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宝宝就被绑手绑腿,这对孩子有何影响?

甜宝爱学习


刚出生宝宝就被绑手绑脚,这对孩子有何影响?

现在仍然有很多地区还留有“蜡烛包”的风俗习惯,所谓“蜡烛包”就是强行把新生儿胳膊腿顺直然后用小被紧紧的包住,外面再绑几圈,最大调制宝宝的自由活动,据说不仅可以预防孩子罗圈腿还能够让孩子不一惊一乍的睡得更安稳。但是,事实上“蜡烛包”对孩子有害而无利!

“绑手绑脚”对孩子的弊端具体如下:


1.宝宝出生时关节和韧带比较松弛,被绑手绑脚太紧,容易造成股骨头错位,不利于臼窝的发育,从而发生髋关节脱位,导致宝宝腿部发育畸形。

2.宝宝被绑手绑腿,他的肌肉和神经感受器得不到应有的刺激,会影响到脑和全身的发育。

3.绑手绑脚一般不会经常打开,不能很好的观察宝宝的情况,不能够察觉到宝宝冷暖,不易散热;绑的太久,不通气,容易细菌增生,引发湿疹、尿布疹、皮肤感染等等。

4.绑手绑脚,宝宝不仅没法运动蹬蹬小腿小脚,还会肌肉紧张血液不流通,抵抗力减弱等等。

5.通常绑手绑脚,会伴随着束胸,就像“蜡烛包”,宝宝整个人被裹得紧紧的,外面再绑2道,宝宝的胸廓运动被限制,影响了宝宝呼吸以及肺部胸部的发育;而且宝宝哭闹时胸廓和肺不能相应扩张,肺活量不能提高,时间久了会影响到宝宝的肺功能。

刚出生的宝宝一惊一乍没有安全感怎么办?

宝宝刚从温暖安全的肚子里出生,大多会感觉没有安全感,一惊一乍的,睡眠都睡不安稳,妈妈们可以选择把宝宝圈起来,可以用孕期用的U型枕,可以用小被子也可以妈妈用胳膊圈(叮麻月子期间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胳膊伸的长长的把宝宝圈起来睡,虽然时间久了胳膊会累,但是宝宝睡得特别安稳),也可以把宝宝包裹起来。



包裹的方式跟“蜡烛包”不同,如上图示,宝宝下身需要注意,不绑腿,留有足够的空间给宝宝自由活动,用宽松舒适透气的小毯子裹起来(叮小朋友小时候也裹过,不过是从胸部开始,小胳膊小手没有包起来,像穿了个裹胸裙一样,不过每次睡觉得握着他的小手,否则小手乱扑腾)

祝健康!


叮麻育儿


关于“刚出生宝宝就被绑手绑腿,这样有哪些利弊?”这个话题,之前我在自己的头条育儿号“亲子关爱”或“育儿教子”上发表过类似的文章。现在再详细的述说一下:

在一些乡下地区,养育孩子还往往采用一些传统的方法,比如新生儿一出生,就将他“包裹”起来。方法是这样:

一、先将宝宝两臂两腿强迫顺直,

二、再用布或小被子紧紧包裹,

三、接着,再用带子结结实实地捆成一个小包,

四、整个过程,看上去是把新生儿“打包”了。

据一些传统的概念与老人认为,这样“包裹”宝宝的原因主要两点:

一、从保暖的角度考虑,防止新生儿伸胳膊、伸腿活动时,踢开小被子受凉气;

二、怕新生儿睡觉时四肢抖动,影响安睡;并且,防止日后新生儿的腿、臂长不直。

因此,传统的育儿方法,是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再把宝宝的两臂,贴在身体两侧固定起来,认为这样孩子才睡得香甜,可不受惊吓。

其实,这种做法限制了孩子在睡觉时的自如动作,一个长期固定的姿势,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所以,“捆绑”的方式,严重地妨碍了新生儿正常的活动和体位。至少有以下几点弊端:

一、科学地说,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四肢,应该是处于外展屈曲状态。宝宝的上肢应该呈“W”型,下肢应该呈“M”型。

二、“打包”样的捆绑方式,与新生儿正常体位有着极大的差别。长时间这样,会使宝宝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从而极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三、捆绑后,新生儿的手指不能自由地触摸周围的物体,那么,宝宝触觉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四、包裹过紧,不易透气,从而影响宝宝皮肤的散热而易出汗。

五、由于包裹过紧,出汗后容易使皮肤皱褶处发生糜烂;这样,汗液和粪便的污染,易引起皮肤感染,从而给新生儿带来伤害和痛苦。

事实上孩子患“罗圈腿”是佝偻病的症状,不是捆绑,就可以预防的。因此,宝宝在睡觉时,四肢应处于自然状态。并且,睡眠中四肢活动活动是自然生理状态,不是受惊吓的结果。

根据自己带孩子的经验,我认为新生儿睡觉时,可用睡袋来代替包裹。因为睡袋不仅保暖、舒适,又能使宝宝的四肢得以自由地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小家伙的发育成长!


