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僞|遠讀

她說,大多時候,我們的表揚都是評價性表揚,以為這樣能夠給孩子力量、自信,但是這種表揚方式常常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所以,你應當多多采用描述性表揚。

1 評價性表揚的兩個缺陷

“你真棒”、“你真聰明”這種過於評價性的詞會產生兩個問題:簡單的“評價性表揚”會讓人不斷想去追求完美,但又擔心犯錯,由此產生心理壓力;而沒有理由、毫無解釋的“評價性表揚”容易讓人懷疑表揚者的真誠度,對錶揚產生不同的解讀。

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評價性表揚,會讓人關心好與不好,但是每一件事情裡面,都參雜著好和不好,沒有絕對的一面。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還有很多時,我們會產生心理壓力。

很多情況下,當被表揚的時候,你內心其實知道,你的工作仍舊存在不少問題,自己也並沒有別人誇的那樣厲害。之所以誇你,可能是因為別人不瞭解這項工作的具體情況。所以,外行人看內行人,外行人讚歎不已,內行人卻十分心虛,生怕自己的錯誤被發現而受到嘲笑。

舉個例子,同聲傳譯是一件非常需要腦力、精力的事情,這在外行人看來非常專業、難以企及。但是做同傳的人都知道,主辦方通常會給同傳一份發言稿,這就大大降低了同傳的難度。但即使這樣,現場翻譯時也會出現一些情況,比如發言人臨時改詞,或者漏詞、漏句等錯誤。因此,同聲傳譯要想真正做到無懈可擊,你要花的就不止是一萬個小時,而是更多。所以做同傳的人特別怕同行來觀摩,因為可能對方在會場偷偷diss你呢。

孩子們也是如此,當你只是評價性地去表揚他時,他會傾向於思考自己做的不好的方面。

為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偽|遠讀

作者阿黛爾的女兒索菲婭喜歡吹口風琴,雖然孩子不時吹漏了幾個音,但她以為還不錯。於是,她指著孩子對丈夫說,“哇,吹得好棒”,結果一下就把孩子嚇跑了。後來,阿黛爾思考了一下為什麼孩子會驚慌地逃走,她發現,當只是直接接受 “評價性表揚”,孩子會思考自己做的不好的方面。比如女兒索菲婭雖然得到表揚,但是她會想,“我剛才那會兒其實一直做得很差,只是你沒看到”,“我下次做的不好怎麼辦?”

第二個問題是,簡單的評價性表揚,容易讓人懷疑其表揚的真誠度,覺得是在虛假誇獎。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別人表揚你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比如,你給老闆發了一封長長的郵件,寫了你對某個新項目的想法和建議,並且寫完之後還異常興奮,覺得自己妙筆生花。然後,你開始美滋滋地等著老闆給你回覆。第二天,老闆給你回了郵件,上面寫了六個字:

“做的不錯,辛苦!”

為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偽|遠讀

你可能會一直猜測,老闆到底是不是很欣賞我的“傑作”?他有沒有理解到我最想說、覺得最好的那個意見?有沒有注意到我可是參考了最前沿的研究資料?你還可能還會想,我去,他會不會只是瞄了一眼,就直接回復我了!?

這也是職場上的一個溝通小技巧:當你的表揚過於含糊時,對方會由此產生不同的解讀。表揚可能變成困惑,鼓勵反而引發猜測。對於孩子也是如此,表揚的第一原則就是:讓對方知道,他因何而值得表揚。

那麼如何更好地表揚孩子呢?

2 描述性表揚的三種方式

阿黛爾說,學會用描述性表揚來避免簡單價值判斷給孩子帶來的反感,並讓孩子真正體會到你的關注。對此,阿黛爾給出了三種描述行表揚方式。

1/ 用具體感受代替空洞的好壞評價

更有效的表揚方式是,剋制我們去做出好壞判斷,客觀描述我們的感受,所見、所聽的東西,這樣才能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

一位幼兒園的小女孩將她的畫給阿黛爾看,阿黛爾說,“真好、真漂亮”。小女孩聽到並沒有高興,而是悶悶地準備離開。但實在沒有什麼可說的,因為那幅畫完全是亂塗亂畫。

於是阿黛爾又說,“我看到了彎曲的線,還有許多藍色的地方,這讓我想起了風和大海。”這時,小女孩突然專注地看著她的畫,指著一個不起眼的小方形,說:“你看到這個了嗎,這是一條小魚!”說著,眼裡透出興奮的目光。

小女孩跑到桌前,又畫了好多條相似的“魚”。你看,阿黛爾對這幅畫的看法,讓小女孩更加珍惜她的畫,並努力地想要畫得更好。比如,相比“很棒啊”、“真漂亮”、“真好聽”這些詞,詳細描述其中信息,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

下一次,當你想表揚孩子的作品或者行為時,記得更多的細節會讓孩子更易於接受。

為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偽|遠讀

2/ 描述孩子行為對他人產生的影響

我們都想要表揚孩子樂於助人的一面,教他做一個善良、熱心的人。但是這種表揚要避免出現“以此判斷孩子的品格、品行”的情況,因為價值判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壓力,彷彿下一次不做好事,就不是好孩子一樣。那孩子樂於助人,該怎麼表揚?

