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電氣擬購北京矽成41%股權 芯成半導體再闖A股

錯過兆易創新僅一年多時間,芯成半導體(ISSI,下稱“芯成”)再度亮相A股市場——思源電氣擬間接收購北京矽成41.65%的股權,而後者的主要經營實體正是2015年從美私有化而來的芯成。

擬斥資不超過31.25億元入股

思源電氣9月5日發佈的公告顯示,公司持有66%出資額的上海集岑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下稱“集岑合夥”)與上海武嶽峰等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擬收購上海承裕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上海承裕”)全部有限合夥份額。

上海承裕合計持有北京矽成41.65%的股權,而北京矽成為控股型公司,其主要經營實體為ISSI、ISSI Cayman以及SI EN Cayman等,其中,ISSI即是外界熟悉的芯成。其成立於1988年,199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存儲芯片(及其衍生產品)的研發、技術支持和銷售以及集成電路模擬芯片的研發和銷售,2015年被私有化。

業務方面,北京矽成的存儲芯片產品在DRAM、SRAM領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是大陸唯一能夠研發並在全球大規模銷售工業級RAM芯片的企業,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電子、工業製造、通訊設備等行業領域。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北京矽成總資產為60.4億元,淨資產為53.5億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5.1億元,實現扣非後淨利潤為3億元。

基於此,北京矽成在此次交易中的整體估值不超過75億元,上海承裕按其持有比例折算,交易對價不超過31.25億元。最終對價將在盡職調查後協商確定。

二次謀求A股證券化

這已不是芯成首次謀求登陸A股。記者查閱,兆易創新曾於2016年9月20日停牌籌劃重大事項,2017年2月14日披露預案,計劃收購北京矽成100%股權,並於當年5月23日宣佈該方案獲得證監會受理。

然而,在彼時交易執行中,ISSI某主要供應商認為兆易創新與ISSI重組後將成為其潛在的有力競爭對手,要求在交易完成時有權終止相關供應合同。而兆易創新認為,終止供應合同將對北京矽成未來經營業績造成較大不利影響,最終在當年8月9日終止重組。

事實上,主導這兩次交易的,正是當年將ISSI從美股私有化的武嶽峰資本,上海承裕及其主要股東上海武嶽峰均為武嶽峰資本的下屬企業。公開資料顯示,武嶽峰資本於2015年主導完成了ISSI私有化,其中多有波折,最終的交易耗資約為7.64億美元。

將ISSI納入麾下後,武嶽峰資本即謀求將其在A股證券化。甚至在裝入兆易創新未果之前,就已經找好退路,另尋下一個買家,也就是現在的思源電氣。

思源電氣2017年8月2日發佈公告稱,武嶽峰資本旗下的上海承芯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上海承芯”)自當年1月起在二級市場連續買入,並將持股比例提升至5%,完成首次舉牌線。此後上海承芯持續增持,最新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承芯持有思源電氣6904.2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08%。

時隔一年估值增加10億元

對比前後兩次交易不難發現,時隔一年,北京矽成的估值已勁增10億元。

此次思源電氣收購方案中,北京矽成整體估值不超過75億元,而查閱此前兆易創新的公告,其收購北京矽成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65億元。再對照此前武嶽峰資本2015年私有化ISSI的價格,7.64億美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如果本次思源電氣收購北京矽成41.65%股權交易完成,武嶽峰資本等參與當初私有化的資本方,已能夠收回大部分成本。另一方面,思源電氣可以藉此涉足芯片領域,擺脫主業下滑的窘境。

有投資界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區別於此前將ISSI裝入兆易創新,此次武嶽峰資本與思源電氣設計的交易方案是全新的,後續標的資產可能就這樣留在上市公司下屬的合夥企業之中,避免了監管審核、信息披露等問題,也避開了此前導致兆易創新終止重組的供應商終止供應合同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沒有芯片基因的思源電氣能否經營好芯成?

記者查閱,思源電氣主營業務為輸配電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受產品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持續下滑。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51億元,同比下降6.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5億元,同比下降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