育儿教子


刚出生的宝宝就被绑手绑脚,是老式传统育子方式之一,我们要了解下过去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老辈人之所以要对新生儿绑手绑腿,有两个原因


1.认为新生儿一惊一乍,被绑上以后就会安稳的多。把宝宝固定在带子中,宝宝睡觉的时候不再一惊一乍,能够很平稳的进入睡眠,宝宝可以睡的香甜。

2.认为宝宝的腿不直,需要用布带把孩子两腿拉直捆好,防止罗圈腿。

这样做的利弊是什么呢?

1.利

宝宝确实睡眠安稳了,不再一惊一乍了。

其实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一惊一乍,只是因为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好,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随着宝宝的长大,这种现象会缓解直至消失。我们不需要为了防止宝宝的一惊一乍而把她捆绑起来。

2.弊

用布带捆绑宝宝,限制宝宝在睡觉时的动作,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对宝宝的运动能力发育不利。而且阻止了宝宝身体血液循环的速度。

罗圈腿是佝偻病的症状,不是捆绑可以预防的。如果预防罗圈腿,要补充维d,还要帮宝宝把腿伸直揉一揉,也不要让宝宝太早站立。如果宝宝骨骼正常,腿弯的问题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变直。

希望我认真的每字每句和用心回答会对您有帮助。

我是J妈,硕士,翻译+教育行业十多年的经验,现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关注我的朋友,会在五月免费得到我录制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视频课程,同时组建学习打卡团,让我们共同前行。

J妈学堂


宝宝来到世界上,最开心的是妈妈,最束手无策的也是妈妈,看着小小的他,哪哪都不敢动,生怕一个不小心弄疼了他,由于自己还不会照顾宝宝!

萌宝一回到家里后我家婆婆就把萌宝包的严严实实!



萌妈:婆婆你给萌宝包的这么严实,萌宝会舒服吗?

奶奶:都说绑起来腿直,怕螺旋腿,还有给孩子立规矩,这样的孩子规矩

而且包成这样宝宝就像在妈妈子宫里一样,有安全感!

萌宝:奶奶这有什么安全感啊!人家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可以伸伸腿,动动手,可在奶奶你的蜡烛包里我动都不能动!你说哪里来的安全感!分明就是束缚感嘛!



看了以上萌宝的对话

萌妈真心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宝宝护理的知识!

萌妈科普时间到:

胎儿在母亲充满羊水的子宫内环境中生活,自由自在地伸伸手、踢踢脚,不受任何的约束。可是出生之后,父母把他捆裹在“蜡烛包”内,四肢的活动受到限制,失去了胎内的自由,对大多数新生儿这样的遭遇!

老一辈担心:

①婴儿的上、下肢呈屈曲状,如果不把四肢伸直捆扎起来担心将来会出现畸形。

萌妈科学回答:

①新生儿四肢屈曲的姿势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反映,不必人为地去矫正。随着年龄的长大,四肢会自然地伸直,更不会出现四肢的畸形。

老一辈担心

②婴儿的手、脚不停地活动,如果暴露在外面容易受凉生病。

萌妈科学回答:

②“蜡烛包’’限制了四肢的活动,使肌肉的感受器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影响脑的发育。“蜡烛包”还会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动作,尤其在哭泣时肺的扩张受到限制,影响胸廓和肺的发育。

萌妈建议准备一个宽松舒适的睡袋,这样宝宝既保暖又可以活动哦!

