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里躲不开的四场入学战,家长与孩子同受煎熬

大都市里躲不开的四场入学战,家长与孩子同受煎熬

大都市由于生活条件的便利,居住环境等各方面的优越,令许多城外人心驰神往。然而,在大都市生活的人,并不是都过得顺风顺水,风光滋润。单是那躲不开的四场入学战,就让很多的家庭胆战心惊,心里充满着一种恐惧之感。

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既没有少年的烂漫岁月,也没有童年的美好记忆,残酷无情的考试、升学,永远剥夺了他们的童年快乐。与孩子共同遭受这种折磨的,还有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家长和孩子同样受着这种难以名状的煎熬。在孩子入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和读高中这四个入学阶段,让无数家长和孩子身心俱疲。

大都市里躲不开的四场入学战,家长与孩子同受煎熬

入幼儿园:全家披挂上阵,昼夜排队报名

很多人会说,如今在城市里,干啥都不如办一个幼儿园,随便挂上一个幼儿园的牌子,就不愁招不到学生。

事实也确实如此。由于孩子多,幼儿园少,在一些大城市里,幼儿园的“生意”确实不错。大城市的孩子要想上个有名气的幼儿园,几乎会把家长逼疯。大城市的幼儿园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公立幼儿园不仅费用少,而且教学水平、园内条件也相当不错。幼儿园一般不是划片入园的,能够进入公办幼儿园的,除周围一些共建单位的子女,还有就是权有势、有关系、有门路的家庭了。那些既没有钱,又没有关系的家庭的孩子,想进好一些的公办幼儿园,那真是比登天还难。一些家庭不甘心,于是就盼望着那些优质的幼儿园招生时,排队报名碰运气了。

在公办幼儿园和一些比较好的私立幼儿园门口,排队报名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只见老老少少的"排队大军"坐着小凳子,昼夜轮换排队,有的还搭起了帐篷。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宝宝抢到一个入园名额。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些住宅小区,由于学前资源不足,幼儿园招生一般都采用摇号抽签,且报名条件非常"苛刻"。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幼儿园,家长们不得不彻夜排队。另据媒体披露,北京市一所幼儿园在报名时,家长们排队等候了9天8夜。

昼夜排队也许家长们还能接受。但最让家长和孩子难以面对的是,排队轮到自己时,招生已经满了,这让家长们欲哭无泪。无可奈何,只有让孩子到高收费或者那些规模很小的私立幼儿园上了。

大都市里躲不开的四场入学战,家长与孩子同受煎熬

幼升小:为一堆证件奔波

在大都市,不仅入幼儿园难,而且上小学也同样不容易。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们都希望让孩子进入一个好的小学。好学校毕竟是有限的,孩子多,学校少,竞争成了必然。

大城市的小学一般是按片区划分的。划入片区的就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烦。但是,由于一些片区的学校没有名气,不少家庭放弃了片区的指标,与那些没有被划进片区的孩子和居住区没有学校的孩子,一同参与到优质资源学校的竞争上来。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到理想的小学,家长们开始了紧张的奔波。在幼升小报名时,经过网上登记之后,还要进行现场材料审核,审核的材料、证件包括户口本、身份证、居住证、劳动合同、预防接种证、借读证、接种证查验证明等,并且缺一不可。学校在对证件审验时,非常的严格,那一样出现问题,就拒绝报名。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一些家长为了备齐这一大堆资料、证件,费尽了不少周转,吃尽了不少苦头。

家长们除了为证件奔波外,与幼儿园入园一样,同样面临着排队报名这一"关口"。随着学校报名人数的急剧增加,那些比较好一点的学校还要给孩子们设置了一些门槛。譬如,对孩子进行测试等。有的学校给孩子们出的题目非常离奇,连大人都难以答出。

大都市里躲不开的四场入学战,家长与孩子同受煎熬

小升初:全家租房陪读

在大都市,刚刚为孩子上小学而历经不少磨难的家长们,还没有得到喘息,就接着准备孩子的小升初了。

小升初的政策,很多大城市基本都是一样的,即,按户口及住处进行就近入学。然而,由于名校效应的驱动,那些片区内初中学校不太好的家长们,就开始计划着如何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还有,那些片区没有学校的孩子,也在紧张忙碌着为自己的孩子选学校。

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初中,都市里的不少家庭,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努力学习争取名校名额。于是,不少家庭居家搬到孩子上小学的附近租房,既方便孩子上学,又可以接送孩子上辅导班。有的家庭光租房的费用就要花上好几万。有的家庭在孩子上小学的几年间,由于房东的原因还要搬几次家。

在孩子进入小学后,许多家长和孩子就开始忙着准备小升初了。有的家长从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进入"备战"状态。不仅为孩子买来各种学习辅导资料,而且还为孩子报了各种学习班和兴趣班。在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不少公办初中和优质民办初中,就拉开了抢夺优质生源大战,或明或暗,组织学生进行预选考试。家长与孩子们手持各种证书,奔波于各个名校之间,了解招生情况,报名,填表,等等。到了学校预选考试这一天,名校门口就会出现上万考生入考场的壮观景象,数百人选一的竞争,让很多家长孩子们心生余悸。

大都市里躲不开的四场入学战,家长与孩子同受煎熬

初升高:家长和孩子泡在了辅导班上

小升初的"硝烟"还未散尽,转眼之间又到了孩子考高中的关键时刻。

不过,比起孩子幼升小、小升初来说,中招不存在入学划片了,考得好,不用走后门,也不用托关系,就可以走进一所好学校。因此,中招是一场成绩的较量,是一场实力的比拼。但是,实力从何而来?成绩又是怎样高人一筹?这是许多孩子和家长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大城市,从上幼儿园一直到考高中,一直都面临着人多学校少的现实,想进入一个好高中,不付出超常的努力,就很难实现。于是,孩子和家长就别无选择的把精力都放在了辅导班和培训班上。

大都市里躲不开的四场入学战,家长与孩子同受煎熬

在大都市我们看到,各类辅导班和培训班异常的火爆。这些辅导班既有各种文化课的普通补习班,又有文化课以外的拓展类补习班。既有三、二十人的大班,也有三、五人的小班,更有一对一的专人补习。为了让孩子提高成绩,家长不惜花费巨资,给孩子"补餐"。尤其到了初三,许多家长孩子更是马不停蹄。下了课,就往辅导班赶,出了这个辅导班,又进那个培训班,风雨无阻。常常是,孩子学得筋疲力尽,家长忙的焦头烂额。在郑州市,去年有一个小孩从初一就开始上辅导班,双休日及节假日从没有间断。三年间,共上课外班达到700多次,父母接送所走过的路程近万公里,光补习费用就花去四万多元,购买资料费花去近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