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福明橋:一彎石橋見證一座新城

关注|福明桥:一弯石桥见证一座新城

福明橋

“海定則波寧”,地處東海之濱的寧波,自古就與水有著源遠流長的聯繫。

有了水,自然離不開橋。橋是人類同水溝通的方式,於是勤勞的寧波人用那一座座造型美觀、千姿百態的橋樑,賦予江南水鄉別樣韻味的同時,也見證城市發展的變遷。

关注|福明桥:一弯石桥见证一座新城

福明橋一側的宏泰廣場全景圖

風物誌

寓意幸福、光明的橋樑

“千年張隘大地方,二廟一祠一庵堂,二亭一坊一學堂,十座老橋四周繞,消防水龍保平安,深宅大院麼老老(很多的意思)。”這是一首舊時的歌謠,生動地展現了張隘村江南水鄉的特色環境。這裡是魚米之鄉,風光旖旎,曾經是寧波最早、最大的古村落之一。

而福明橋,就位於這裡。

关注|福明桥:一弯石桥见证一座新城

位於天一閣內的福明橋橋額

相傳,橋是以吉利話命名的,寓意幸福、光明。始建於宋朝年間,但具體時間已經無法考證。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後塘河上重建福明橋,清嘉慶元年重修,原立有石碑。1929年經過重修之後,成為一座二眼鋼筋混凝土水泥橋。橋身沉穩而厚實,跨後塘河,幹流通松下漕、柳隘村,北面就是張隘村。橋腳建有涼亭,便於過路村民遮風避雨。

整座橋的馬鞍式四個步階尤為特別,從東、西兩個方向走上馬鞍式的上橋點後,有一小段平臺,再向橋面走上三四級才能走上橋。橋下,設有大面積的橋洞,可供往來的船隻穿行。

上世紀70年代中期,因為鄉間道路拓寬,曾對福明橋橋面進行整修,橋腳處的涼亭被拆除,便於車輛通行。1985年,福明橋又再次經歷大修,之後便從兩眼橋成為單孔鋼筋水泥橋。到了2002年,福明橋改建成為鋼筋混凝土橋樑,可通行汽車。長50米,寬12米,最大跨度25米。

舊時光

一座石橋竟是昔日的商埠

從出生開始,王雪琴就一直居住在福明橋畔,一晃就是40多年。回憶起那時的時光,她的臉上禁不住露出自豪。

“說起寧波東鄉福明橋,基本上都知道。”王雪琴說,沒有電話、電腦的年代,人們靠寫信傳遞信息。“信封上不用填寫具體地址,只寫寧波東鄉福明橋就能收到。”

一橋橫跨兩岸,連接南北的行人通道,福明橋自是不例外。但是在王雪琴的記憶裡,福明橋除了是村民們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外,還是炎炎夏日乘涼的好去處。沒有電風扇、空調,吃過了晚飯,大家便早早地出門,來到橋上“搶”位置。

关注|福明桥:一弯石桥见证一座新城

昔日老照片中的福明橋

“搶”好位置,婦女們則在一起拉家常,或是品嚐夏日消暑的瓜果。男人們則帶著孩子,在橋下清涼的河水裡,摸魚、捉蝦,或者乾脆打起水仗。

當年的橋額、亭名、牌坊上的題字,皆出自村內書法名家的手筆。於是,經常也會看見一些剛剛上私塾或者小學堂的孩子,在老人的帶領下認字識字,十分熱鬧。

“大街看亭字,橋頂食炒麵。”據說,這是過去人們最為寫意的生活方式。不過如今,福明橋已然不在,自然也不能展示這個熱鬧的市井場面。但是通過記憶,卻依然可以還原幾分。

在張隘村橋樑眾多,部分橋樑附近是商業老街,福明橋就是當年商貿比較興盛的地方之一。

榨油廠、麻紡廠、彈棉花的、裁縫店依次排開,各種小吃店也是一家挨著一家。而在夏天,老張隘人喜歡在炒麵店買了炒麵,在橋上一邊乘涼一邊吃麵,那樣子寧波話叫“橋頭老三”。

漸漸地,福明橋發展成“福明橋商業街”集市商埠,一直到解放前後,這裡都很繁榮,有時還有集市。育王、寶幢和張隘附近村莊的竹筍、西瓜、黃豆等土特產品,都靠船運或者是人力,肩挑到福明橋一帶進行售賣。運輸木船、挑腳擔的人則成群結隊,常到福明橋附近休息住宿後再前往下一程。為了貨物停轉,福明橋商貿老街也設有貨物轉運點。

在福明橋的北邊是寧穿路,因從寧波至穿山而命名。這條道路,是寧波至穿山、郭巨,通往舟山的主要通道,也是329國道寧波段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這條道路上,還設有福明站。當時每天有許多車輛往返通過張隘村福明橋一帶,川流不息,成為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這裡也聚齊了一些商業服務型小店,有小吃、飯館、旅店、土產日雜品商店等。

水路與陸路的交匯,讓福明橋既是集市商埠,又成了交通樞紐,自然也就聲名遠播了。

守望者

橋的命運與村莊緊密聯繫在一起

“幾年前,我每天上下班還要去橋邊上轉悠一圈。”說這話的人,是張隘股份經濟合作社的黨支部書記王建忠。作為土生土長的張隘人,他見證了福明橋的滄桑歲月,也經歷了福明橋與村莊一同的變遷。

