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之死:职业焦虑的无法承受之重!

女医生之死:职业焦虑的无法承受之重!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激荡期。诸多基于技术、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革新在时刻吞噬着我们内心的安宁,各种机遇与挑战也会稍纵即逝。我们每天都在这个巨大的滚筒中高速旋转,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了“中 国 式的旋晕”。

这样的状态每天都在恶化,以至于很多的行业和群体都会有着无法承受的职业焦虑!

“职业焦虑”是指职场人士由于不能达到目的或不能克服困难,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许多事业处于发展期的“70后”“80后”因为“职场危机”而陷入焦虑。

许多长期从事高压力行业的人群,还会把职业焦虑带入到平时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当中,甚至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职业焦虑的人,忙碌的时候会焦虑,闲下来同样会焦虑。他们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明明快要散架,却偏偏就是停下来。

他们有的会暴饮暴食,长期失眠;有的特别容易疲劳,特别容易被激怒;有的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对人产生情绪性的猜疑和随机性的同理心;有的任何一个小挫折都容易让他们情绪失控,甚至歇斯底里,甚至有非常明显的抑郁、自残和暴力倾向。

他们虽然很多人都拥有了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但却因为各自的职业特点、工作环境和个人潜意识要求,长期无法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甚至几乎一年365天,每天都处于高负荷和特别重要的待命状态中。

还有很多的高知精英群体,他们虽然通过努力打拼,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但却丢弃了太多的健康和幸福。虽然拥有了很多的荣誉和精神光环,但每一刻却都处在攀登的悬崖之上。

他们不被社会和公众理解,他们的身上没有暂停键,要么继续向前,要么跌入深渊。

就拿最近发生的,35岁女医生与13岁小男孩发生冲突,深陷舆论后自杀的事情来说吧。

虽然,现在几乎所有的舆论都把责任指向小男孩的家人。认为是小男孩家属的打人报复,并且到医院大闹,甚至通过编辑传播与事实不符的视频,故意误导群众引发网络暴力,而最终引发了安医生的自杀。

但蔚蓝坚信,导致安医生选择自杀的原因,并非只有这一个。小男孩家人一连串的过激、威逼和诬陷行为,最多只不过是这诸多原因当中最重要显性,且直接的一条而已。

就好比一个遍体鳞伤的人,最后对他砍下的那一刀,可能并不一定是最为致命的,但这一刀却的的确确在客观上成为了终结他生命的最直接原因。

无论于情于理于法,我们都应该追究砍下那最后一刀之人的责任,但在将这个人惩之于法之后,我们却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虽然仅凭媒体目前的报导,我们并不能完全知晓安医生平时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生活环境,或者进一步断定这与她的职业焦虑有关。但我坚信,安医生的自杀一定还会有其他原因的日积月累,甚至有些原因连她自己也不会察觉。

女医生之死:职业焦虑的无法承受之重!

无论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还是为人妻女,安医生本应该有一万个热爱生命,让自己坚强挺过去的理由,但为什么却在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中走不出来?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依旧是她的职业焦虑。

虽然我不知道安医生从事医务工作有多少年?平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面对多大的压力?有没有遇到过相关的医闹和人身威胁,甚至内心早就遍体鳞伤?但我相信,安医生的自杀,一定和她的职业有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以说,当今中国,医生这个职业基本上是付出与回报最无法匹配的职业之一。

无论是基于学历技术的更高要求,还是黑白颠倒,不分节假日,每天连轴转的工作时间,抑或是他们每天所处的嘈杂负面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给予这份职业的冷漠和不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幸福感,都严重普遍低于我们这个社会的平均值。

甚至我们有很多私立的名校,在招收学生的时候,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只要孩子父母是做医生的,那就不接收。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医生这个职业,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家人,更别说辅导孩子的学习。

医生这个原本应该高贵的职业,怎么就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和歧视对象了呢?真的是他们不够努力吗?真的是他们眼里只有钱,没有职业道德吗?肯定不是!

还有各种无厘头的医闹,治好了你的病那是医生应该做的,但只要稍微有点差错,甚至完全是正常必然的结果,患者家属却可以随意把相关医生作为泄愤和敲诈的对象,试问这样,长此以往,还有哪位医生愿意开开心心地去救你的命,为你承担可能的意外和风险?

女医生之死:职业焦虑的无法承受之重!

虽然安医生带着愤怒、委屈和绝望走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刻的。

所有的绝望,均非一日之寒。自杀的勇气,更不可能是一时的愤怒所能给予。每一个自杀者的内心深处,往往都是千沟万壑,遍体鳞伤。

如果我们不随便以职业道德绑架一个人,如果没有那么多人轻信和参与网络暴力,如果我们对网络暴力拥有更加健全的应对机制,如果社会能够对某些特定职业和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宽容,如果安医生能在以往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中,拥有一些合理的宣泄出口,并且拥有一定的心理自愈能力……那么,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不仅是安医生之死,其实很多的自杀和恶性事件,都与我们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的职业焦虑有关。

这样的职业大部分都是服务行业或者精英行业,社会激荡期的人心浮躁和心理阴暗往往会在他们的职业中被无限放大。

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高压、喧闹,甚至极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他们需要面对公众的质疑,无底线地接受被服务对象的苛责和刁难,承受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多重包剿……职业焦虑,已经成为了社会和某些行业的无法承受之重!

蔚蓝的这篇文章,无意于为任何人辩白,甚至不乏一些猜测和感性,但却真心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于职业焦虑的深度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