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風力超17級 颱風「山竹」會問鼎今年「風王」嗎?

最大風力超17級 颱風“山竹”會問鼎今年“風王”嗎?

最大風力超17級 颱風“山竹”會問鼎今年“風王”嗎?

最大風力超17級 颱風“山竹”會問鼎今年“風王”嗎?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今年第23號颱風“百里嘉”和第22號颱風“山竹”將相繼影響我國華南地區,“百里嘉”將於9月13日白天在廣東電白到海南萬寧一帶沿海登陸,中央氣象臺持續發佈颱風預警,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山竹”強度是否會超過“飛燕”成為2018新“風王”?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錢奇峰介紹,目前“山竹”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已經達到17級以上(65米/秒),強度已經追平“飛燕”,七級風圈半徑300-380公里,個頭比“百里嘉”大很多,在臺風家族中屬於中等體型的颱風。

“山竹”之所以能發展得如此強盛,主要是由於它所經過的海域海溫基本都在30℃以上,高海溫為它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此外,颱風是一個立體結構,低層輻合,高層輻散,對於“山竹”來講,它高層出流非常好,這也是它強度得以快速增強的有利條件。

“飛燕”生成後在向西移動了一段路徑後,路徑轉向北,最後在日本登陸。越往北海溫越低,所以“飛燕”強度維持在超強颱風的時間並不長,隨著它向北移動,強度逐漸減弱。而“山竹”路徑偏南,一直處於高海溫海域,所以強度將在鼎盛時期維持更長時間。但“山竹”的路徑預報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公眾還需持續關注滾動預報。

今年的颱風特別喜歡扎堆,而現在,又將有兩個颱風相繼登陸我國華南地區。

錢奇峰介紹,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影響我國的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北,所以颱風移動路徑也相對偏北,因此接連有4個颱風登陸江浙滬地區,突破了1949年以來的歷史紀錄;隨後副熱帶高壓東退,受副熱帶高壓西南氣流影響,颱風“蘇力”“西馬倫”和“飛燕”相繼北上;而最近一段時間,副熱帶高壓又西伸南壓,受其南側氣流引導,“百里嘉”和“山竹”移動路徑都以偏西方向為主,未來主要影響我國華南地區。

未來一段時間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是否還會有熱帶氣旋影響我國?

錢奇峰說,就目前天氣形勢來看,副熱帶高壓在一段時間內仍然比較穩定,其南側颱風活動活躍,“百里嘉”和“山竹”影響過後,也不排除有新臺風生成的可能。

秋季(9-11月)仍然是颱風的高發季節,從歷史統計來看,秋季出現超強颱風的幾率往往更大。主要是由於夏季向秋季過渡時,太陽直射點由北向南移動導致海溫偏暖,海溫高意味著積攢了更多的熱量,提供給颱風的能量也會更大,所以容易出現超強颱風。此外,秋季北方冷空氣趨於活躍,如果颱風與冷空氣相遇,可能激發更強的降水,可見秋颱風也是個“狠角色”,因此仍然不能放鬆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