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创业?先做一份商业计划书吧

想创业?先做一份商业计划书吧


商业计划书除了满足融资需要之外,也可以帮助创业团队重新审视公司的运作模式是否正确,梳理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未来发展方案。企业成功融资,投资方的资金到位后,创业团队就能将商业计划书的发展规划实际执行下去,让公司按照规划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发展下去。

一次成功的融资,绝对离不开一份优质的商业计划书。毫不夸张地说,优质商业计划书就是融资成功的敲门砖。它可以帮创始人敲开融资的大门,迈入门槛后,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

想创业?先做一份商业计划书吧

一,确定基本结构

商业计划书的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基本都是一样的。从总的结构方面来看,所有的商业计划书都应该包括摘要、主体和附录三个部分。

1、摘要

摘要是整个商业计划书的高度概括,从某种程度上说,投资方是否对项目有兴趣,摘要部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摘要部分的语言应该精确凝练。

2、主体

主体是商业计划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所展示的内容一定要翔实,在有限的篇幅之内充分展示项目方所要展示的全部内容,让投资者获取他最感兴趣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次序,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A, 公司简介

简单扼要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发展方向、产品性质以及财务情况等,让投资方对公司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B, 项目简介

简单直白地说明项目的优势,比如目前市场上在某个方面存在一个空白点或者问题,而这个项目恰好能填补这个空白、解决这个问题。问题表达清楚即可。若是太过长篇大论,反而会引起投资方厌烦。

C, 项目优势

针对市场空白点或者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及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D, 营销

介绍产品面对的用户群有哪些,以及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公司销售团队情况以及销售策划等内容。

E, 突出核心竞争力

说明产品项目的核心竞争力,让投资方了解为什么产品项目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如果你的项目谁都可以做,那么投资方为什么要投资给你?要说明你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项目的亮点在哪里。

F, 财务分析

简单地预算一下半年或者一年之内项目需要多少钱,这些钱都会花在什么具体的地方。不过,不要去计算未来可能产生的利润,因为这样可能会产生吹嘘之嫌。

3,附录

附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为篇幅限制,有些内容在主体部分只是点到为止,不能详细地阐述,就可以把需要提供的参考资料放在附录部分,以供投资方阅读时参考

想创业?先做一份商业计划书吧

二,撰写时的技巧

没有所谓的 BP(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书)专家,只要了解商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并且善于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写出一份优质的商业计划书其实并不难。优质的商业计划书,一般都要具备以下因素。

1、最好亲力亲为

创业者最好自己撰写商业计划书,或者和创业团队成员一起撰写,不要让别人代劳。别人如果能做到 80 分,能做到满分的只有自己。商业计划书其实也是创业团队表现自我的机会,尽量地表现自我,才能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机会。

2,站在投资方的角度考虑

在写商业计划书之前,要先了解投资人一般都比较关注什么内容,然后有的放矢,把投资人想知道的都在商业计划书中呈现出来。一般来说,投资人关注的要点有用户数、日新增、使用频率、竞品情况、未来发展方向与空间等。不同的行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叙述。

3,用好数字

一般来说,投资方对数字和图表都比较关注,如果你的数字和图表全都处在良好的上升通道上,那投资方就会对项目抱有极大的兴趣。这些数字包括用户数、日新增、收入情况等。当然所提供的这些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投资方对数字心思都很敏感,他们很容易就能辨别数字的准确度。

4,与国外同类企业对标

创业者可以通过对标企业,让投资方对自己更信服。如果国内没有相应的对标企业,那么就拿出国外的例子来,优质的创业团队一定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学会从成功企业那里汲取经验。因为国外很多成熟的商业模式已经被验证,如果在简单对标的基础上,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以 A+B 的模式会更吸引投资方。

想创业?先做一份商业计划书吧

三,私人订制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给投资人看的,不同的投资人喜欢不同的商业计划书。据说,如果是写给徐小平看的商业计划书,在概念上要有趣好玩,才值得他去品味一下。否则,商业计划书就是摆出再多的数据,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比如写给雷军看的商业计划书,就要满足他对创业者的七点要求,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

一般来说,投资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保守派

这类投资人是最常见的,他们的投资基准更接近于实体,而不是泡沫。他们考虑的是投入和回报,算计着多久才能收回成本,多久可以盈利,投资的风险有多大。

写给他们看的商业计划书,一定要做好数字上的功课,商业计划书里要用更多的图表,让他们了解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2,感性派

这类投资人虽然也了解一些投资的相关知识,但缺乏投资经验却让他们难以理性地进行投资,因此投资失败的概率也相对较高。这类人不能很理性地分析项目,他们更多的是盲从于一些名人。他们往往是通过人脉关系上的项目赚钱,与专业的投资人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

想要迎合这一类投资人,就要在商业计划书中突出文化和企业精神,有时也要注重突出团队的专业性。此外,商业计划书中不要引用太多的概念性表述,尽可能让投资人更好地理解项目的优势。

3,经验派

这类投资人在其他行业有成功的经历,对投资也有一定了解,但相比于专业的投资人还是欠缺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展示商业计划书时,既要展示团队的专业性,让投资人了解到团队在这个项目上有着专业优势;又要让他明白项目虽然专业,但操作却十分简单。

比如,对于在 IT 行业有成功经验的技术人士,商业计划书则要关注他们对于企业长期战略计划的兴趣。针对他们的计划书,一定要突出需求客观存在,市场够大,并且要注意在计划书中体现公司在技术方面的严谨,以免产生不良印象。

想创业?先做一份商业计划书吧

关于作者:周晓垣,先后就职于多家期货、证券、基金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首席分析师、总经理等职务。从业十九载,以出众的预判与精准的把握在业内赢得了口碑,曾创造出连续七年业绩倍增的好成绩。现为中金能投基金董事长。

本文摘自《股权融资整体解决方案》,汇智博达出品,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取得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