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他是如何做到不被架空,即使在最後仍然掌握著絕對實權的?

小公子49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糾正題目中的一種說法,萬曆皇帝確實三十年不上朝,但是他並非不理政。他其實一直在理政,只是不和大臣們直接見面而已。

萬曆皇帝不和大臣們見面的理政方式,為什麼能夠牢牢地把控朝廷,而不被群臣架空而失位呢?

(萬曆皇帝畫像)

第一,萬曆皇帝有很高的威望。

萬曆皇帝在前十年的時間裡,依靠張居正,勵精圖治。革除積弊,不但整頓了吏治,而且通過“一條鞭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其作為,與正德、嘉靖兩朝形成鮮明的對比,他作為一個賢明君王的形象,深入人心,讓他具有崇高的威望。

除此以外,他還通過兩次運動,把朝廷中的政治寡頭消滅殆盡。第一輪他消滅了高拱和高儀。高拱、高儀及張居正是他爹明穆宗給他選的三個輔政大臣。他上臺以後,利用外臣張居正以及內臣馮保(掌印太監),扳倒高拱、高儀兩人。接著,他依靠張居正和馮保實現了經濟復甦和政治清明。但張居正去世後,也就是在他當皇帝第十年的時候,他不但清算了張居正,對他實行抄家。同時還對馮保實行抄家,貶謫馮保。這樣,他在這一年裡,第二輪消滅了另外兩個政治寡頭。

通過這兩輪的消滅,萬曆皇帝的威望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無人再敢與他爭鋒。

第二,萬曆皇帝有多種制衡群臣的手段。

這個手段,其實是從朱元璋開始就設置好的一種政治模式。這種政治模式確保了明朝後期,雖然皇帝多不成器,明朝江山依然屹立不倒。

(張居正劇照)

這種政治模式,就是朝廷內外,沒有一個人做大。一是因為後宮都選自民間,外戚沒有根基,無法專權。二是取消宰相職位,只設置內閣。而“內閣”一詞,顧名思義,就是在皇帝家裡,幫皇帝傳話跑腿的意思。內閣根本就無法變成權臣。三是立鐵牌不許宦官干政。朱元璋是立了鐵牌子,不許宦官干政的。不過後來,王振把這塊牌子給取了。但雖然取了,宦官依然受極大制約,無法走上外廷。走不到外廷,就無法干政。四是明朝設置“廠位制度”。可以說,這是朱元璋跟著武則天學的。設置了“廠位制度”,對百官進行著有效的監督。這樣,皇帝不管呆在那裡,對百官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因此,即便不上朝,也無所謂。

(當然了,朱元璋這種政治模式,也有一個很大的壞處,就是朝廷朋黨之爭非常嚴厲。可以說,最終明朝打不贏農民起義軍,打不贏清軍,與明朝大臣們互相扯皮不團結,有很大的關係。)

第三,萬曆皇帝一直沒有立太子。

萬曆皇帝不上朝,與和爺爺一樣,都是因為立太子的問題,和群臣發生了很大的矛盾。但不管怎麼說,因為沒有立太子,這就讓群臣們即便不滿意皇帝,想要造反,也找不到主心骨。

這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來看。

一是唐玄宗也是早年勵精圖治,晚年荒淫亂政,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為什麼丟了皇位,因為大家擁立太子李亨為帝。當大家有李亨這個皇帝以後,就不在乎唐玄宗了。二是康熙皇帝兩廢太子後,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有再立太子?就是因為他一旦立了太子,就有大臣和太子勾結,謀取他的皇位。所以,康熙雖然晚年怠政,但依然牢牢控制著朝廷。

(馮保劇照)

第四,萬曆皇帝不上朝,反而減少了和大臣們討論的麻煩。

明朝的朝廷,大臣皇帝常常因為對事情有不同看法,爭執不休。但是,當萬曆皇帝不上朝以後,大臣們就沒辦法和他討論了,他只需要直接發佈命令就可以了。同意,還是不同意,直接命令。大臣們對他的話有意見,但是見不到他本人,也沒辦法爭執,只好執行。久而久之,大臣們就形成了聽從他意見的慣性。

第五,萬曆皇帝牢牢把控著軍隊。

這是萬曆皇帝的根本。萬曆雖然不上朝,但是他還利用軍隊完成了“萬曆三大徵”,可見其對軍隊的控制能力。正因為他牢牢把控著軍隊,因此,那些大臣們想要做大,完全是不可能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萬曆不上朝,按照不少人的說法,至少有三十年。如何不被架空,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的制度決定的。