老一辈担心

③包成“蜡烛包”后抱起来很方便,很少发生意外。

萌妈科学回答:

③包在“蜡烛包”内,活动量减少,经常处于睡眠状态,胃口小,每次吃奶量不多。

在这里用一个睡袋也是可以充分解决抱宝宝的,不管你是包了蜡烛包还是没包,我们都是要小心抱宝宝的!所以和蜡烛包是没有关系的!
【萌妈感想】建议沿袭几千年之久的“蜡烛包”可以放弃了,还新生儿在胎内的自由。


家有两千金的全职辣妈


您好,这样对孩子的髋关节发育不利。

之前给孩子包蜡烛包,有两个想法,第一是把孩子包裹住,孩子就不会乱动,减少了惊跳反射,看似孩子更加安静;第二是想让孩子长成又长又直的腿。

但是,通过研究发现,给孩子包蜡烛包不能让孩子腿直,该变成O型腿的还会变成O型腿,并且还会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甚至导致髋关节脱位的问题,另外,咱么有更好的包裹孩子减少惊跳反射的方法,就不推荐蜡烛包了。

孩子生后在2-3岁前,都有些O型腿,随着长大,逐渐变成X型腿,等到7岁之后,才会变直,这是正常的生理表现,所以,绑不绑腿都会这样。

在孩子双腿分开时,髋关节是处于正常位置的,这时股骨正好在关节窝里面,如果把腿绑直了,会导致股骨头从关节窝里出来,会导致脱位哦,大家看下面的图片就能理解啦。

最后,在防止孩子惊跳反射时,可以给宝宝打包裹,但是要放开腿哦,把上半身都包裹紧,腿要松松的包裹哦。


儿科医生孔令凯


育儿陋习毁娃一生!要知道,给宝宝绑手绑腿是件特别危险的事情!

绑腿的危害太多了,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宝宝髋关节脱位。除此之外,绑腿还可能造成宝宝的肌肉紧张、血流不畅通,从而减少宝宝的免疫力。另外,宝宝不能自由自在的活动,下肢的股骨头就会从髋关节里跑出来,随着骨骼长期扭转让髋关节无法发育并稳定下来,很可能引发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反而有可能使得宝宝腿部发育畸形!

还有,现在是夏天,也会使得宝宝长痱子啊、湿疹啊,总之是百害无一利的迷信偏方,麻麻可不能给宝宝绑腿啊!

我发现很多坚持给宝宝绑腿的多半是老人,身边的邻居、朋友家里也存在不少这样的情况,很多老人坚持给宝宝绑腿名其名曰要改善宝宝O型腿的症状,但正常情况来讲,O型腿不是病,是宝宝成长发育的正常轨迹。所以说,每个宝宝天生就是O型腿、罗圈腿!

O型腿是因为宝宝生理膝内翻,通常这种情况在宝宝学习走路后会慢慢改善,等到宝宝大一点后,O型腿就会消失,转而发展为X型腿,当然,这也是宝宝骨骼生长所造成的,会在宝宝7岁以后慢慢改善、消失,最后腿才会变直。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王育儿顾问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给宝宝绑手绑脚的这种育儿土方,就是把宝宝的胳膊、腿拉直,然后紧紧地用小被子包住,这种做法我们是反对的,因为对宝宝的不利影响太多:

1、 用东西给刚出生的宝宝身体绑得直直的,并不解决宝宝的腿型问题,想矫正宝宝的腿型,还是要去医院,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2、 给宝宝绑手绑脚反而会妨碍宝宝的活动,甚至有些布条还会缠绕住宝宝的小手小脚,没有及时发现的话,甚至会引起坏死。

3、 包太紧影响到宝宝呼吸和肺的发育,增加肺部感染的概率。

4、 压迫腹部,影响胃肠道和消化功能。

5、 影响到宝宝皮肤的散热,有捂热的风险。

6、 绑的力道大了会伤到宝宝皮肤,影响宝宝出汗,引发一些皮肤问题。

7、 如果没有给宝宝的脚留出自由活动的空间,还有可能会造成宝宝髋关节脱节。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 婴儿绑腿不科学

婴儿绑腿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根据胎儿生理学特点,当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时,胎儿的姿势是呈弯曲状态。当宝宝出生后,宝宝的腿部还是会有一些弯度,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弯度,不影响宝宝正常发育,如果采用婴儿绑腿的方式强行对宝宝绑腿,反而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同时,宝宝的肢体发育受到阻碍,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 婴儿绑腿不能让腿变直

“罗圈腿”和“X”型腿,现已证实,完全是由于后天喂养不当和疾病等因素引起的,如佝偻病所造成的骨骼变形,并不是“绑腿”所能解决的;绑腿不仅不能让宝宝腿长直,反而阻碍宝宝自由活动,不利于宝宝正常发育。预防x或是o型腿,关键是预防缺钙。

• 婴儿绑腿有危害

绑腿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危害的,影响血液循环,压迫腿部的神经,会阻碍宝宝的腿部发育。具体如下:

1、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易造成外伤。临床上有很多新生儿由于手脚被布条等物品捆绑而导致四肢淤青,甚至由于长期血液不循环而面临截肢的危险。

