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想必大家都試過:

在蚊子酣暢淋漓地吸血時,猛一巴掌打爆它,再望著掌心一點紅,思考著這血算誰的。

其實這個場景可以再升級一下:

當你在溪邊戲水後上了岸,卻發現一隻已經飽食鮮血的水蛭,你抓起了它,它也回報你一手鮮血。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這一手鮮血不僅充滿哲學意味,更讓人打肚臍眼裡厭惡這些吸血動物。

所以,水蛭在地攤文學中的形象也頗為“生動”:

它能從傷口鑽進體內,吸精飲髓傳宗接代;

甚至它的大小也與它的吸血量有關,加之網上盛傳的巨型水蛭,更是形象生動。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網上原話是“大到可以吞雞的水蛭”,但這真的只是一隻吞了雞的蛇而已

水蛭遍佈全球,就連南極海域還有海水蛭。

不過水蛭這個稱呼並不嚴謹,在700多種已發現品種中,有近100種生活在海洋中,近70種生活在陸地上,餘下的那些才是實打實的水蛭。

但因為淡水環境下的蛭最為常見,我們也就習慣將全都稱作“水蛭”。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一般刻板印象中,水蛭醜到了讓人不想配圖的地步,而且無血不歡。

其實吸血的水蛭只是小部分,絕大多數算是肉食性,例如捕食其他軟體動物。

以宿主體液為食的是少部分,而吸食哺乳動物血液的更是極小的一部分。

這部分水蛭蛭丁旺盛,才給人“水蛭都吸血的錯覺”。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一隻正在狩獵蛞蝓、一隻正在狩獵蚯蚓

而且就算是吸血水蛭也是挑食的,不同品種的水蛭有著不同的偏好。

科學家以兩種不同水蛭為實驗對象,提供了牛血與豬血以觀察它們的取食趨向。

發現血液中的氯化鈉和精氨酸濃度差異,決定了實驗水蛭的取食反應。

換而言之,若不是蛭生艱難,口味一般的血液它們還不屑一吸。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水蛭能夠分辨血液,全靠頭部的化學感受器。

除了頭部的化學感受器,它的身體中部也有皮膚感器,能讓它感受到很微弱的水擾動或是光刺激。

通過這些感受器,它能收集到周圍環境的各種信息,從而做出取食、生殖、防禦等不同的判斷。

所以水蛭總是搖頭晃腦,就是在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吸血水蛭化學感受器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

當水蛭確定獵食對象後,它就會利用頭尾的吸盤,交替邁開魔性的步伐。

黏上獵物後,它會用尾部牢牢穩住身體,頭部的口器切開獵物皮膚,豪飲鮮血。

水蛭一口吸到飽,攝入的血量能將它撐大4~5倍。

飽餐之後,它才會鬆開吸盤,這樣一餐飽餐能頂上數月口糧。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就這一手吸血技巧,讓它成了一座移動的寶藏。

由古至今,不同醫學流派乃至現代醫學的研究者,都重視它。

你一定沒想到,早在1個世紀以前,水蛭還是歐洲的“寵蟲”。

要說靠吸血上位,它還真是獨一家。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早在數千年前,人們就注意到這些神出鬼沒的吸血蟲。

古埃及、印度都有明確記載,他們如何用水蛭為病人吸血。

而歐洲中世紀的人們,對其的接納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水蛭這麼喜歡吸血,一定是上帝送來的天然治病神器啊。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體液學說,就像是為了水蛭而誕生。

體液學說認為,人體由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構成,只要維持體液平衡就不會生病。

但只要人一生病,醫生就認定是血液失衡,有“壞血”,隨即用刀切開身體放血。

這種將血液視作萬病之源的思想,為水蛭上位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畢竟水蛭吸血不疼呀。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水蛭在吸血時,會分泌出具有麻醉效果的物質。

因此看著雖然噁心,血液還不斷滲出,其實不會疼,也就是結痂後會很癢。

而且水蛭吸血後,血壓下降還能抑制疼痛,仿若病情好轉。

當時的人們雖然不理解真正的原因,也不妨礙他們為此瘋狂。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當時處於風口浪尖的是歐洲醫蛭(Hirudo medicinalis)。