昔日的張隘村,相傳是唐乾符二年(875年),張延齡辭官隱居於此,成為張隘張氏宗祠一世祖,子孫繁衍,遂成甬東大族。到了明清時期,隨著人口不斷遷入,這裡成為甬東最早、最大的古村落之一。

福明橋下緩緩流淌的後塘河,是張隘的母親河。河水始自三江口,直通古代明州城外的千年古剎阿育王寺和天童寺。因此,這裡也曾經是唐宋時期中日韓文化交流的必經之地,是一條海上絲綢之路連接“東南佛國”的大通道。

在鄞東三條塘河中,無論是河道運輸還是人文歷史,後塘河顯然都比較重要。千百年來,後塘河滋養著兩岸的人們,張隘村的先民們也在這條河上往來城鄉。當年的航船上,乘坐著販菜的鄉農、賣魚的漁民、售貨的商人,也許還有從京城歸老隱居的高士、從東瀛來到漢地修學的僧人……這是一條貿易的河流,也是一條文化的河流。無形之中,讓福明橋增添了許多文化的魅力。

“村莊的發展離不開橋,橋的命運也離不開村莊。”王建忠說,福明橋站和福明橋集市商埠的設立,使得張隘村成為後塘河的一段水上樞紐,也確立了張隘塘河古村的功能和整體風貌。

2005年開始,因為城市東擴——東部新城建設的需要,張隘村迎來了新的發展命運。2007年6月下旬開始,張隘村正式進入“拆遷時代”。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張隘變遷巨大,廣袤的原野消失殆盡,油菜花不見了,照水的磚瓦四合院消失了……老外婆般的溫情已經消散,代之而起的是金融中心、航運中心、文化廣場、會展中心、生態走廊以及寧波新的行政中心……一個有著年輕、現代、美麗、時尚面容的東部新城,驚豔了世人。

就在這重重疊疊消失的背影中,福明橋也被裹挾著,開始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昔日福明橋畔的人們,也都洗腳上岸,從田舍搬進了書香景苑、莘香雅苑兩個安置小區的高樓裡,成為了一名“城裡人”。

新起點

一座新城在這裡崛起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建設,昔日橫跨後塘河之上的福明橋早已沒了蹤影,與福明橋一同消失的,還有那個寫意的農村,所見到的是一個嶄新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

如今的張隘地塊,在青年路西邊500多米的地方,一條嶄新的甬新河與後塘河交織,形成了美麗的世紀大道風景。在世紀大道旁新矗立起的一幢幢高樓,正展露無限風光。而青年路北端千米左右,就是氣勢恢宏的國際會展中心。

沿會展中心旁的甬新河而下,兩岸草木蔥鬱、流水清幽,不時有造型別致的親水露臺挑向河中央,而在水面開闊處散步的、賞景的隨處可見。在會展中心找一處制高點南眺,則可見一塊塊已經或正在平整的土地、一座座即將完工的高樓、一道道不斷延伸著的新路……都在告訴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关注|福明桥:一弯石桥见证一座新城

福明橋北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圖為宏泰商業廣場

就在昔日福明橋所在的北側,一座集合了餐飲設置、兒童親子、遊玩體驗、高科技展示等多元業態組合的商業廣場,正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這裡就是今年初正式投入運營的宏泰商業廣場。其商業規劃面積40萬平方米,包括購物中心、個性生活村、五星級酒店、藝術中心等多個業態單元。目前首期正式開業的H99購物中心有多個主力店入駐,商業面積4.5萬平方米。

這個由臺灣團隊打造的泛文化商業綜合體,在場景打造上,充滿了濃郁的寶島風情。在H99購物中心4層,是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臺灣風情館,深度還原了臺灣著名景點,如101大樓、海角7號、阿里山小火車等,可充分滿足線下逛街時“拍照發朋友圈”需求。

在宏泰的不遠處,則是由銀泰集團投資55億元建成的寧波東部銀泰城商業體,總建築面積達40.46萬平方米,由商業體驗區、高尚居住區、高端辦公區、濱河生態區四大板塊組成,是東部新城核心區重要商貿中心。

東部新城門戶區(南區)項目的續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

整個項目定位為集精品酒店、辦公、婚慶中心等業態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擬打造蘊含深厚城市精神文化氣質和持久生命活力的城市生態生活新地標,建成後將成為寧波城區進入東部新城最重要的標誌性空間節點。

目前該項目的主體結構已經全部出地面,地下室全部建造完成,預計整個工程將於明年底竣工,建成後將大大提升東部新城門戶區的城市形象,成為寧波的又一新地標。

記者手記

或許是因為坐擁“三江六岸”,寧波從來不缺橋。福明橋就是眾多橋樑之中的一座。

人們說有橋的地方,就有故事。福明橋經歷了由窄變寬,從有到無的歲月洗禮。而在時光的變遷之中,還有許多橋樑和福明橋一樣。

它們在默默無聲之中,見證了這座城的滄桑與興衰,在鋪開的歷史長卷中,向人們訴說著湮沒在塵埃中的那段崢嶸歲月。

一條河養育了一座城的人民,一座橋見證了一座城的發展。張斌橋旁建起了波特曼、喜來登等大廈;白鶻橋旁建起了蓬萊大酒店、李惠利醫療中心……昔日的鄉村成了市區車馬水龍、商業繁華的中心地。一座橋見證了城市發展的變遷。

來源 | 鄞響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