建伊始,背后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法兰西文学》独特纯正的文学品味,聚集以安德烈·纪德为首一大批法国大作家的支撑,而且出版的大部分图书都是纯文学作品,甚至“介入”到法国一系列的政治和文化争论。我们提及法国文学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伽利玛出版社,总觉得它代表了纯正的法兰西文学,在这点上,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似乎有点黯然失色。但是对阿尔班而言,他把握住的更为大众和通俗化的图书市场,他把出版的触角伸及到各种领域,科学、历史、儿童、文学甚至美食领域,他的目标本来就是要把出版社创建成为一个具有各种知识领域的综合性质的出版社。我们回到开篇提到的1919年龚古尔奖颁发后,阿尔班麾下的多热莱斯《木十字架》虽然败给了加斯东出版社的普鲁斯特,但在阿尔班精明的销售策略之下,这本小说仍然轻易过了五万册的销量。但如果对比阿尔班出版的其他图书,这本书的销量很是一般,阿尔班麾下的其他作者的图书不少都有五六十万的销量。但对一个出版人而言,一本图书除了商业上的成功,还必须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图书的口碑,作者的合作,对读者的影响力等等。

这家法国出版社的名言:作者是婊子,谁有钱就跟谁

加斯东·伽利玛谈到作者时有句名言,作者就是婊子,谁有钱就跟谁。也难怪伽利玛如此咬牙切齿地痛恨某些“忘恩负义”的作者,一旦出名就转投其他出版社。任何一个出版人都会面临这种境况,对阿尔班来说,在选择作者的时候也会无比的谨慎,他所着眼的还是作者的作品:“在选择作者的时候,我不关心他属于哪个流派,也不关心他是哪个组织的。我所希望的是书要写得好,结构要棒,能让广大读者感兴趣。对我来说,出版主要的目的就是:打动读者。”对阿尔班来说,他不想成为一个只出文学作品的出版人,因为出版本身就是一个包含所有知识和娱乐领域的大概念,而不是单单撕裂开来成为了某种人的独特的文学品味。在大众和精英之间,在轻文学与纯文学之间,甚至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不应该看作某种对立,而应该成为相辅相成的领域。阿尔班有句名言说,文学是一种奢侈。言下之意是说,我们更应该把文学变成一种人人都能消费的生活品,而不是曲高和寡的奢侈品。

从现今出版业的境况看,阿尔班的目标似乎已经达到了,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学统领了出版领域,但是文学仍然是一种“奢侈”,一种几乎没人在意惹人嘲笑的“奢侈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