人們對其盲目崇拜,幾乎是將它當做萬能靈蟲,咳嗽、噁心、想吐、便秘、感冒都得用一用。

事實上,醫蛭的風靡也為放血療法間接續了命,也差點讓自己斷了命。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歐洲醫蛭

最瘋狂的時期,巴黎醫院一年就需要600萬隻醫蛭。

人們為了抓水蛭成群結隊下水,還有人將馬匹趕入水中吸引大量水蛭。

德國還瞧準機會大賺一筆,源源不斷為美洲提供醫蛭,導致1900年歐洲醫蛭在德國幾近絕跡。

直到現代醫學興起,隨著放血療法被判作偽科學,人們對水蛭的狂熱才消了退。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相比起歐洲人的狂熱,中國人對水蛭的運用顯得更理智。

我們一般將水蛭喚作“螞蟥”,古人將乾燥後的螞蟥用於通血、消腫解毒。

在《神農本草經》中也有提到,“主逐惡血、瘀血破閉,破血瘕積聚”。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從藥理學來看,水蛭入藥是可行的,藥理的判斷也是對的。

水蛭確實能通血,靠的是水蛭為了吃飽演化出的水蛭素

水蛭吸血時,劃開的創口又小又淺,這樣可以不容易被察覺。

而為了保證一次吃個飽,它會釋放水蛭素,讓傷口不易癒合。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當我們受傷出血時,血液中的血小板就會釋放出凝血酶。

在凝血酶作用下,纖維蛋白原會轉化為纖維蛋白,在創口處形成一層網以加固結痂,這一過程也稱作血液凝固。

而水蛭素能夠趕在纖維蛋白原之前,與凝血酶結合,抑制了凝血酶的蛋白水解作用,達到抗凝的目的。

不會癒合的傷口,就能為水蛭提供充足的血液。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水蛭素是直接抗凝血酶的藥物,比常用於治療血栓疾病的肝素更加高效。

可謂是當今世上最強的抗凝血物質,當然也被運用於醫學。

1976年完成了水蛭素的氨基酸全序列測定。

現在已能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水蛭素用作注射或是制腸溶片。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水蛭素有三種主要變體(HV1,HV2和HV3)

實驗發現水蛭注射液能明顯抑制大鼠血栓形成,抑制率高達47.66%。

也有以水蛭為原料製成膠囊口服,主要用作防止胃內創口血栓,提高長期通暢率,減少血管危害。

除了作為新型抗凝藥,也可用於腫瘤治療,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進入21世紀,水蛭也再次被引入醫學。

而且這一次,做的是它的老本行——吸血。

2004年時,FDA將醫用水蛭列入醫用器材,允許以特定種類的吸血水蛭來處理整形手術和斷肢接合後的靜脈淤積。

這絕不是放血療法從故紙堆中復甦,早在1987年,我國就有應用醫蛭處理斷指再植術後的淤血。

一般來說,水蛭的腸道中有產氣單胞桿菌*,可能造成傷口感染。

其實在日常被水蛭吸血時,也不建議用火、菸頭燙,或是用化學物質刺激。

因為可能導致水蛭快速收縮身體,吐出腸道中的產氣單胞桿菌。

可以用指甲撬下頭部吸盤,再拔除扔掉。

*注:水蛭也會從其他宿主吸血時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可能在其體內存在數日,不過因此傳播傳染疾病的案例並不多見。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除了水蛭素,科學家還發現,水蛭體內的另一種多肽——Antistasin,也是一種不錯的抗凝劑。

它們的免疫系統也存在多種具有殺菌效果的肽,可以用於開發新的抗菌藥物。

而在當年水蛭風靡時,誰也不會想到,他們欽點的萬能神器確實能讓人類受益。

更不會有人想到,一隻動物為了吃飽,能留下如此驚人的寶藏。

同樣是吸血動物,蚊子人人喊打,水蛭卻被用愛供養

關於軟體動物,有一種調侃——比較好動的環節動物,進化成了節肢動物;比較懶的環節動物,就進化成了軟體動物。

這話當然只是趣言,畢竟懶如水蛭,也得靠實力撐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