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你的孩子打工了嗎?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你的孩子打工了嗎?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你的孩子打工了嗎?

為什麼國外中學生、大學生打工比國內普遍?除了法律法規對打工年齡有限制,用工單位面向學生開放的職位少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學生尋找兼職工作?為此,菁kids採訪了來自中西方家庭的兩個女孩,看看同在北京生活的她們怎麼看待打工這件事兒。

採、文|Jolie Wu、Andrew Killeen

譯|武靜妍 編|曹新星 圖|受訪者提供、pixabay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你的孩子打工了嗎?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你的孩子打工了嗎?

20歲的沈時雨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女孩兒,目前在寧波諾丁漢大學讀書,喜歡健身和健康美食。她的家庭成員共有四位,爸爸從事鐵路配件方面的工作,喜歡烹飪,同時熱衷減肥;媽媽從事文化傳媒行業,喜歡花草和美酒;“弟弟”沈時乖(一隻小狗)今年15歲,喜歡撒嬌賣萌和睡覺,是全家人愛的焦點。

菁kids:你在上學期間打過工嗎?做的是什麼工作?第一次打工時你多大?

說來有些慚愧,我第一次打工是在大二那年的暑假,在同齡人中已經算很晚的了。當時我在一家歐美快時尚服裝公司做品牌代表(導購),算是兼職小時工,主要為了享受員工內購福利,哈哈。

菁kids:是你自己想去打工的?還是因為大人的建議?

說來更加慚愧,本來沒想去打工,但因為天天在家無所事事,被爸媽嫌棄了,遂頗有骨氣地踏上了求職之路。後來,我也意識到應該去實習了,開始不滿足於吃喝玩樂的假期生活,覺得應該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來提升自己。

菁kids:你覺得多大開始打工比較合適?

現在我覺得還是越早越好,一是遲早要步入社會,早入早適應,也就是“贏在起跑線上”的硬道理;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越來越寶貴,機會成本也越來越高,這時候才突然醒悟,如果早一點開始會從容許多。

如果可以重來,高考之後的暑假我就想去打工,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有多一些時間和機會去嘗試、體驗更多職業,為自己以後的職業規劃打基礎。

菁kids:你都打過什麼工?你是如何挑選工作的?

我的職業經歷其實比較匱乏。除了服裝導購以外,我還在一家農業投資公司的國際貿易部實習過。

一開始可能因為我的時間比較從容,精力旺盛,主要是根據興趣來挑選工作,我喜歡逛街買衣服,就覺得在服裝店打工可以一邊逛一邊賺錢很有趣!

後來經人介紹,我還體驗過一個十分有趣的工作——在劇組當嘉賓拍節目。雖然只參加過幾場拍攝,但站在花花綠綠的舞臺上,被聚光燈烤得嘩嘩流汗的感受還是很難忘的,會讓人產生一種“出名”的錯覺。

然而,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我一般都是根據實際需要去挑選一些對申研有幫助,或者與以後想要從事的領域相關的工作。

菁kids:你在打工中遇到過什麼挑戰?

在第一份工作中,我確實遇到了一些小問題。我本身是500度近視,因而時刻需要戴眼鏡,但是服裝導購的工作要求不能戴眼鏡,理由是和品牌的氣質不符!我只好回家向家長請示能否帶隱形眼鏡。

無奈,我爸把此問題視為“觸碰他的底線”,堅決反對。(我爸抵制一切可能會對我的健康造成威脅的事物,例如:燙髮染髮、打耳洞、戴隱形眼鏡……)後來,在我爸和工作之間,我當然是選擇了我爸!

菁kids:你從打工或社會實踐中有什麼收穫?

最大的收穫就是:掙錢不易,且花且珍惜吧!嗯,還有就是趁著年輕要多學習,不要怕吃苦!

菁kids:你會怎樣管理打工所得的收入?

鑑於打工並未給我帶來多少收入,此題想象作答:剛參加工作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的“血汗錢”回報父母,然後給自己挑選一個不貴的小禮物作為獎賞和鼓勵,剩下的就存起來啦。

菁kids:關於兼職打工,你對其他同學有什麼建議嗎?

我覺得還是安全第一,在保證生活、工作環境安全的情況下,照顧好自己,然後抓住機會鍛鍊、充實自己。在工作之餘,你還可以找機會多瞭解一下新的環境,感受與家裡不同的地方,並且享受這段離開家人的獨處時光。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你的孩子打工了嗎?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你的孩子打工了嗎?

