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进军营,17岁时父亲被害母亲去世,曾4次任总理,晚年处境凄凉

7岁进军营,17岁时父亲被害母亲去世,曾4次任总理,晚年处境凄凉

段祺瑞,乃是著名的北洋三杰之一,人称“北洋之虎”。而无论是名气还是军事能力,段祺瑞都远远强过了北洋之龙王士珍,及北洋之狗冯国璋。

7岁进军营,17岁时父亲被害母亲去世,曾4次任总理,晚年处境凄凉

但在青少年时期,段祺瑞的经历却可以称得上坎坷。他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祖父曾官居淮军统领,段祺瑞7岁起便被祖父接进军营,由此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军旅生活。此后的7年时间里,小少爷段祺瑞在军营中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但在十四岁那年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了。

这一年,祖父突然病亡,在军中无人庇护的小段没有了依靠,他只能将祖父的灵柩扶送回合肥老家安葬。但习惯了军旅生活的他,突然回到耕读在家的父亲身边,一时无法适应。不久,16岁的段祺瑞只身一人步行2千多里路,赶到山东威海,投奔了自己的堂叔,在其手下做了一名小兵。

然而,不幸却接踵而至,一次一次地给年轻的段祺瑞带来沉重打击。就在他到威海的第二年,父亲为了去威海探望儿子,在回家途中被拦路打劫的土匪所害,年仅39岁。忽闻噩耗,段祺瑞请假奔丧却没有得到批准。而就在8个月后,段祺瑞的母亲因悲伤过度,也不幸亡故了。一年内父母双亡,段祺瑞这一次才被批准回家奔丧。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重担在肩的段祺瑞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前途,思考人生的规划。或许是否极泰来,他很快就抓住了机遇,接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第一次是1885年,考上李鸿章刚刚创立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陆军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第二次则是在1888年冬,再次被李鸿章选中远赴德国深造,学成之后又前往克虏伯兵工厂学习。第三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则是甲午海战之后,袁世凯小站练兵,段祺瑞被天津武备学堂总办荫昌推荐成为幸运儿,袁世凯委以炮兵统带的职务。

7岁进军营,17岁时父亲被害母亲去世,曾4次任总理,晚年处境凄凉

因为自身出色的军事素养,以及统兵天赋,段祺瑞很快在新军中获得了非常高的威望,他很快就成了北洋军中仅次于袁世凯的人,称得上是北洋军的副统帅,连袁世凯都非常的忌惮。

在袁世凯心血来潮称帝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缝,段祺瑞坚决反对帝制,毕竟当初领衔发出逼宫通电的可是他段某人,如果这时候再拥护帝制,那他段祺瑞算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虽然反对帝制,但多年的情分仍在,段祺瑞明面上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反对袁世凯,而是自己躲起来生闷气。此后复辟失败,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又来请他出山,在临终前将国事托付给了段祺瑞,北洋军阀迎来了段祺瑞时代。

此后的段祺瑞先后4次出任民国总理,接掌了民国政府的全部军政大权,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在段祺瑞执政的初期,他还“黑”了日本一笔巨额款项。由于资金短缺,政府运转困难,段祺瑞通过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特派代表西原龟山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项,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1.45亿日元,这笔外债就叫“西原借款”。从借款之初,段祺瑞就没打算还,而在他倒台之后,其他各路诸侯自然也不会替老段买单了,所以日本的这次如意算盘完全是落空了。

但是,谁能想到这位威名赫赫的军方大佬,4任总理终其一生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在北京期间一直租房居住。宣布下野之后,为了躲避政敌的打击,段祺瑞进入了天津的租界,继续租房生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圆贤二还曾造访段祺瑞家,胁迫他去东北主持傀儡政府。为了避免日本人的要挟,段祺瑞举家前往当时日本人势力较为薄弱的上海。

7岁进军营,17岁时父亲被害母亲去世,曾4次任总理,晚年处境凄凉

土肥圆贤二

在下野之初,段祺瑞还能靠着此前的积蓄维持较为正常的生活,但后来日子越来越难过。等着他养活的可是一大家子人,而且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们从政,自己从不收礼,也禁止家人收礼。虽然早年间风光无限,但因为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的6不总理段祺瑞的晚年处境十分凄凉。后来蒋委员长得知他的生活窘态后,送了2万元给他改善生活。

7岁进军营,17岁时父亲被害母亲去世,曾4次任总理,晚年处境凄凉

1936年,段祺瑞病逝,南京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无奈子孙不孝,将用于墓地的20万元挥霍一空,后经宋哲元将军协助,才将灵柩停放在西山卧佛寺临时搭建房内。在寻址修建坟茔期间,全面抗战爆发,此事自然就被搁浅,直到28年后的1964年,其生前的好友、老部下章士钊出面,协助段家将段祺瑞的灵柩移往香山万安公墓,段祺瑞夫妻合葬。墓地十分的普通,与普通人无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