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對話龔鵬程:說古論今談書法

中國日報網6月22日電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與中國的文字、文學、文化歷來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提倡“書卷氣”的中國文人書法的身份卻略微尷尬,是指非書法家協會會員的書法從業人員之外的,有文化影響的人所寫的毛筆字。書法界頗有人認為文人書法是業餘的,缺乏專業性,這種在書法創作中的“技”與“道”的問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隨著近幾年國學等中國傳統文化被社會各界所重視,如今,書法被賦予了更多傳承中國文化的責任,關於書法與文化的關係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書法與文字、文學、文化的關係還應該像以前那樣嗎?書法該如何保持“書卷氣”?文人書法下一步應該如何發展?實現中國書法真正的大繁榮,路在何方?

對此,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龔鵬程認為,書法本來就是文人雅事,文人書法所談的是包括文字、文學、文化在內的綜合性表現,正如歷史上的許多大書法家都是非常好的文人,他們有極高的文化修養,他們能夠作詩、寫賦,在文學上能夠有所表現。比如《蘭亭集序》,序本身的內容也是王羲之所寫,蘇東坡寫的《赤壁賦》,賦的內容也是蘇東坡所作。

筆墨技藝固然重要,但作品所表現出的“境界”才是藝術家的永恆追求,它是藝術家積學勃發呈現的全面修養,以及對美學認識與理解在藝術創作中的最終完成。在藝術作品不斷商業化的今天,書法家更應注重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與作品境界的昇華,不能急於創作、急於出作品集和出名。龔鵬程表示,我們現在提倡的文人書法,簡單的意思就是說,本身我們必須成為一個文人,是一個有文化內涵的人,我們才能好好的把中國的書法藝術表達出來。書法的發展,需要我們在斷裂的鴻溝上架起橋樑,讓人們真正理解中國的人文精神和藝術境界,通過內外兼修的方式,讓書法向上正軌。

龔鵬程雲篆作品

對話:

中國日報網:中國文人書法的身份略微尷尬,是指非書法家協會會員的書法從業人員之外的,多少有點文化影響的人,所寫的毛筆字。書法界頗有人認為文人書法是業餘的,缺乏專業性,您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龔鵬程:文人書法這個詞有點像歷史上說的文人畫,早期提倡文人畫的時候,正是因為文人畫畫它只是遣興,只是表達自己的感情,對世界的態度,而不是像畫家那樣,充滿了匠氣,這些職業的畫家專業技術可能不錯,但是他沒有內容,沒有精神。所以說,所謂提倡文人畫,就是希望我們的畫不只是顯示一種匠氣、技巧,更應該注重文人的修養,把文人修養表現出來,這才是比較好的繪畫。書法也是一樣,現在的書法家他自認為自己是專業,其實就是匠氣,而且這種書協在中國就是特殊的,本來就是錯誤的。

中國日報網:您認為“文人書法”是如何區別於“文人的書法”的?在您看來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龔鵬程:我們看歷史上的大書法家,他們都是非常好的文人或者說是文化人,他們有極高的文化修養,他們能夠作詩、寫賦,在文學上能夠有所表現。他們的很多作品寫的也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比如說《蘭亭集序》,序本身的內容也是王羲之寫的,蘇東坡寫的《赤壁賦》,賦的內容也是他寫的。我們現在的書協,這些所謂專業的書法家,他的專業到底在哪裡呢?他的專業能夠再寫出這樣的賦來嗎?能夠再寫出這樣的序來嗎?我們現在所謂的專業其實根本就不專業,我們只是能夠拿著筆寫兩個字,何況這些字也不見得能繼承古代的、真正的文人的書法那些筆法傳統。

中國日報網:歷史上許多大文豪亦是大書法家,如蘇軾,他所寫作的內容與形式是血肉一體的,正所謂文人即可書法,書家也同擅文章,書法界如何看待和界定諸如蘇軾這種大文豪的書法是文人書法還是專業書法呢?

龔鵬程:提倡專業性是現代性裡面的一種特徵、現代人的一種偏執,我們什麼事都要強調專業,而且我們講的專業呢,通常只是就一種簡單的技術上來說專業,所以確實也有人批評像蘇東坡這一類的古代文人不夠專業。譬如說他不能正草隸篆、各種字體都寫,他寫字的用筆、執筆法有缺點等等,我們也會從這個角度去批評。可是實際上,我們現在沒有一個所謂的專業書法家能夠比得上這些古代的文人。我們現在提倡的文人書法,簡單的意思就是說,本身我們必須成為一個文人,是一個有文化內涵的人,我們才能好好的把中國的書法藝術表達出來。

中國日報網:書法是一種藝術,您認為文人書法的美學淵源和審美內涵有何特點?

龔鵬程:書法這門藝術在中國向來被認為是最高的藝術,為什麼最高呢?第一、溝通天地鬼神,文字——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我們也是通過文字來跟天地鬼神相溝通,跟自然相對話。第二、人跟人之間的情意的表達,意見的溝通都靠文字。另外,文字本身的書寫表達著非常重要的美感,我們希望文字在美感這方面也能夠有所表現。所謂文人書法所談的是包括文字、文學、文化綜合性的表現,這個才是文人書法所追求的。要變成一個人、頂天立地的人,而且是一個有文化的人,那麼這樣的書法才能夠稱之為文人書法。

中國日報網:有人說文人的素質決定文人審美,也決定了文人書法的前途,您怎麼看這種觀點?

