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猛于虎,怎么办?

农药猛于虎,怎么办?

援引大众日报消息:自2016年1月份至6月份,德州市120急救调度中心共接到农药中毒事件309起,平均每月都有五六十起,6月初至今半个月时间就接到56起农药中毒事件。6月2日,禹城市建设路一年轻女性敌敌畏中毒;6月9日,宁津县相衙镇一老年人除草剂中毒;6月11日,平原县三唐乡一男性除草剂中毒;6月15日,陵县神头镇一中年男性百草枯中毒。

看完以上的消息您是否有触目惊心,扼腕叹息的心情?这就是某些地方的植保现状,虽然农业科技进步了很多,但是在施药技术和装备更新上仍无质的改变。这些年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对土壤墒情也产生了恶劣影响。中国农业的一大软肋,就是农田植保技术的落后。夏季是病虫害多发的季节,也是农民朋友中暑中毒频发的季节。农民种地本就是混个温饱,如果再因农药和高温危及生命,那以后谁还会种地。因此,加强农药知识的普及和施药设备的更新迫在眉睫,它关系着未来十年内中国农产品的品质、出路和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农药猛于虎,怎么办?

应该怎么办?我们从农田施药的三个阶段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

第一是“人背机”。这种方式从建国初开始,至今有的地方仍在使用,主要用于20亩以下的小地块。这种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

1、是打药速度慢。

2、人与农药直接或间接接触,因皮肤感染或呼吸感染的几率大。

3、打药质量不稳定,人的体力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产生疲劳是正常现象,因此施药不均匀,漏喷重喷常有发生。

4、尽管后来出现了机动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打药的效率有了一定提升,但未从根本上解决人与农药的近距离接触问题,安全隐患一直存在。

农药猛于虎,怎么办?

第二个阶段是“机背人”。这个阶段的标志性设备就是打药的高架车。打药车无论从效率还是打药的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针对大地块,株高1.5米以下作物非常适用。但是打药人一边驾驶一边注意打药的喷洒均匀度,精力分散,最重要的是在地里转弯掉头时容易伤苗,所以未得到大量应用。

农药猛于虎,怎么办?

第三阶段就是“人机分离”。典型标志是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植保无人机最大的成功就是实现了人机分离,减少了农民与农药的直接接触,保证了安全。植保无人机集多项高科技于一身,实现了智能化自主作业,最大程度上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无人机螺旋桨的下行风场减少了药液的飘散,使农药更均匀的附着于作物正反面,穿透性强。无人机用水量少,用药少,操作者省时省力,而且打药速度是人工打药的20-30倍。而且植保无人操作简单易上手,初中学历以上的农民7天就能实现独立作业。

农药猛于虎,怎么办?

由此可见植保无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农民出于安全和效率的需求。由于植保无人机真正用于农田,能干活能赚钱始于2016年,现在正是大量普及发力的关键时期,无论个人经营还是种植大户自用,农资经销商借助无人机快速转型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要等无人机在你头上呼啸而过的时候才感叹时代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