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了解?!

煙標是香菸製品的商標,俗稱煙盒,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收藏品之一。


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瞭解?!


煙標,現在許多人已經知道,可是在十多年以前,這個名詞還沒有出現。80年代初期,人們還管它叫煙盒子、煙殼子,或疊成三角形叫"撇撇"、疊成鎖狀叫"分子"等等,歷來沒有一個規範的名稱。

煙標這一名詞的出現,是這一收藏品升溫發展的必然。它的意義不僅是將煙盒子、撇撇、分子等通俗叫法規範化,更重要的是為以後煙標的收集、欣賞、宣傳、研究和更規範地開展藏品交流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收藏界地位


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瞭解?!


煙標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品收藏之一,全世界都有煙標收集者。對於他們來說,煙標的設計、印刷、製作水平和風格才是主要的,一個珍奇煙標的價值在他們心目中的價值遠遠高過香菸本身。

煙標的設計往往還利用一些現實的社會條件,正確的選擇造成的行為號召力是很大的,這時,勾動似心思的是充滿鄉土自豪感的各種地名牌號,受人喜愛歡迎的人物商標,而不再僅僅是煙的吃味和價格。中國的書法是精深的藝術,在一切有文字的地方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煙標是它大顯身手之處,菸草廠商有力量徵求最著名的書法家和最佳的作品,使更多的煙標美輪美奐,也喚起了眾多書法愛好者的欣賞之情。

1985年元旦,全國第一個煙標收藏協會在六朝古都--南京市成立,著名煙標收藏家餘晉麟先生(已故)深情地談到,煙盒子在我國大地上出現了近百年,它的愛好者也收集了70年左右,一直沿用的是通俗的叫法。收集它的人越來越多,通俗叫法也越來越不適應形式發展的要求,該給煙盒子正名了,以利於收藏和交流活動的規範化。他認為,煙盒子等通俗叫法只能說明捲菸的包裝形式,而忽視了其商標標識的作用,應該稱為"煙標",這樣就能準確地反映出包裝形式和商標標識的同意屬性,也為其以後登上收藏大雅之堂作好準備。餘晉麟先生的提法得到了全國煙標界收藏愛好者一致的同意,並從此影響帶動起一批又一批的收藏愛好者。

中國著名煙標:

"熊貓"牌

"熊貓"牌煙標,上海捲菸廠出品;"金熊貓"牌煙標,太原捲菸廠出品;"嬌子"牌煙標,成都捲菸廠出品。

大熊貓是我國獨有的世界珍稀動物,被譽為中國的"國寶"。"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國際組織的會微就是一具精緻的鍍金熊貓像。大熊貓黑白相間的皮毛,美麗的黑眼圈加之其蹣跚姿態,頗討人喜愛。它屬於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有動物"活化石"之稱,對於人類研究生物進化有著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上海"熊貓"牌捲菸,品質極佳,和熊貓一樣,因量小難覓其蹤。

"紅梅"牌

"紅梅"牌煙標,玉溪捲菸廠出品;"一品梅"煙標,淮陰捲菸廠出品。

梅花為我國南方名花,品種多達二百餘種。梅花多在冬春二季綻放,有"紅梅傲雪"和"紅梅迎春"之名句。現代歌劇《江姐》中的一曲"紅梅贊"唱出了紅梅的品格和神韻。"一品梅"煙標,表現的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童年時栽種的一株臘梅。"臘梅,花中一品也;周公,位至一品也;其德,舉世一品也;故名'一品梅'"。

"紅雙喜"牌

"紅雙喜"牌煙標,上海捲菸廠出品。香港、廣州、武漢等地的捲菸企業也出品同類煙標。 "喜",是個獨特的漢字,也是一個圖符,因其由兩個喜字合成,故又稱為"雙喜"。據民間傳說:宋朝王安石在成婚喜宴上又得到金榜題名的喜訊,遂揮筆寫下並排兩個喜字貼在門上,爾後即演變為今天的"喜"字,成為雙喜臨門,喜上加喜的吉祥圖符。