為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偽|遠讀

阿黛爾是 3 個孩子的母親,她一直相信女孩子比較容易教育,她的大女兒就非常善解人意,無論是什麼事情都很配合父母。但是她的小女兒米婭就不同,什麼事都喜歡對著幹,這讓阿黛爾頭疼不已。她會故意弄壞哥哥姐姐的文具,衝著熟睡的鄰居孩子大喊大叫,以及做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事。而你越是說她,她越去做。

這種熊孩子,在中國的家庭也不少,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壞孩子”,讓人忍不住用“混世小魔王”來形容!

阿黛爾一直努力不把她當作“壞孩子”來看,而是告訴她,她是一個好女孩,即使連小女兒米婭自己都不這麼認為。一次吃飯的時候,阿黛爾對著丈夫說,今天米婭在圖書館表現得很好。米婭卻說,“不,我才不好,我把書弄在地上了,還一直很吵。”彷彿,她想要提醒所有人,她就是個壞女孩。

為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偽|遠讀

於是,阿黛爾轉變了一下說辭。她繼續告訴丈夫,米婭幫助自己搬了好多書去樓下,還幫忙做檢查書目,讓自己輕鬆了不少。聽到這,米婭開始害羞地抿嘴笑,還搶著說,“我還幫一位大肚子媽媽推門了呢!”

你看,當阿黛爾通過描述米婭的行為影響來表揚她,米婭也開始接受並表揚自己了。其實,淘氣點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都是喜歡別人接受、認可她的行為,他們內心其實都是善良的。但是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要弱一些,需要別人能指出她行為的具體影響,這樣他們會真的感覺到自己行為的意義。而不是簡單的“好”與“乖”,就完了。

這就像,你欣賞一個女孩時,說“那個女孩真有氣場”與說“她剪著利落的爵士風格的短髮,穿著一件短款呢料淺格紋外套,下身是一條剪裁良好的吸菸褲,腳上踏著一雙黑色小牛皮鏡面布洛克,妝容精緻,冷豔動人”。這兩種說法的區別太大了。

3/ 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賦”

聰明、小天才,這樣的詞是我們最喜歡用來表揚孩子的,這樣似乎能夠讓孩子更加有自信。但是這種過於評價性的表揚,有可能會誤導孩子對自己能力的高估,並且輕視後天的努力。這最終導致孩子能力的迭代較弱,反而喪失信心。

斯坦福大學研究員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一直在研究“評價性表揚”對於孩子的影響。研究中,她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很多在小學階段很優秀的孩子,進入中學以後,漸漸容易丟失了信心,不再那麼努力,儘管人們都說他們聰明、很有天賦。

為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偽|遠讀

根據她的判斷,她設計了一個實驗。她將一套數學題發給兩組孩子,當答題結束後,孩子們會聽到不同方式的表揚。第一組孩子會聽到,“哇,分數好高,你太聰明瞭”,這裡表揚的意思很直白:就是你很擅長數學;而第二組孩子會聽到,“哇,分數好高,你肯定很努力吧”,這裡的意思是:你肯定很用心學習,你一直努力嘗試,於是解出了所有的題目。

當卡羅爾問他們想不想繼續嘗試再做一些題時,第一組孩子大多都不想做,而第二組孩子表現出明顯的興趣。兩組孩子都被要求再做了一套題,結果是第一組受到評價性表揚的孩子做的明顯相比之前差了很多,第二組孩子的表現卻更加出色。

你看,表揚確實非常影響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如果方式不對,那麼你出於鼓勵動機的表揚,反而會讓孩子更加懈怠、自傲。大多數的過度表揚,不是來自於你表揚得很勤,而是你的方式可能不經意地傳遞了“孩子不需要再努力”的信息。當你表揚的是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賦”,你的表揚才能真正起到鼓勵的作用。

下次你表揚的時候,可以這樣更換一下用詞,用更多的語言來描述孩子所做出的努力。

為什麼你誇獎得越多,別人覺得越虛偽|遠讀

3 小結

表揚孩子,有時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錯誤的方式可能會起到與你初衷相反的效果。學會描述性的表揚方式,才會真正鼓勵孩子,與孩子產生心靈的溝通。

1/ 用具體感受代替空洞的好壞評價

2/ 描述孩子行為對他人產生的影響

3/ 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賦”

表揚,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不要吝嗇表揚的語言,因為常常多出的那一兩句話,足以改變孩子對一件事情的認知,對自身能力以及未來是“虛懷若谷”還是“剛愎自用”的抉擇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