很多人認為,萬曆不上朝也沒關係,因為明朝是內閣制的,文官集團已經足夠把事情處理了。實際這是一個明顯的誤區。明朝的所謂“內閣制”,同現在不少國家政治制度中的內閣制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

明朝自元璋開國初期,沿襲的是元朝的制度,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殺汪廣洋,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將原來中書省的職責歸於六部。僅保留中書舍人,朱元璋成了皇權相權於一身的獨幹格局,朱元璋可以說是優秀的勞模,什麼事都可以親力親為,全國各地的奏摺都可以親自閱批。但是勞模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的,這種情況從成祖開始發生變化。成祖起成立將文淵閣設立大學士,專事各地奏摺的議政處置,處置後的文字意見,以墨筆寫於票簽上,稱為“票擬”,送至皇帝處,由皇帝簽字確定,形成諭旨決策,即“批紅”。

可以說,內閣的權力,是來自皇權的分配,而內閣對政事的處理,只有議政,並沒有決策權,皇帝是牢牢掌握了決策權。

到明宣宗朱瞻基時,對內閣過來的條旨進行批紅仍然是個相當大工作量的事,於是另外一股勢力進入了朝堂,就是以太監為主的所謂“內朝”,朱瞻基成立了內學堂,專供太監學習識字。有了文化的太監,可以分擔皇帝批紅的工作,對內閣的票擬進行決策。這樣司禮監從一個普通的部門,晉升成一個可以同內閣分庭抗爭的重要部門。經過內書堂訓練,代替皇帝批紅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應運而生了。於是每日是章奏文書,自御筆批數本外,皆眾太監分批,遵照閣中票擬的字樣,用硃筆楷書進行批閱。

如內閣對批紅有異議,或重大事件,則由皇帝主持召對,內朝外朝共同參與商討,商討後由皇帝決策後批紅。

司禮監中,又對權力進行的分工,其中司禮監秉筆太監負責“批紅”,而批紅後的“票擬”,需要司禮監掌印太監加蓋印章,這樣才形成一個完整的決策聖旨。

也就是說,明朝的決策流程,是由各地上報至六部的事項——內閣大學士形成處理意見——皇帝或司禮監秉筆太監批准——司禮監掌印太監蓋章完成。而流程的最重要的節點,還是皇帝這一關。

所以,儘管內閣或司禮監在某一時期會形成一朝壓倒一朝的局面,但這僅僅是內朝外朝的傾軋,但最終他們的權力都是由皇權分派,完全受皇權的管制,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大小來自皇帝對其票擬的批紅數量,這樣就無法出現唐朝那樣威脅到皇權的內朝,也不會出現威脅到皇權的外朝。

回到萬曆年,萬曆不上朝,首先一個原因是他身體不是很好,第二個重要的原因是萬曆朝著名的國本之爭,即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爭奪太子之位。最終萬曆拗不過群臣及太后,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結束國本之爭。

國本之爭後,萬曆開始怠政,所謂怠政,並不是完全不聞不問,而是通過諭旨向下面傳遞。如“萬曆三大徵”中邊疆大事的處理,萬曆都通過諭旨的形式,而不是大臣們所希望的“召對”形式。

但是萬曆對於日常性的政事處理,內閣的票擬萬曆全部都留中不發。尤其選人任人等事項,以致最後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幾年,六科只剩下四個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面對這樣的情況,因為內閣並沒有決策權,所以就算是人員空缺,各地需決策事項堆積如山,內閣也無可奈何,無法處置。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儘管在議事上,內閣往往反對皇帝的意見,但是最終的決策權仍然是皇帝,只要制度未有變化,儘管萬曆可以怠政三十年,內閣也無法誕生一位擁有處理權、決策權、執行權於一身的權臣。

至於內朝,萬曆怠政,奏摺都留中不發,司禮監掌印太監不可能像萬曆初年馮保那樣跳過皇帝直接同內閣張居正決策國事,司禮監也成了擺設,自然也不會出現權傾朝野的內朝九千歲。而天啟年魏忠賢得勢,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其將外朝的東林黨一網打盡,形成了內朝外朝都是閹黨的局面。但是就算如此,其權力仍然來自皇權的本質不變,所以,想像唐朝那樣更廢皇帝是不可能的。

