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马云:我不想一个人

9月10日,马云发布公开信,称会在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也就是一年后的今天,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消息一出,之前的猜测终于变成了实锤。

马云在9月7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就流露出对执教时光的怀念。9月7日晚,美国媒体Business Insider率先报道称马云准备辞去阿里巴巴董事长职务。此新闻一出,迅速引发各大媒体关注。9月8日早上,纽约时报、彭博社和福布斯等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跟进报道。纽约时报称,马云计划于下周一即9月10日辞去阿里巴巴董事长主席一职,但仍将继续留任阿里巴巴董事会,指导管理工作。

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当舆论甚嚣尘上时,阿里巴巴集团回应称:“不管是在社会公益还是在阿里巴巴,马云天天都在做老师,也天天梦想着再去做老师,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想法。”言辞之中语气平静,似乎即便马云现在选择离开,公司也不会感到惊讶。

其实,马云一直在为今天铺垫,并为此准备了10年。为了解决阿里巴巴创新力问题、领导力传承问题、未来担当力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马云在10年前创建了合伙人机制。10年后,马云的合伙人机制已经为阿里巴巴培育出了数代人才梯队。70后执掌风云,80后中流砥柱,90后崭露头角,人才辈出的阿里巴巴俨然成为一个英雄集结的大本营,甚至可以在马云缺席的情况下对公司的重大战略拥有主导话语权。

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马云钦点的接班人张勇,就是人才梯队的卓越成果之一。被评为中国2018年最佳CEO的张勇,无论是战略格局还是市场决断,都用自己的优秀证明马云的正确判断。在张勇担任CEO的三年间,阿里巴巴实现连续13季度的持续高速发展。2013年10月,张勇在集团组织部大会上提出,要“all in 无线”,于是通过手机淘宝实现淘宝全面移动化,让阿里巴巴成功完成向移动转型。除此之外,张勇还打造了天猫、首创双11购物狂欢节、收购饿了么和百度外卖、打造新零售盒马鲜生等。大润发、银泰商业、上海百联、高鑫零售还有苏宁易购等零售巨头也相继被张勇纳入阿里麾下,遍布全国、有着成熟完整的仓储和物流等供应链渠道的零售业,逐渐扩张着阿里商业帝国的版图。

2017年开始,阿里开口不提“电子商务”,而是抛出“五新”概念,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在张勇的主导下,阿里巴巴逐渐从一家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成为一个上连阿里云、下接菜鸟物流、中间完成所有商业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生态经济体。

在张勇的带领下,阿里的市值达到了4200亿美元,并完成了从商业驱动公司到科技驱动公司的转变,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联盟、钉钉、盒马鲜生、闲鱼等旗下产品高速发展。所以马云在此时选择退居幕后,无疑是一个恰好的选择。正如马云所说“我认为他(张勇)是当之无愧的,把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移交给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正确决定。”

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这并不是马云的第一次放权。2013年5月10日,马云公开宣布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而成熟的合伙人机制此时已经为马云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传承人,所以马云退出集团的具体运营工作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阿里巴巴的未来,比如马云推进eWTP的落地,就奠定了阿里全球化的格局。

2011年的淘宝刚刚扭亏为盈,阿里巴巴的全年总收入仅为64亿,与同是BAT出身的腾讯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但是五年后,

阿里已经与腾讯并驾齐驱,成为仅有的两家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和亚洲最大市值两巨头

在马云逐渐放权后,阿里依然在后创始人时代保持着持续的创新力和坚定的执行力。尽管一年后的马云将不再是阿里的执行者,但会一直是阿里的守护者,与众人一起见证张勇带领阿里走向新的变革时代。

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刘强东:我只想一个人

众人高歌颂扬马云的卸任,是因为马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和层级分明的治理制度,是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当企业成长为大型规模企业时,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上,创始人都无法事必躬亲,过于霸权只会是过犹不及。

最近一直风波不断的刘强东就是一个典型。

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当地时间8月31日晚,刘强东因涉及一级性犯罪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被捕。几天后,美国三家律所Rosen、Schall、Pomerantz分别在官网宣布调查京东是否失实披露刘强东案情,并且邀请遭受损失的股东参加调查和可能的集体诉讼。虽然美国警方至今没有正式指控,但是京东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事情发酵期间,京东股价累计跌近16%,市值蒸发超过72亿美元(约合492亿人民币)。正当人们好奇刘强东会不会因此离开京东时,京东的公开信打消了众人的念头。京东官方表示,“刘强东将继续领导公司,该事件并未影响京东的正常运营。”对于有律师召集股东准备发起集体诉讼,京东回应称,目前还没收到诉讼,如果有,将据理力争。

京东对刘强东如此维护,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京东内部还没有可以直接取代刘强东的人物出现。当然,刘强东不是没想过放权。2011年开始,陆续有COO沈皓瑜、CMO蓝烨、CHO隆雨等“科班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加入,但是早已习惯事必躬亲的刘强东,还是无法放权公司管理,仍然每天八点半准时到公司、参与京东的一线事务。不愿放手的刘强东,让京东成为了自己的个人产物。

互联网混战中 刘强东选择霸权 马云却选择放权

刘强东过于集中的管理权,让自己的商业影响与京东的市场形象捆绑在一起,使得京东与刘强东成为密不可分的共合体。刘强东曾经公开表示:“如果不能控制这家企业(京东),我宁愿把它卖掉。”为避免在不断融资中稀释对京东的控制权,刘强东制定了AB股制度,让其虽然只持有京东15.5%的股权,但是却拥有80%的投票权,这样刘强东便可以掌控京东的所有决策。据悉,京东章程中注明,禁止董事会在刘强东不在场的时候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如果没有刘强东在场,或者除非他自己回避,董事会不得举行正式会议。强硬的管理制度,使得京东在创始人形象受损时毫无还手之力,这一点,已经在资本市场上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股价暴跌、一泻千里。原本对标阿里的京东,经过刘强东事件后,不但市值与BAT相差甚远,还被拼多多、美团等后起之秀反超,所以不管愿不愿意,面临强敌环伺的京东都是无法与刘强东分开的。

对于阿里巴巴,马云说:“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

对于京东,刘强东说:“如果不能控制这家企业,我宁愿把它卖掉。”

截然相反的态度,将阿里和京东推向了不同的方向,一个生机勃勃,一个则是四面楚歌。

对于创始人来说,企业是他们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拼出来的,但是当企业形成规模时,过度的保护只能让自己视如珍宝的企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经受住资本市场的杀戮。所谓进可攻,退可守,为道也。懂得在恰当的时机放权,才能不断延续企业的生命周期,将企业的精神一代代新人的手中传承下去。

引用《指环王》中的一句话:“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放开,你得到的是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