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理民情千家事 守护公正一片天——记义马市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 贺卫锋

巧理民情千家事 守护公正一片天——记义马市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 贺卫锋

在义马市法院审监庭,每天都能见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庭长贺卫锋。他是基层政法干警的优秀代表,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诠释着人民法官的光荣称号。近几年,他先后获得“办案标兵”、“先进工作者”、“百日办案竞赛活动先进个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全省法院涉军维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作风扎实重实干 忠诚履职乐奉献

贺卫锋同志长期工作在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一线,始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诚于党的事业,热爱法院工作。无论在哪个部门,他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严格执法,秉公办案。工作中一丝不苟,对待当事人态度谦和,他总是把高深的法律问题融入到个案之中。在办案时,善于倾听当事人的陈述,深入了解与案件有关的一切问题,直到将案件的真实情况搞清楚。他工作严谨细致,热情为民服务,文明依法办案,不断规范庭审程序、严格司法作风,从当事人“进门一句暖言、一张座椅”,“接打电话一句你好、再见”,“ 准时开庭、认真倾听诉求及辩解”等,从细微处赢得当事人的理解和认可,在一点一滴的言行举止中得到当事人的尊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受到当事人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贺卫锋同志针对疑难复杂个案采取集体讨论研究,就典型案件的审理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庭审。在工作中谦虚谨慎,能够团结同志,虚心向院里的老审判人员学习,并经常与其他审判人员沟通交流,从而使他的审判业务提高很快。多年来,化解了大量的矛盾及纷争,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

“打铁先得自身硬”。贺卫锋同志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在办案过程中,为使案件能尽早审结,只要案件一分到手上,他都提前阅卷,熟悉案情,做到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缩短办案周期。由他担任审判长或主审的案件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好, 近三年来,共审理了600余件各类民事案件。今年上半年的“百日办案竞赛”活动中,他创下了百日审结80多起案件的工作奇迹。近年来,他所审理的案件,年结案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法定审限结案率达到100%,为农民工兄弟讨回50余万元血汗钱,依法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和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倾心尽力定纷争 公正执法显真情

“群众利益无小事”,贺卫锋深知个中道理。为了使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在办案中,他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总是想方设法、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尽量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以消除矛盾,实现“案结事了”。贺卫锋在办案过程中,注重调解工作,三年来审结的案件中,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占74%,他用真心、诚心、热心巧解矛盾,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使案件的审判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去年,他办理了××物业公司诉35名业主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案件,案件涉及当事人多,情绪激烈,如果处理不妥就可能激化矛盾,造成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稳定。贺卫锋认真审阅35本案卷材料,准确把握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促使诉争双方认识其享有的民事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最后摒弃前嫌,握手言和,35名被告笑着离开了法院,临走前还一个劲的道谢。

工作中,贺卫锋同志立足以人为本,不断加大调解力度,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依法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筑工头的施某于2009年为河南某建筑公司在义马的工程项目中承包了部分工程,工程完结后,河南某建筑公司义马项目部得到了全部工程款项,项目部也随之撤销,但作为建筑工头的施某却并没有从该项目部得到应有的工程款200000元。经过两年多的交涉未果,施某于2012年6月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河南某建筑公司义马项目部支付所欠工程款,河南某建筑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经一审开庭审理,施某撤回了对项目部的诉讼请求,法院遂判决河南某建筑公司支付所欠施某200000元工程款,建筑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法院审理,对该案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该案发回重审后,院党组指定由贺卫锋同志主审该案并担任审判长,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重审过程中,被告河南某建筑公司要求追加被告张某,认为张某是其公司在义马工地的实际承包人。贺卫锋在审查全案卷宗并询问双方当事人有关情况后,追加张某作为本案的被告参加诉讼。在审理中查明,张某确系河南某建筑公司在义马工地的项目负责人,在2009年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了本案原告施某,但未签订有关的书面合同,在工程结束后,也未与施某进行相关的决算。经过两次开庭审理查明,原告施某的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来充分证明与建筑公司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但事实上却是施某的确为该工地干了活。对此,贺庭长向原告施某辩法析理,告知诉讼风险,同时也积极做二被告的动作,被告张某最后表示对原告施某所干的工程予以认可,愿意支付剩余工程款项190000元。在经过贺庭长不懈努力的调解工作下,最终促使原、被告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对该案的处理均表示满意。至此,这起因无书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历时五年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巧断台胞纠纷案 守护公正一片天

公正是塑造法官形象的支柱,是展示司法魅力的亮点,对公正的崇尚,不仅仅是在司法理念的层面上,更应当注重对公正的实践,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具有同等的魅力。贺卫锋同志通过具体的司法活动,使法律的公正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在审判工作中能够排除偏见,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具有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做到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2011年7月份,86岁的台胞刘先生回大陆探亲期间,原外甥媳妇薛某某在洛阳购房,因交税急需资金,刘先生考虑到亲情,借给其32000元,薛某某用该房产作抵押,约定2013年5月5日还清。后由于薛某某再婚,刘先生多次要求薛某某偿还借款,薛某某以没钱不予还款,从此双方怨恨加深,无奈刘先生诉诸法院,请求薛某某偿还借款。贺卫锋接到该案件后,通过对案情的分析,以及对双方当事人的询问调查,对该案组织了数次调解,被告薛某对于该笔借款认可,因暂无还款能力,与原告刘先生不能达成调解协议。在数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他公开开庭审理,依法判决薛某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偿还原告刘先生32000元。原告刘先生非常满意,被告薛某某也表示服判。在送达判决书时,刘先生非常感动,他树起大拇指向贺庭长连声道谢:“谢谢法官为我解除后顾之忧,前些天我还为讨账的事情整夜无法入睡,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囫囵觉了。”至此,这起涉台借款合同纠纷案最终尘埃落定。

巧理民情千家事,守护公正一片天。贺卫锋身为人民法官,用公正无私构筑着正义的大厦,用爱岗敬业撑起一片公正的蓝天。他以院、以庭为家,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基层法院的审判事业。正是在这平凡的工作中,贺卫锋把对法律信仰的坚定守护,化作默默耕耘的身影,用一摞摞案卷、一份份判决铸就起一座公平正义的神圣天平。

供稿:河南省义马市人民法院 马领海 刘 敏

电话:1319396356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