謝謝閱讀。


鳳嫵一


明朝有兩個著名的不上朝皇帝,一個是萬曆皇帝,一個是萬曆的爺爺嘉靖帝。這爺孫倆人不上朝的時間總共近六十年!佔到明朝歷史的近乎四分之一。

但令人驚訝的是,嘉靖帝和萬曆帝的權力都沒有被架空,不僅沒有架空,而且還牢牢的掌控著權力。

道理很簡單,放過羊的人都知道,放羊不需要把每頭羊都管住,只要管住頭羊就可以。萬曆和嘉靖兩個皇帝管住大臣就是用的這個方法——管制內閣。

萬曆朝的內閣首輔,比較著名的有: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王錫爵、趙志皋、朱庚、沈一貫、方從哲、葉向高等等。這些人除張居正之外,都有一個共同點——都被萬曆皇帝嚴格控制。

萬曆朝伊始,萬曆皇帝年幼,張居正自己構建了一個由太后(李太后)、首輔(張居正)、權宦(馮保)組成的權力鐵三角。萬曆皇帝被張居正的壓制了整整十年。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第一時間把張居正反攻倒算,以儆效尤。

張居正死後,繼任的歷任首輔都已經由皇帝任命。繼任的首輔中,除了王錫爵尚有一絲強勢外,其餘的首輔幾乎沒有任何跟皇帝對抗的資本,唯以聖意為上。萬曆晚年,浙黨首輔方從哲擔任首輔的七年時間裡,幾乎沒有見過皇帝,雙方往來全靠文書,但方從哲幾乎所有的政意處理都由皇帝決定。

而且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政務尤其是重要政務還是要處理的,對於明朝的對外戰爭,比如“萬曆三大徵”和薩爾滸之戰,都是由萬曆帝自己拍板決定的。這個在紫禁城裡的天下第一宅男,在皇宮裡決定了整個明朝的命運。


小約翰


說起明朝,尤其是萬曆帝,那可真是歷朝歷代中難得一見的一朵奇葩。

萬曆帝朱翊鈞在長達48年的執政生涯中,竟有近三十年不上朝,這樣的皇帝是不是天下無雙啊!

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他是如何做到不被架空,即使在最後期仍然掌握著絕對實權?

1、這一切得感謝朱元璋設計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明洪武十三年發生胡惟庸案,朱元璋以他的鐵手腕廢除宰相制度,撤掉了中書省,把權利分配給六部,皇帝直接掌控中央集權。為防止地方勢力威脅中央集權,又設立督察院和北鎮撫司,監督和監視官員。

明成祖又設立東廠,就是特別有名的廠衛制度。

明朝很多制度可以用變態和殘忍來形容。尤其是特務組織,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萬曆通過平衡官僚派系之間的力量,用大批宦官控制局面。形成了一種穩定的四邊形政治結構,即皇帝-----官僚——宦官——百姓。

明朝的官員體制當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宮中的宦官,一類是當朝的文官。在文官中有一些專門負責糾正朝廷錯誤的言官,還有三到六位不等的為皇帝處理政務的大學士,形成穩固的中央集權。

2、為什麼說明朝皇帝難被架空呢?

明朝的中央集權制,到了萬曆年間已經很成熟了。皇帝好比大財團的董事長、大股東,他擁有大明公司的所有權;文武百官們是各部門經理、總經理,負責大明公司日常運營。

萬曆帝不上朝,朝廷的政務不會處於停滯狀態。因為有內閣官員替他擬好朝政,一般情況下,皇帝都會採納他們的建議。當皇帝不理政務時,宮裡有秉筆太監,可以代行決策權。經過秉筆太監的批紅之後,直接發給內閣施行。

那麼有人會說難道皇帝只是擺設嗎?當然不是,在那些勤政的皇帝面前,無論是內閣,還是宦官,都只是幫助他處理朝政的工具。

遇到萬曆帝這樣消極怠工的主子,國家機器正常運行。也不用擔心有弄權事件,有一大群不要命的言官,在外面盯著內閣和宦官。

皇帝不上朝的時候,宦官和內閣之間明爭暗鬥,都想利用皇帝之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皇帝也會利用他們之間相互制約,來掌控朝政。正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3、明朝有專門的特務機構,東廠和錦衣衛。這是萬曆帝不被架空的利器。

