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渐渐“消失”的药材(三十四):菟丝子

简介

菟丝子

(学名:Cuscuta chinensis Lam.),别名禅真豆寄生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鸡血藤金丝藤等。一年生寄生草本

正在渐渐“消失”的药材(三十四):菟丝子

外貌特征

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毫米,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近于无总花序梗;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仅1毫米许;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长约1.5毫米,顶端钝。

正在渐渐“消失”的药材(三十四):菟丝子

蒴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几乎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的周裂。种子2-49,淡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

正在渐渐“消失”的药材(三十四):菟丝子

分布地域

分布于中国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菟丝子喜高温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野生菟丝子常见于平原、荒地、坟头、地边以及豆科、菊科、寥科、蘸科等植物地内。

正在渐渐“消失”的药材(三十四):菟丝子

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自寄主吸取养分和水分。菟丝子一旦幼芽缠绕于寄主植物体上,生活力极强,生长旺盛,最喜寄生于豆科植物上。

正在渐渐“消失”的药材(三十四):菟丝子

药用价值

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

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

正在渐渐“消失”的药材(三十四):菟丝子

菟丝子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甘味一般具有滋补作用,甘辛微温,禀气中和,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

正在渐渐“消失”的药材(三十四):菟丝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