"中華"牌

"中華"牌煙標,1950年上海中華菸草公司始創。

1951年小批量生產。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弘揚民族誌氣,煙標圖案以天安門華表為標誌,以傳統喜慶紅色為基調,莊重大方。 "中華"煙初時主要供應中央及地方黨政機關,後來逐漸被廣大煙民喜愛,並被尊為"國煙",走出國門,樹立中國菸草的良好形象。

"紅旗渠"牌

"紅旗渠" 牌煙標,為安陽捲菸廠20世紀九十年代出品。

紅旗渠是河南林縣人民1960年為改變窮山缺水面貌,劈開太行山引來漳河水,歷時十年修成總長為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 "紅旗渠"煙標以宏偉的畫面和生動的文字表現了這一宏偉工程,以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

收藏分類


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瞭解?!


多數煙標收藏愛好者,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給煙標收藏分類的。

原始開發類

1、打樣原稿:是捲菸廠和印刷廠家聯合為捲菸品牌設計的"煙標"稿樣,沒有上機印刷。在普及計算機以前,主要依靠手工畫稿和人工製版。隨著時代的發展,煙標設計、製版逐漸由計算機完成,從而有了現代出品的精美煙標,主要被專業人士和行業內人士收藏保存。

2、打樣標:大家收藏的各類煙標實際上都是由打樣標演變整改而來的。打樣標是在某一個品牌創建前,特別製作的幾種或幾百種打樣煙標,專供菸草生產企業領導審查和定奪的。"樣品"煙標的誕生和上市出品,是從幾十種到幾百種打樣標中嚴格篩選出來的,最後一張煙標將形成正式出品產品。筆者認為其收藏價值比在產"標"要高,因為收藏就講究"物以稀為貴"。而且打樣標可以告訴大家某個煙標的產生過程,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研究意義。打樣標主要被專業人士和行業內人士收藏保存。


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瞭解?!


解放前後早期類

1、老標:多以拼音、外文為主,圖案也主要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收藏此類標多數是通過價購,很少以交換的方式。

2、早期標:主要是軟標,指建國後至中煙標出現之前這段時期的煙標。特點是繁體字較多,有公私合營標、地方國營標。

3、中煙標:是指煙盒上的廠名處只印有"中國菸草工業公司出品",國內約有61個捲菸廠同時使用此名稱。從1963年中國菸草工業公司成立,到1968年公司撤消為止。該煙標大約1000餘種,因為是特殊時期的產物,受到廣大收藏者的喜愛。

4、文革標:主要是軟標,從1966年到1975年文革時期出品的煙標。特點以主席語錄、題詞標、革命口號、文革時期特定圖案的煙標為主。

5、三無標是指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全國各菸廠(公司)生產的捲菸商標。其得名三無標,是區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出現在煙標上的"R、焦油含量、煙型"而言的,1987年1月,中國菸草總公司規定廠家要標註焦油含量等級,注"R"和煙型稍早一些。

三無標到底是:無"R、焦油含量、煙型";還是"無焦油含量、無R、無過濾嘴"呢?煙型和過濾嘴哪個才是三無標的鑑定標誌呢?煙標收藏的初入者往往有些迷惑。正確答案應當是煙型。


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瞭解?!


因為過濾嘴從70年代末期一直到都存在,不能做為一個時代結束的標誌。而煙型和R、焦油含量標誌一樣,都是八十年代中後期出現的,他們的出現標誌著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後,改革開放初期,煙標無規範的局面結束。一般出現"R、焦油含量、煙型"這三標,則表示是八十年代中後期的產品,最早也早不過八十年代初。如果不含這三標,則是八十年代以前的煙標。到九十年代後,基本所有煙標上都有這三標(或其中之一)了。

6、下馬標(是指已經下馬的菸廠產品標):1986年前被中國菸草總公司勒令關、停、並、轉的原菸廠產品煙標。


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瞭解?!


在產煙煙標類

1、軟標:主要用於低檔煙,設計精美,有橫、直(豎)兩種,但個別高中檔煙也會使用,保留自己的風格。

2、卡標:主要以現在生產的20、16、12支裝、硬盒煙煙盒為主。

3、系列標:指同一名稱品牌、不同圖案、不同字、樣、顏色的系列煙標。


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瞭解?!