特務機構只對皇帝負責,抓人殺人不需要走常規程序,那些妄圖弄權的人自己也知道,可以弄權但不可以對皇帝不忠。這些種種因素保證了明朝皇帝不會大權旁落。

萬曆皇帝不上朝,不等於他不理政。日常政務有總經理(內閣)處理,重大事務由總經理向董事長(皇帝)彙報。這樣一來,這個董事長(萬曆)每天就不用開會了。各部門經理(文武百官)該幹什麼工作,就幹什麼工作。

有沒有好好工作,公司四處安裝的攝像頭(錦衣衛、東西廠)就是他的“千里眼,順風耳”,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在萬曆執政後期,抗倭援朝、寧夏兵變、播州之亂在歷史上被稱作萬曆三大徵,可以說是萬曆的生涯中最值得濃墨重彩的地方。

直至臨死前,他還不顧疾病纏身,分兵四路圍剿已成大勢的東北悍敵努爾哈赤。

在其統治的四十餘年中,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領悟人才輩出。例如:吳承恩、王世貞、徐渭、李時珍、徐光啟等,社會文明、科技一直在進步。

總結萬曆帝的一生,我們很難為其武斷定論。萬曆親政後,在清算張居正、貶斥馮保後,逐步架空李太后。

親政短短几年,他便擺脫三座大山,政治手段可圈可點。萬曆前十年倉廩豐實,國庫錢財多達四百萬,“海內肅清,邊境安靖,治績炳然”,如此看來萬曆帝絕非庸人所能比擬。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萬曆皇帝不上朝是真,但是不理政卻是假的,萬曆皇帝利用錦衣衛和東西廠實現對主要大臣的控制,使得這些人難以真正威脅到自己。再有朱元璋留下來的制度,也就是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撤銷中書省。這使得皇權進一步加強,萬曆皇帝難以被架空。



並且從“萬曆三大徵”來看,萬曆一直沒有放棄過對大臣的監視掌控,萬曆是真正的幕後玩家。萬曆不上朝,避免了大臣在朝會中互相抨擊,派系相爭。萬曆一直依靠自己的手段在使得明朝內閣制度高速運轉,做到了有的放矢,外鬆內緊。


有的史學家認為明朝在萬曆年間就已經滅亡了,我認為有其道理。因為萬曆過於強調對官員的控制和限制,刻意增強東西廠的實力,這都導致了明朝改革陷入了死衚衕。並且萬曆造成了官員和世族利益集團的產生,這些都導致明朝後期不敢動東林黨人,因為他們背後是世族力量。

萬曆是封建帝王中,權術運用的十分不錯的,可以說真正參透了內閣制的精銳,然而真是因為萬曆過於將重心放在朝中,這才造成了明朝積重難返。其實這種現象同樣出現在清朝乾隆年間,權力過於集中,斷送了改革之路。若是放在亂世、盛世,萬曆自然可以確保大明強盛,但若是面對的是一個已經出現問題的大明,如此只能是讓其走向毀滅。


小司馬遷論史


萬曆皇帝不上朝,並不代表他不幹活

跟其他皇帝不上朝的原因不一樣,有的是起不來(深陷後宮花叢),有的是懶得去(哥還得修仙呢),有的是去不得(無實權的傀儡)

萬曆比較特殊,他是為了表示自己的抗議——鬧了彆扭,不想見你們!

所以,多年不上朝的萬曆,起因是私事被幹預,而自己竟然無可奈何。所以一氣之下就不上朝了,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我喜歡哪個兒子還輪得著你管?“是的,不僅要管,還要一管到底!”

萬曆徹底憤怒了,氣的吹鬍子瞪眼,甚至大有口吐白沫抽過去的跡象,可是下面這幫大臣非但沒有表示出關心,還一副萬曆欠了他們三百萬的樣子

“算你們狠!你們、你們...你們給我等著!”萬曆悻悻的離去了。究竟發生了什麼,讓萬曆和大臣們從良好的同事領導關係變得水火不容?

答案就是——國本事件

這是伴隨了萬曆一朝大半歲月的事件,圍繞這個事件還發生了明宮三大案之中的兩個,可以說是足夠精彩了

簡而言之,就是萬曆選繼承人的事情,作為皇長子的朱常洛,萬曆不喜歡,而鄭貴妃生下的福王朱常洵,則是萬曆非常喜歡且想立為大明下一任CEO的

問題來了,大臣們堅持己見,必須要立皇長子,萬曆不同意,非要立福王。畢竟人家是皇帝,人家喜歡誰,想選誰,論得著你們這些外人摻和嗎???

