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常遇春贫苦农民出身,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元朝末年,占据江南的朱元璋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农民起义领袖,基本统一了南方,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共同率领20万大军,北伐元朝。

朱元璋北伐
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常遇春贫苦农民出身,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北伐军采用:“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的战略,在徐达和常遇春的率领下,完成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南统北的奇迹。

朱元璋
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常遇春贫苦农民出身,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作为北伐军的主帅和副帅,徐达和常遇春的军事才华也显示的淋漓尽致。徐达和常遇春均出身贫苦农家,成长的过程中,既无条件也无可能有充分的学习机会,为什么草根农家出身的徐达和常遇春,却有如此高的军事才华呢?

中山王徐达
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常遇春贫苦农民出身,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而且他们的天才程度往往令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感到绝望。在我们17岁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冠军侯霍去病已经率领大汉铁骑大破匈奴,被封为冠军侯;22岁时,已经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的霍去病率领数万大军,封狼居胥,彻底击败匈奴。很显然,徐达和常遇春,也是这样的军事天才。

常遇春
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常遇春贫苦农民出身,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其次,善于学习。无论多么天才的人物,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因此学习的过程必不可少。朱元璋评价徐达“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可见,作为大将的徐达自制力极强,自律正是他们能够迅速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最后,元末频繁的战争给了他们充分的实践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元朝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不断,作为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几乎参与了所有的战争。战场上的真刀真枪远比纸上谈兵更有利于成长,在这无数场战争中,徐达和常遇春汲取经验教训,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

朱元璋
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常遇春贫苦农民出身,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