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包氏学之三国两晋易学的传承状况

三国两晋易学

周易包氏学之三国两晋易学的传承状况

三国六十年,两晋一百五十余年。三国魏易的代表为王弼与管辂(lu),蜀易的代表人物为诸葛亮,吴易的代表人物为虞翻。两晋易代表人物为郭璞与韩康伯。此一时间段内,虞氏集易学之大成,王弼扫除汉易繁琐的象数,韩康伯补注王弼的易传,管氏卜筮天下无双,郭璞作《葬经》引易入阴宅,诸葛因易而为八卦阵兵法。

先说虞翻。《魏书。吴书十二》介绍,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著《易注》”。孔融赞誉他“东南之美非徒竹”。曾经卜筮关羽之死,得节之临卦,被孙权赞誉“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一般易学史认为,虞氏易,师承孟喜京房,以纳甲说与卦气说著称。《翻别传》说虞氏曾上奏,“经之大者,莫过于《易》”,但是东汉初年以来,解释者甚少,惟有颍川荀爽号称知《易》,“臣得其注,有愈俗儒”,至于“北海郑玄”、“南阳宋忠”,“皆未得其门,难以示世”。

王弼,在《魏书二十八》一章被附缀在钟会之后,也是一笔带过。《魏书》说,钟会“弱冠与山阳王弼齐名”,会论《易》无互体,“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王弼,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人。道学方面著《老子注》,儒学方面著《周易注》六卷、《周易略例》一卷。

《周易注》最大的特色就是扫除汉易庞杂的注解,用自己的理解解释《周易》。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王弼扫象”。《易经》的传授讲究师承来历,突然有个人如同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并且大闹了天宫,这简直就是特大的新闻。实际上,《易》很重视自我体悟。《周易略例》就是王弼的心得感悟,与“扫象”对应的是王弼的“明象”,只有真正“明象”,才会去扫除众象,最终从迷雾之中找出一条道路来。

“明象”主要讲象、言与意三者之关系。三者之关系又有三种说法:其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其二,“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而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其三,“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言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一节写的是精彩绝伦,常为后人所称道。这就像看热闹,一直在叫好,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明象”几乎可以作为绕口令的训练题材。理论要有所对照,也许才更容易了解。王弼的“象”,可以当作卦象与爻象,“言”可以当作卦爻辞,所谓“意”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关键在于读者的感悟。

王弼的《易注》,也是以《费氏易》为原本。王弼注解六十四卦卦爻辞,因为彖、象、文言与卦爻辞一体,一并予以了注解。至于系辞上下两卷,说卦、序卦、杂卦三卷,则是东晋韩康伯的补注。

与王弼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的作者对管辂则是喜爱非常,不惜泼墨重彩予以描述。

《魏书》云:“辂字公明,平原人也。容貌粗丑,无威仪而嗜(shi)酒,饮食言戏,不择非类,故人多爱之而不敬也。”《辂别传》云:“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通。”“辂就义博读《易》,数十日中,意便开发,言难逾师。”管辂与王弼一样,可谓是聪慧异常,悟性奇高。

管辂精于占卜,超越京房。《魏书。管辂》有多处记载,其占卜之形容,如同亲眼所见,为时人所叹服。至于“仰观灵曜(yao),说魏晋兴衰,及五运浮沉,兵戈灾异,十不收一。”(引自《辂别传》)京房虽然善于占卜,却不能让自己免祸;而管辂却自知死期,当期而亡。管辂也善于射覆,不让与东方朔。管辂死后,其弟辰曰:“夫晋魏之士,见辂道术神妙,占候无错,以为有隐书及象甲之数。辰每观辂书传,惟有《易林》、《风角》及《鸟鸣》、《仰观星书》三十余卷,世所公有。”

诸葛亮字孔明,《蜀书五。诸葛亮》说他原籍“琅(lang)邪阳都人”,后随叔父奔刘表,叔父死,“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诸葛亮文比管仲,武比乐毅,“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人有诗曰:“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八阵的说法,源自西汉公孙弘的《风后握奇经》,有天、地、风、云、龙、鸟、虎、蛇八阵。而后人所谓八卦阵,言后天八卦所主之八门阵。乾主健,健为生门;坎主险,险为伤门;艮主止,止为杜门;震主动,动为景(影)门;巽主入,入为死门;离主丽,丽为惊门;坤主顺,顺为开门;兑主悦,悦为休门。

郭璞字景纯,祖籍河东闻喜,两晋交替时人物。郭璞注释过《周易》、《山海经》等书,他不仅精通诗赋(郭璞为山水诗的祖师),而且精通阴阳术数(为风水学祖师)。郭璞精通卜筮,同管辂一样奇准无比。他的《葬经.》,是天人相应的另一种表现,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