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我們的善良被消耗貽盡才想起加強監管

別等我們的善良被消耗貽盡才想起加強監管

5月24日,一篇名為《王鳳雅小朋友之死》文章刷爆朋友圈。該文說,河南太康縣母親楊美芹利用重病幼女,在水滴籌平臺騙取網友15萬元捐款,但不為女兒治療致其死亡,還稱其帶兒子前往北京治療唇顎裂,懷疑捐款被“挪用”。調查的結果是楊美芹總計在平臺籌款35689元,非網傳15萬元,目前已將治療剩餘的1301元轉捐。儘管真相大白,不是挪用,但目前鳳雅一家卻因這場風波已心力交瘁,楊美芹甚至已接受了精神治療。為什麼本來是一件好事,最後卻會導致這樣的最終結果?不值得我們全社會反思嗎?

別等我們的善良被消耗貽盡才想起加強監管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一家有困難左鄰右舍都會拉把手幫一把,小時候記得農忙裡誰家忙不過來,已經收割完了的會主動去幫忙收割,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騙子利用人們的善良,把這當成了一種賺錢的手段,甚至當成了一種職業時,人們的善心慢慢被無情的消費,所帶來的後果就是那天真的有困難真需要幫助的人時,人們不會再伸出援手。

別等我們的善良被消耗貽盡才想起加強監管

別等我們的善良被消耗貽盡才想起加強監管

上面二張圖中的場景相信很多人經常見到,躺在街道過道里好象很病重,邊上放個募捐盒,時不時有路人往募捐拿裡放些錢,但當沒人時,躺著的病重之人可能就忽然起來活動活動了,等有人時再躺下。 如果上面這二張圖中類似的職業人越來越多時,誰還會相信那天因真實的困難而在街頭募捐的人?沒人相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逐步產生了一些專門的愛心募捐平臺,如愛心籌、水滴籌、輕鬆籌等,這些平臺都曾經幫助過許多困難的人群度過難過,善莫大焉!但為什麼又會發生王鳳雅這樣的事件?背後的根源還是人們的善良快被騙子消費貽盡的結果。

近日有記者實測水滴籌、愛心籌、輕鬆籌三大網絡募捐平臺,發現用虛假診斷證明及住院證明,即可輕鬆通過三家平臺的身份證明審核、醫療證明審核,對外發起籌款求助,而且在三家平臺上均可以成功提現。這一結果無疑將會大大降低這類公益平臺的可信度。以後類似這次網友質疑楊美芹欺詐募捐的事件會越來越多,千萬不要等大家都不再選擇相信了,都不太願意把自己的善良拿出來時才想起加強平臺的審核和監管,那就一切都遲了。

別等我們的善良被消耗貽盡才想起加強監管

一個郭美美就能把紅十字會多年積累起來的信用推倒,同樣如果不對這些募捐平臺加強監管,以及這些平臺自身加強對募捐事項的審核,確保真實性,那會不會因某一個偶然事件而把這些平臺成為第二個紅十字會呢?我看完全有可能!

別等我們的善良被消耗貽盡才想起來加強監管,我們都是好人,但我們不想被別人當傻瓜耍!

想在線與我交流的,可加我微信 xuelinscj 為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