2、宝宝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动,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极其不利。

3、四肢被捆还容易造成宝宝手脚活动不灵活,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 宝宝腿部异常弯曲应就医

部分孩子因为一些疾病导致下肢明显的弯曲畸形,比如佝偻病,遗传代谢性疾病,骨折,感染等引起了明显的O型或X型腿,那就需要治疗了。

• 如果你发现孩子:

1、双下肢不对称,比如长短不一,粗细不等,弯曲幅度不一样。

2、下肢弯曲的特别厉害,或者相比同龄孩子特别矮。

3、2岁之后O型腿还在加重,或8岁之后还有X型腿。

那就应该上医院去检查一下,明确病因,有些问题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佝偻病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有的可能需要矫形或者手术治疗,这些都需要医生详细检查之后再决定治疗方案。绑腿起不到治疗作用。


天下奇闻异事录


为什么老一辈的人会捆绑宝宝?

因为那个时候知识匮乏,人们大多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做出判断,他们觉得只要把宝宝的腿从小绑好,就不会出现罗圈腿;而且他们观察到有的宝宝睡觉的时候可能会突然一惊一乍的,手脚乱动,容易把自己吓醒,这时候把宝宝绑上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让宝宝睡得更好。

其实出现罗圈腿和绑腿没有什么关系,一般只要宝宝出生后不是畸形,基本不会天生就是罗圈腿,罗圈腿都是后天出现的,可能是因为缺钙或者走路太早等原因造成的,这里就不详细说了;而宝宝睡着的时候被“吓到”,这也是经常会发生的,其实是自然生理状态,这是因为宝宝还小,神经发育还不是很完善,睡着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只要用包被稍微裹紧点就好了。

那绑住宝宝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绑腿限制了宝宝的活动,使腿不能活动了,而小宝宝是很喜欢动手动脚的,不让他动了,会不利于肢体发育。

其次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造成伤害。轻则四肢有淤伤,重则可能都有截肢的危害。

最后宝宝一出生就被牢牢绑着,使髋关节长期处于伸展位,不利于髋关节稳定,容易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

而且宝宝本来就应该是活泼好动的,你给他绑上,让他觉得很拘束不舒服,他就会用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样不好带,总感觉宝宝再哭。


动脑思考


新生儿裹成“蜡烛包”,没有一点利,满满的全是弊!

为什么过去的老人们喜欢给新生儿裹成“蜡烛包”?

“蜡烛包”是过去的一种包法,因为新生儿缺乏安全感,再加上过去的人们忙于干活,没有时间整天抱着孩子,甚至很多产妇生完孩子当天就下地干活了。所以,他们喜欢给孩子喂奶以后,紧紧的裹住宝宝,让宝宝安静的睡觉,大人好干点活。

有时候为了怕孩子手脚乱动打散了包裹,甚至要用带子或绳子捆绑起来。

科学的育儿观点则认为,打“蜡烛包”存在很多弊病:

1、孩子越小,生长越快!

“蜡烛包”不仅限制了手脚,还限制了胸廓的运动。既限制了新生儿的身体发育,又限制了新生儿肺功能的发育。

2、新生儿的四肢受限,会妨碍大脑发育。

感知是刺激大脑神经细胞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蜡烛包”恰恰让新生儿减少了获得这些刺激的可能性!

3、不经常打开包裹,新生儿容易出现尿布疹、脐炎、褶皱处糜烂等症状。

4、拉直下肢时,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在襁褓中不易发现,等到学战、学走的时候在发现孩子跛行,已经晚了!

5、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健全,过厚过严实的“蜡烛包”会造成散热困难,导致体温过高。

那应该怎样包新生儿呢?

最简单,好用、科学的办法,就是婴儿睡袋!

给新生儿穿上纯棉质的衣服,裹上尿布(注意,不要遮住脐部,以免尿液污染),然后放入睡袋。睡袋薄厚可调节,换尿布也方便,保暖也更好。

如果用包被包裹新生儿,要把宝宝放在包被的对角线上,先将一侧包被角提起,向对侧包住宝宝,折转放在宝宝身下。再将另一侧按相反方向折转后放于宝宝身下,腿脚部多余的包被折回放于臀下。

这样包裹后,宝宝既能保持安静的睡眠,又可避免包裹过于严实引起的弊端。

科学育儿,不是一句话,而是在育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传统的育儿观念中有很多不科学的,新手妈妈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育儿常识,有鉴别和判断能力!一切,为了宝宝更好!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