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再发新专利 提出用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

在专利申请公布方面,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今年5月以来一直保持着十分活跃的状态。近两月内又新增8项专利发明公布,从5月至今一共新增14项专利发明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专利中提出了基准利率实时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的解决方案。

此外,不同于今年此前的专利,这一次,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对数字货币与数字货币钱包的性质、功能、应用范围等给出了更清晰的表述。

如将数字货币表述成法定货币、数字货币钱包能够替代传统实物货币、完成支付和支撑其他金融和商业需求等。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新增8项专利发明公布

小葱APP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6月29日至8月17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新公布8项专利申报,其中4项专利围绕数字货币钱包展开,研究数字货币钱包更换密钥、存币、升级及开通的方法与系统,其他4项专利则分别研究了数字货币明细信息查询、主动转币、扣款及管理的方法与系统。

中国央行再发新专利 提出用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


中国央行再发新专利 提出用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


此次的8项专利除了继续深化研究数字货币钱包,还关注了数字货币领域更广泛的问题,如基于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等。

提出基准利率实时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的解决方案

小葱注意到,在该8项专利中,“基于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专利,对于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由于失去对货币的掌控而导致的货币政策传导滞后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当前,央行面临着去对货币的掌控的问题:

在货币投放的当下,中央银行即失去对货币的掌控,货币是否能最终流向实体部门、是否能实现中央银行所意图的政策目标,交予中央银行之外的各方力量和因素来决定,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畅或失效,引起资金流向资产市场而非实体企业等政策困境。

同时,央行面临着货币政策传导滞后等问题:

此外,货币政策操作的当下性意味着中央银行决策是基于当下之前的历史经济信息,即图1中t -1 之前的经济信息,而当货币在t 1 时流向实体企业时,经济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即使在货币政策操作的当下,中央银行决策是最优的,但时滞后则不一定最优。同时,我国银行贷款重定价周期较长,对利率调整的反应滞后……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滞后。


中国央行再发新专利 提出用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


鉴于以上的情况,该专利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能够使基准利率实时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向金融机构发行数字货币,并将所述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未生效状态;接收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数字货币生效请求,获取所述生效请求对应的贷款利率;当所述贷款利率符合预设的贷款利率条件时,将所述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生效状态。

中国央行再发新专利 提出用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



专利中提及,上述发明中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贷款利率条件,能够实现基准利率向贷款利率的有效实时传导;

(2)通过设置时点条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货币政策操作的当下性问题,使货币生效的时点不局限于货币发行的当下,而是延展到未来符合政策目标的某一时点,减少货币政策传导时滞,并避免货币空转;

(3)通过设置流向主体条件,能够精准定性数字货币投放,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空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4)通过设置经济状态条件,能够根据宏观经济状态逆周期调整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资金归还利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风险特征及其贷款行为的顺周期性,从而实现经济的逆周期调控。

继续深化数字钱包研究围绕数字钱包问题展开的4项专利为

:一种数字货币钱包开通的方法和系统、一种基于数字货币钱包终端对钱包进行升级的方法和装置、一种基于数字货币钱包的存币方法和系统、数字货币钱包更换密钥的方法、系统。

1.专利“一种数字货币钱包开通的方法和系统”,提供一种方法和系统,能够通过钱包服务商开通数字货币钱包,并在数字货币钱包终端上签名部署数字货币钱包合约,以及将钱包与账户绑定,同时将开通的钱包信息在数字货币发行登记机构进行注册登记。

2.专利“一种基于数字货币钱包终端对钱包进行升级的方法和装置”,提供一种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钱包终端对自身进行升级,以及钱包服务商和数字货币发行登记机构根据钱包终端升级进行相应的同步更新的技术问题。

3.专利“一种基于数字货币钱包的存币方法和系统”,提供的一种方法和系统,实现了数字货币的存币过程,将钱包终端中的数字货币存入钱包服务端的数字货币保管箱,并兑换成钱包关联账户余额资金,具有独立性和较高安全性,能很好的应用于现有金融服务和交易场景中。

4.专利“数字货币钱包更换密钥的方法、系统”,鉴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准私人数字货币钱包对密钥简单管理,功能单一且缺乏安全性的问题,提供的一种方法和系统来保障更换数字货币钱包密钥的安全性。

小葱注意到,数字货币钱包的相关问题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今年上半年主要研究的对象

据小葱此前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5月11日至6月22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公布了6项专利申报。

这6项专利主要聚焦于数字货币钱包上,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货币钱包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改善与解决方案,专利主要研究数字货币钱包同步、登入、注销、查询关联账户等的方法和系统。

央行对数字货币与数字货币钱包有了更清晰的表述

与今年此前的专利不同的地方在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专利中对数字货币及数字货币钱包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表述。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将数字货币表述成法定货币,由央行发行并进入流通领域

数字货币是由一系列字符串表示的法定货币,其中数字货币的安全性通过密码学算法进行保护。目前,一般认为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或中央银行授权发行的,以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为表现形式的法定货币,包括数字货币的金额、发行方标识和所有者标识。数字货币构建在现今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平台之上,现今由作为数字货币核心系统的中央银行发行并进入流通领域。

对于数字货币钱包,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将其与比特币类数字货币钱包、基于账户体系的电子钱包区别开来,这是一种全新的设计:

……数字货币钱包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既不同于基于账户的钱包、也不同于类似比特币这种的无价值支撑和发行机构管理的代币钱包,而是真正能够替代传统实物货币、完成支付和支撑其他金融和商业需求、面向数字货币应用的数字化实体钱包。

小葱据专利内容梳理,目前电子、数字化钱包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类私人准数字货币钱包、基于账户体系电子化或数字化的钱包、作为银行卡或其他卡介质访问的聚合入口存在的电子钱包。

同时,目前的钱包类型都存在相应的缺陷与不足。基于账户体系类的钱包,其功能是账户功能的延伸,依赖于原有账户系统,并不独立。比特币类的钱包则更像一个地址,主要功能是保管私钥。本身不具有对资金或资产的存储功能,而且完全是匿名的。最后一类钱包则是实现卡功能的聚合管理,本身不具有实际钱包支付等功能。

而央行所表述的数字货币钱包与现有常见的电子钱包和数字钱包有很大不同,其钱包的基础是以加密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货币。同时,数字货币终端钱包强调的是终端部署的钱包,能提供完全本地化的独立钱包运行和功能支持。最后,数字货币终端钱包还必须满足数字货币发行机构的管理要求,并且与现有账户系统进行打通,实现与金融基础设施的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