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有人说:玩收藏没有不梦想着捡漏的。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捡漏往往富含戏剧色彩,因此,它的故事性甚至比刷新天价纪录更让人津津乐道。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真实故事一:清末黄缎子袈裟

在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标价8万元的清末黄缎子袈裟流拍,被一位工薪阶层的秦先生看中,最后他花费了9万元把这件袈裟拍回家。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回家后的秦先生好奇地拆开了袈裟,结果意外地在袈裟的夹层中发现了宝物!

经鉴定,里面夹的是一件缂丝陀罗尼经被,是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的用品,价值连城。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之后不出意外,在2011年8月的拍卖会上,它被拍出了高价,以7205万元的价格成交。

从9万到7200万,这绝对是让人目瞪口呆的捡漏了!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真实故事二:缠丝南红玛瑙朱雀钮宝玺“丛云”

第二个就是被称为2017年最励志捡漏故事的主角——缠丝南红玛瑙朱雀钮宝玺“丛云”。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它的故事要从在2016年的西泠拍卖说起,当时它的亮相,因考据问题并未证实出它的“真实身份”,所以现场仅以1.8万的价格成交。

然而一年之后却以380万的价格落槌,价格在一年之间相差数百倍。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这枚宝玺,虽说是玺,但实际上就是一块小印章,长相尺寸也是十分的小巧。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说到玺印,你肯定不会忘记清朝皇帝以及名臣那些有名的玺印,有些甚至多次出现在拍卖场上,成为今人竞相追捧的收藏对象。

当然这枚玺能拍出如此高价,肯定背景也不容小觑。

因为它就是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的玺印之一。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据悉,这枚印能够轻轻松松的在数百幅清宫旧藏书画中找到它的影子,可见它非同一般的身份。

那么为何在西泠印社的拍卖中却拍出了让人吐血的1.8万低价?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有人推测这是因为乾隆的宝玺印章什么的实在是太多了!

据《乾隆宝薮》和现藏的实物统计,乾隆共有玺印一千八百多方,材质上除了用印章料和玉篆刻的宝玺外,还有铜的、水晶的和玛瑙的......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除了众所周知的这种捡漏大事件,在民间也存在着众多捡小漏和捡大漏的故事。

很多人热衷于捡漏,是因为捡漏让人能够得到一种意外的惊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其中蕴藏着巨大的乐趣。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但捡漏首先需要准确的眼力和对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的眼光,真正的捡漏是一场交易双方的眼力、对市场的洞察力,甚至心理素质之间的综合较量。

9万买入,7200万卖出!这人的捡漏操作太厉害了!

所以在想捡漏之前,自己必须具备一定的眼力与知识储备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在资讯渠道高度发达的今天,拥有捡漏的机会。

因为,捡漏从来不是一门运气活儿,而是一项综合各种能力的技术活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