龔鵬程:我們當代書法為什麼越來越墮落呢?當然就是因為現在我們整個文人群體的素質低落,很多人、很多書法家連字都不認識,動則錯字連篇,在那邊狂塗亂抹,還自鳴得意,自己拿著一些創新、突破等等這些口號在麻痺自己,欺騙觀眾。我們覺得這樣的素質是造成我們現在書法越來越低落的非常重要的現象,整個書法走向技藝化、技巧化、或者根本就是雜耍化,自己也不能夠寫文章、作詩,以賣弄一些譁眾取寵的名義來欺騙社會。

中國日報網:在現代化科學社會背景下,文人素質的判斷已經不能沿襲傳統,如何衡量當代文人書法的水平呢?

龔鵬程:時代可能變遷了,但是,評價一門藝術,還是要從這門藝術的本質上去討論。藝術有藝術的本性,比如說球是要打的,棋是要下的,而所謂書法,就是把字寫好。文學呢,是把字組織好,組織起來非常優美動人,這就是文學。把字寫得好看了,能打動別人,這就是書法藝術。所以雖然時代有所變動,但是,作為一個書法家,我們必須符合書法它本性上的要求。我們不能說我很會下棋,但是從來不用子下,我很會打球,但是我只在地上滾,這就完全違背了我們藝術的本質。

中國日報網:相較於古代的文人書法,不少現代文人受西方文化影響大,這對現代文人在書法創作方面是否有什麼影響?現代文人書法有什麼新發展和新特點?

龔鵬程:目前很多人在強調書法的創新、突破,現代書法的很多朋友就是受到西方觀念的影響,拿著這些觀念來討論書法該如何突破。但關鍵是西方並沒有書法這門藝術,書法這門藝術是中國獨有的。我們現在談它的空間、造型、裝置等等這些東西都是拿另外的不同的藝術門類的東西來要求書法,或者我們希望能夠改造書法。但關鍵是我們對書法自己這門藝術到底理解多少,假如根本不懂,那麼就是亂做,這個不叫創新,叫無知而妄做,無知而妄做本來就是荒謬而可笑的,但現在以荒謬可笑為有趣,所以我們就把它當有趣吧。

中國日報網:書法作品逐漸走向商業化,在這種環境下,您認為當下文人書法該如何保持“書卷氣”?文人書法下一步應該如何發展?

龔鵬程:問得好,在現代商業化社會里面怎樣保持書卷氣?其實書法呢,作為一種商品,自古以來在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是這樣了,大家追捧書法,書法就有商業價值,如王獻之在人家衣服上寫幾個字,出門衣服都被人家扒了。書法本來就可以有商業價值,但是關鍵是寫作的內容,這個作者、書法家自己有沒有讀過書。如果自己沒有讀過書,那當然就沒有書卷氣,不管在哪個時代都一樣,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自己有書卷氣,能夠表現在作品裡面,至於這個作品被人家拿去展覽了,或被人拿去當商品了,這不是書法家的事,書法家只要要求自己把字寫好,自己的作品有書卷氣就可以了。

中國日報網:有人說文人不是為了寫字而寫字,文人書法代表了一種精神,也是文人國學素養的體現,今年來社會上越來越注重國學,注重傳統文化,湧現了一批文化類節目,如《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詩書中華》等,很多您如何看待現在社會上的這種國學熱?

龔鵬程:我們現在社會上開始了中華文化復興的運動或者現象,這個現象當然也是非常好,非常令人期待,我們也希望這個形式也是越來越好。我們中國人丟掉傳統文化畢竟已經太久了,現在能夠重新恢復起來,當然也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在現代恢復的初期,大部分都是虛熱,或者形式上的,真正的內涵目前還談不上,很多人也針對現在目前的國學熱的現象中,出現假大空的狀況,也有很多的批評。但無論如何,恢復總比不恢復好,現在很多的節目,辦總比不辦的好。我相信未來也會越來越好,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也會越來越高,認識也會越來越清楚。

中國日報網: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您認為中國現在的書法教育有何不足?書法教育下一步該如何發展?

龔鵬程:我過去提倡文人書法的時候,我的想法是說現在一般的書法家或者書法教育太偏重於技巧了,我們更應該注意凡是有本有末,它的內容、精神、文化是它的根本,我們應該從根本上再來做一些提倡、強調。但是我現在發現,這些所謂的專業的書法家或者書法教育本身在技術上都是有問題的,我現在也覺得書法在技術方面也需要再補強,最近我也開始編了一些教材,希望把傳統書法中真正的筆法、技巧能夠進行比較好的、正規的傳授,通過這樣子內外兼修,讓中國的書法逐漸走上正途。

龔鵬程

嘉賓簡介:

龔鵬程,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在佛教、道教、藝術、文學等各個領域幾乎都有等量的作為和成就,曾獲臺灣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傑出研究獎等。出版130多種相關著作,代表作有《中國文學史》(上冊、下冊)、《遊的精神文化史論》、《俠的精神文化史論》,龔鵬程在世界各地興學辦學,是臺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的創校校長,現擔任盧森堡歐亞大學(馬來西亞校區)校長以及大陸多所學校的(名譽)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