答案是——不僅能管,而且一管到底(明朝內閣,有駁回的權力,即認為皇帝的詔令不對,是可以拒絕執行的)

就這樣,萬曆皇帝不幹了,他決定和這幫阻撓他家事的人決裂——老子不上朝了,你們愛咋咋地!

消極怠工、哦不,偷摸幹活的朱翊鈞

多虧了朱棣,搞了這麼一套內閣制度,才能讓萬曆得以如此“輕鬆”的完成國家大事的決策,每當萬曆躲在被窩裡睡覺不去上朝的時候,是不是該感謝一下朱棣同志

內閣由首輔、次輔組成,是大明最高決策執行官員,他們來對國家大事進行票擬決議,也就是給朱翊鈞提供解決方案,屬於智囊團和幕後工作者

當內閣加班加點的把國家大事都理順出解決方案後,由司禮監太監呈給萬曆,並讀給他聽。聽完後覺得正確的,拍板執行,然後太監負責蓋章。如果覺得有問題,他再琢磨一下,或是自己來修改,或者讓太監代筆

完事後,就是電視劇中常見的場景,一個太監拿著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某某咋地咋地云云的”

如此看來,萬曆並非是不幹活,只不過他省略了上班中的打卡環節和討論環節而已。所以,不上朝的萬曆只是換了個地方(如被窩)工作

經常加班到深夜的萬曆,並不為人們所知曉,大家眼中的萬曆,就是個消極怠工的主兒,就是個賭氣撒潑的人兒

換個方式幹活的萬曆,真就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不得不說,萬曆三大徵的確都是朱翊鈞本人嘔心瀝血的勞動成果,也的確印證了他並非消極怠工,只是萬曆一朝,也絕非如此平靜安定

明朝之亡、亡於萬曆的說法,是史學界比較公認的,那麼萬曆一朝究竟經歷了什麼?而朱翊鈞同志,怎麼就成了大明公司走向下坡路的罪魁禍首了呢?

由於立儲事件讓萬曆和大臣徹底決裂,所以君臣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不再是坦誠相待的好夥伴,而是成了完全的對立面

萬曆後期,諸多政府工作部門幾近癱瘓(退休了沒人管,離職了沒人接),很多官員分飾多角,而原因就是萬曆。面對油鹽不進,堅持不立朱常洛為太子的大齡憤青朱翊鈞,大臣們琢磨怎麼應對

先是罷工抗議——您要是不把這事兒給我們解決了,我們就不幹了!結果很簡單,萬曆根本不回應,呈上去的奏摺猶如石沉大海

“算你狠!爺不幹了!!!”大臣提交了辭呈,結果還是一樣,毫無音信,既不表達挽留,也不表示同意,就這麼和你耗著

受不了的大臣開始擅自離崗,這在古代可是大罪,可到了萬曆這兒,沒事,走吧走吧,都走了,我就可以立我喜歡的兒子了!

話又說回來了,萬曆皇帝朱翊鈞,咋就這麼固執呢?

原因很簡單——他從來都不想妥協,他從來都只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一如他的師傅張居正。萬曆至死都沒有明確表示誰會是大明之主,作為明朝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萬曆幾乎耗費了自己整個下半生與文官集團作鬥爭,而原因竟只是關於繼承人該選誰的問題

有個性!有脾氣!

明朝皇帝大多都很有特點,有的喜歡修仙、有的喜歡幹木匠、有的喜歡嗑藥,而在他們當政時,也的確出現了權傾天下的文官或是太監

只不過,他們的權力並非是被剝奪或架空,只是他們不想握在手裡、或者是懶得握在手裡而已

這一切應該感謝一個人和另外兩個制度

首先感謝朱棣同志和他創立的內閣制度

其次,感謝有著現代電影優質素材之稱的錦衣衛和東廠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但是掌握著實權這事其實很好理解。

舉一個通俗的例子,馬雲天天東北西跑,一年也不會有幾天在阿里巴巴總部待上幾天,可阿里同樣賺錢,馬雲之所能離開,是因為他下面有副總裁,有經理,有主管,有人事部門,有考核制度。而明朝一樣,史料上稱,明朝是封建社會制度最完善的,以至於清朝直接照搬,而康乾更是對朱元璋佩服得五體投地,發出了“治隆唐宋”的感慨。

