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月薪三千的姑娘,好過宮裡的娘娘」

皇后

這是一個自帶光環和誘惑的專有名詞,因為它連接著最極致的富貴、權勢、尊榮,幾乎是一個女人能到達的最高處。


所以我們提起皇后時,想到的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至高無上,也極盡奢華。

可最近,清朝乾隆帝的皇后,卻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對,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熱播劇《延禧攻略》中的白月光富察皇后。

她出身名門、溫柔賢淑、氣質高貴、端莊大度,幾乎滿足了我們對完美皇后的所有想象。

電視劇中,富察皇后有這麼一句臺詞,情真意切,頗具母儀天下的風範:

“本宮是眾妃之主,六宮之傘,有責任有義務對她們進行庇護,她們離開了家人,一輩子關在深宮裡,已經夠可憐的了。”


所以,乾隆愛她敬她,夫妻琴瑟和諧,恩愛得不像普通意義上的皇帝和皇后。電視劇裡演出的,其實不過是十之一二。

可到了謝幕退場時,富察氏卻赤著雙足披散著長髮,頂著清冷的月光縱身一躍,只留下一個單薄而悽清的背影。

當然,這是電視劇的藝術加工。


真實的歷史,是富察氏在痛失兩個兒子後一病不起,不幸逝世於南巡途中。

三百多年後,我們已經無法揣度她的具體心理活動,但有些東西是能大致確定的。

比如,她並不快樂。

富察氏諡號孝賢純皇后。一個“賢”字,代表著讚美與褒獎,但也隱隱約約地透著壓抑和自我犧牲。

傳說中的一代賢后,雖富有天下,卻從沒有做自己的資本。

2


臨死前,富察氏有這麼一句心理獨白:

“從今往後,我不做皇后了,只做富察容音,我,只是富察容音。”

再往回翻翻,其實看得見許多蛛絲馬跡。


曾經的富察容音愛笑愛鬧,喜歡和弟弟騎著馬兒馳騁郊外,還能把洛神舞跳得出神入化。

可嫁進皇室後,她被嬤嬤教育著,不得不放開和丈夫相牽的手;

因為多說了幾句話,又被太后罰跪;

被宮女鼓動著跳了洛神舞,就成了不守宮規的呈堂證供……

宗法禮教排山倒海地壓過來,久而久之,她便學會克己隱忍,用女訓女則做成一個方框,將自己嚴嚴實實地框了進去。

皇后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地位卑微的妃嬪?


其實皇宮,才是把女人最大物化的地方。因為皇權之上,還疊加著夫權。

從《金枝欲孽》到《甄嬛傳》,再到《延禧攻略》,幾乎所有女人都在強調這兩個字:子嗣

唯有如此,她們才能真正站穩腳跟,為後半生尋到最可靠的依託。生而為人的所有價值,都被寄託在了臉蛋與子宮上。


而宮門一入,便要忘了自己是誰,只能把皇上的喜好當喜好,把皇家的規矩當作最高標準,再也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

難怪古詩會說“楚王好纖腰,宮中多餓死”。

男人成為人生的唯一支點,一旦失去寵愛,就意味著失去生存砝碼。

3


或許有人會說,大清都滅亡100多年了,那些不過是電視劇裡的故事。

時代進步了不假,但男人,尤其是那些有錢有權的男人,依然存在根深蒂固的“後宮”執念,恨不能將喜歡的女人全部收入囊中。

而有一部分女孩,也的確抱著絲蘿託喬木的心態,渴求用年輕鮮嫩的軀體去換取生存資本。


畢竟這條路走起來,會比親手打拼輕鬆許多。

早些年,港媒說起富豪們的風流情史時,喜歡用“後宮”來形容圍繞在他們周圍的各式佳人。女明星們也使盡渾身解數,把嫁進豪門作為最大的奮鬥目標。

從本質上來說,這和紫禁城裡的鶯鶯燕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都是以色侍人,都是用“愛情”來對變相的交易遮遮掩掩。


聽過一個本地傳說,主角是個漂亮的小姑娘。20歲出頭時,她到了城裡最大的娛樂城打工,想不到上班第二天,就被老闆一眼相中。

姑娘出身寒微,滿以為找到終身依靠,因此對這大了自己20多歲的男人投懷送抱。

事後才知,老闆的正妻在老家照顧父母,娛樂城的主管會計和公關,都是他的外室。

原本也是不甘心的,但一想到錦衣玉食,就不知不覺地鬆了口,最後就做了不倫不類的“四姨太”,過起了玩心眼看眼色爭寵愛的日子。

後來,又過了七八年。

娛樂城漸漸走起下坡路,老闆的日子不好過,給她的補貼也越來越少。

她想抽身而去,卻發現自己除了年紀,其他都一無所有。

4


我很喜歡波伏娃的一句話: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不論在成年還是小時候,他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通常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這句話,簡直是為那些心甘情願被包養的傻姑娘們量身打造。


比如《蝸居》裡的海藻。

這個小門小戶裡出身的小姑娘,被有權有勢的大叔宋思明攻破防線,於是拋下了真心疼愛自己的男友,一頭扎進金絲籠,從此衣食不愁,姐姐的房子也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但幸福卻離她越來越遠。

愛情是偷來的,享受和快樂也是提心吊膽的。最後男人死了、孩子沒了,走在大街上遇見前任,對方已挽著另一個女孩招搖過市……

編劇只點到為止,但我相信,觀眾已經為海藻腦補出了一萬種悔恨。

你看,命運贈送的每一件禮物,其實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在人生最好的年華中,你最需要做的不是尋找背靠著好乘涼的大樹,而是要用盡全力,讓自己長成參天大樹。

因為靠什麼,都不如靠自己。

古代的女人是無法選擇,不得不匍匐在男權之下求一條生路。


但我們能。

與其對男人曲意逢迎,倒不如強大自己,把愛視作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這個時代的最美妙之處,就是拓展了女性的生存空間。

雖然這空間還不足夠寬闊,但我們的努力,好歹也有了迴音、有了歸處。


5


最後,再講一個現代的真實王妃吧。

她叫雅子,畢業於哈佛大學,後又獲得牛津大學碩士學位,精通八國語言,曾是日本最有前途的外交官。

後來,皇太子德仁愛上了雅子,苦追七年鍥而不捨。雅子最終嫁入日本皇室,成為太子妃。

但宮門深似海,婚後的雅子漸漸沉默,除了相夫教子再無音訊,重度抑鬱的消息也不時傳出。


一位拿過普利策新聞獎的澳大利亞作家,是這樣描述雅子的:

“她沒有護照,沒有姓也沒有戶籍,沒有投票權也沒有信用卡。她沒有工作,很少有機會到公共場所,即便去了也被人監視,只能說預先教好的話。她無法離婚,而夫家唯一關心的,就是讓她生孩子,特別,是生男孩兒……”


夜深人靜時,恐怕這位太子妃也悔不當初,在內心發出和富察皇后同樣的吶喊吧。

我不做皇后,我只想做自己!

姑娘,你手中的工資單,遠比皇后頭上的皇冠更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