4、條碼標:煙標上印有商品條碼的煙標。主要顯示註冊標誌,分別代表國家、行業,如690代表中國,1028代表菸草行業。後5位代碼是廠家編號,一般每個廠家有200個號,最後一個代碼具有防偽功能。

5、含焦標:現在香菸產品必須加印焦油含量及高、中、低含量等字樣,煙標側面上印有焦油含量。含焦標的使用也象徵著與國際接軌的開始。

6、套標:3枚以上不同圖案、一個品牌的為套標,俗稱3★1或10★1等,以地方風景、人物類較多。該標的收集對一般收藏者來講比較困難。

7、色套標:指煙標上的商標名稱、文字、圖案完全相同,僅配色不同的煙標,色套標最少為三枚以上。

8、紀念標:主要是捲菸廠家為慶祝、紀念有意義的事件臨時開發設計的,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如廠慶、各屆運動會、國慶,香港、澳門迴歸等。此標一般產量較小,銷售範圍有限。

發燒標或趣味標

主要是收藏愛好者和煙標協會為紀念協會成立或慶典活動,大膽設計、少量印刷的煙標,供愛好者收藏。

香菸插卡等

香菸插卡、封口條、廣告畫類

1.香菸插卡:也叫畫片,是廠家為了宣傳而放入煙盒裡的藝術畫片。有人物、油畫、風景等。

2.封口條:主要是用於香菸小盒封口和條盒兩頭封口,多數用於軟盒包裝。

3.香菸廣告畫:由來已久,從人類開始生產香菸起,就發行廣告畫作為宣傳。

煙標雖小但有價值,因為它記載了一個煙的歷史。香菸是個舶來品,一百多年前從海外傳過來,並逐漸被人們接受。一開始中國人進口香菸,沒有自己的工廠,後來有了自己的民族品牌。1880年,奧匈帝國的捲菸商為了擴大商品影響,在捲菸製品上別出心裁地貼上一個標誌,即"尼爾牌"--世界上最早的煙標誕生,而後被世界各國捲菸廠商所效仿。1902年,天津北洋菸草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龍球"牌商標,是我國最早的捲菸商標。

香菸雖然品種是外來的,但民族品牌是自己的,而煙標則記載了這個品種在中國發展的歷史。作為商品包裝,煙標是一種包裝藝術。它的設計,像郵票一樣,是工藝美術的一部分。目前,煙標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品收藏之一,全世界都有煙標收集者。一個珍奇煙標的價值往往遠高於香菸本身。

煙標百年,在其不斷擴展和深化實用價值的同時,也深刻反映出其時代特色。


煙盒收藏日漸火熱,你竟然還一點不瞭解?!


清末至民國時期的煙標多為外商及封建、官僚或民族資本家所生產,圖案標新立異,雅俗並承。這類標因年代已久遠,存世量少,所以價格也相對較高,一般需在1000元至5萬元左右。

建國初期的煙標(廠名字樣)有國營、地方國營、公私合營之分,品種繁多,紙質欠佳,一般應在20元至50元之間。在這一時期還有一類"抗美援朝"標,因產品多為贈與在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所以流傳在國內的極為稀少,因此很難得,拍賣價一般都在百元以上。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煙標是收藏界人士格外看重的一個專題,這個專題由於紅色滿天,語錄至上,八個樣板,時代性強,所以非常熱門,其價格也頗高,一般都在600元至3萬元左右。如單枚煙標"鐵梅"5年前價格為200、300元左右,現在最低也要1000元。應從稀有度、史料價值、藝術性及知識性4個方面考慮是否收藏此枚煙標。

改革開放之後,煙標更加燦爛也更加氾濫。除國營、集體廠之外,個體廠家也紛紛上馬,一時精品與次品同生,魚目與珠璣共存,"三無"標【沒有註冊商標、焦油含量、煙型型號(也叫做口味,如:烤煙型、混合型、外香型、雪茄型等等)、"吸菸有害健康"警句及條形碼的煙標】更是混跡於世。目前這類煙標的價位較低,應在5元以下。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生產的煙標,這類煙標由於環境原因,存世量極為有限,難覓難尋,可遇而不可求,有膽有識的收藏家見到這種煙標一般是不會輕易放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