17歲的雪飛(Jessica Thompson)出生在英國,6歲時隨父母搬到北京生活。她的父母都是建築師,爸爸是英國人,在《財富》500強公司仲量聯行工作;媽媽是中國人,自主創業,成立了自己的公司。Jessica之前一直在公立學校上學,去年才轉入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DCB)。她不喜歡被認為是 “一半”中國人“一半”英國人;她認為“混血兒意味著兩者兼而有之,而不是簡單的一半一半!”

菁kids:你上學期間打過工嗎?做的是什麼工作?第一次打工時你多大?

我第一份兼職是在12歲時,在Temple Restaurant Beijing(TRB)餐廳工作。我閨蜜的爸爸開了這家餐廳,我倆每天會去TRB工作幾小時,主要是在後廚幫工,幹剝洋蔥皮、洗碗這類的活兒。她現在已經是餐廳的服務員了,她很喜歡這份工作,並且會堅持做下去。

菁kids:是你自己想去打工的?還是因為大人的建議?

我的父母一直非常清楚生活在國際社區的利弊。這其中最大的缺點之一,就是孩子們不理解金錢的價值,他們發現我被寵壞了,甚至有點不懂得感恩。

在他們看來,雖然他們有必要為孩子提供所能提供的一切,但是無節制地給孩子禮物或者錢是有害的,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他們決定削減我的零花錢。就好像他們把我拋在一個路口,前面有兩條路:我可以生氣、反抗,選擇什麼都不做,這隻會讓他們更失望,他們還可能會沒收我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想到這個,找一份工作則是更明智的選擇。

菁kids:你覺得多大開始打工比較合適?

我父親6歲時有了第一份工作——給鄰居送報紙。在英國,你永遠都不會因為年紀太小而找不到工作,只是需要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但在中國文化中,兼職的概念並不存在。除非你年滿18歲,否則大多數地方不會給你一份用工合同,這就是為什麼你更可能會得到一個實習機會,而不是一份兼職工作。

不過,實習也是積累經驗的好機會,也許時間比較短,但它可以讓你先了解下這個行業是什麼樣子,而不是像兼職那樣有一個長期的合同。

菁kids:你都打過什麼工?你是如何挑選工作的?

如果你想找一份兼職工作,你必須表現出主動性,並且找到對的公司。我最愉快的經歷之一是在Sports Beijing(一家致力於戶外運動的課外活動機構)做兼職記者。

雖然他們一開始沒有這個崗位,但我把簡歷和能夠吸引他們眼球的素材(視頻和照片)發給了他們,最終他們決定讓我負責撰稿和宣傳。我參加了Sports Beijing所有的活動,我在活動上拍攝照片,採訪主要人物,採訪完後會寫稿、翻譯,把稿子發表出去。

作為一名有抱負的記者,我對這個行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並以此激勵我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於青少年來說,當家教(教英語)或者當保姆也是賺零花錢的好辦法。

菁kids:你在打工中遇到過什麼挑戰?

在Sports Beijing工作對我的時間管理能力是個挑戰。我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一篇文章,可我經常犯懶,會有拖延症。

為了加強自制力,我給自己另外設定了每天的任務——每天必須完成一部分工作,從而保證自己按時完成整個工作量。在餐廳工作,無論是做前臺還是服務員,各個方面都非常有挑戰性。

如果顧客不滿意,他們會向我投訴,並提出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在我們最忙的時候,一位沒有預約的顧客走進來,要求我們安排一個12人桌。這些都挑戰了我的社交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如何快速思考、隨機應變。

菁kids:你從打工或社會實踐中有什麼收穫?

我一共做過三份兼職——在餐廳、辦公室都工作過,也做過銷售。每份工作都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如果沒有這些經歷,我是不可能學到那些技能的。

當你拿到工資的那一刻,就會意識到這一切是多麼的“不值得”:每天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5天,工資低於最低標準,這會讓你意識到上學多麼重要,如果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些工作就是你在未來50年裡要做的!

菁kids:你會怎樣管理打工所得收入?

我自己掙的錢會花在和朋友們一起做SPA、做指甲、約飯和喝東西上。爸媽買單我的生活必需,比如衣服、食物等,但別的開銷我需要自己努力去掙錢。

菁kids:關於兼職打工,你對其他同學有什麼建議嗎?

不要害怕找兼職,最糟糕的就是找不到罷了。花自己賺的錢和父母給的錢感受是不同的——花自己的錢更舒服,但也有些痛苦,你會意識到賺錢是多麼得困難。

這會讓你思考:你做的美甲真的值你半天的工資嗎?

-end-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你的孩子打工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