朱元璋監督機構(督察院)與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的建立,使得君主高度集權,而宰相職位的廢除,奏章成為了皇帝的唯一專權。外有監察機構與錦衣衛監視百官,內有奏章專權披紅,行駛政務聯繫。。這樣的制度下,百官不敢亂,也亂不起來,而廢除宰相,奏章直接變成皇帝的專權之後,更是無礙,而“萬曆的三大徵”便是明神宗幕後操作的。

說起萬曆皇帝為什麼不上朝,主要的原因就是躲避大臣們的口水。萬曆10歲登基,在位時間長達48年。萬曆剛登基的時候,由李太后,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輔政,萬曆在位前十年,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史稱“萬曆中興”。

因為繼位時間過早,萬曆早年一直在太后與大臣的操控之下執政,幸福指數特別低,但是萬曆不氣餒,同樣學習,隨著知識的增多,開始變得寡言少語,甚至看起來可欺。鄭貴妃還老是嘲笑他“像老太太”

因為朱元璋在開國之初,建立了言官制度,目的就在於鼓勵大臣直言進諫,以便及時糾正皇帝的錯誤,保障國家的大政方針正確,從而確保朱家江山萬世永固。朱元璋的《祖訓》對後世有絕對的權威,後世的臣子們可以拿著《祖訓》去敲打皇帝而不用擔心受到處罰,言官們以此為恃,有恃無恐。

隨著制度實行的時間越來越長,就開始變味了,言官制度,變成了換取名氣的途徑,面對“軟弱可欺”的明神宗,每天的上朝變成了口水戰。

我們都知道解決問題開會討論,並不是人越多越好,只要關鍵人物到場就好,因此萬曆皇帝為了避免口水,開始了無為而治。遇到大事情需要討論時,只需將相關一小部分人叫來議事即可。而“萬曆三大徵”(平定寧夏蒙古哱拜之亂、播州土司楊應龍之亂以及抗倭援朝戰爭)便是這樣完成的。而日常事務,走奏章即可。

不過隨著萬曆的皇帝的年紀越來越大,也開始荒於政事,又無像張居正這樣的人可以督導,明朝開始走向衰落。歷史記載中,把萬曆年作為明朝開始走向滅亡的起點。


笑嘗歷史百態


很簡單,一句話:我不幹,但我監視著你幹。

人啊!都很懶,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臥著。誰也沒規定幹活就一定要站著啊!所以上朝那只是形式,朝上聽一群人囉嗦跟朝下聽一個人噴吐沫星子本質上是沒區別的。

明朝使用內閣制度治理國家,所有國家大事都先讓內閣審批,審批完了拿意見然後再給皇帝看,皇帝看完覺得OK批了就行了,發回去內閣自會執行。所以說國家大事沒必要開大會瞎扯淡,窩在被窩裡也能完成,反正又不用自己動腦子,覺得行就行。

那麼不怕底下人糊弄你嗎?這就不得不佩服明朝的權利結構了,內閣是參謀和執行機關,但並不是拍板機關,有事了,內閣拿主意但不能拍板,拍板在哪?在司禮監(皇帝秘書處)也就是掌印太監(秘書長)手裡,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內閣出的主意最後得皇帝看了同意了才讓司禮監給你簽字(也就是硃批)蓋章,那才算數。司禮監不給你批,你那就是放屁。這就是總經理和董事會的關係,你管事但你拿不了大主意。

再者,還有監督機關,明面上有言官,這些整天沒事就喜歡挑別人毛病的高手們無孔不入,還權利極大,被他們盯上隨時打你小報告,你還沒法。暗地裡還有東廠錦衣衛,這些可不得了,要是有這些人上門如果不是你要飛黃騰達(傳遞皇帝本人重要指示)那就是你要下地獄了,當然一般後者居多。而且全國的軍事指揮權不在兵部而也在太監那,御馬監就是當時的內廷軍委。到現在你明白了吧!能幹事的有能力的(文武百官)不給你實權,不會幹事四六不懂的沒啥前途的(太監)往死裡給實權,這樣自愈清高大臣自然瞧不上這些殘疾變態的宦官,而宦官則也懶得搭理這些書呆子,雙方都會圍在皇帝身邊打拉扯戰。這就是制衡之術。這樣下來別說不上朝了,就是天天泡在澡堂子裡,外面什麼事自己都一清二楚,誰敢蹦噠立馬就能削他。


莫非是54188


萬曆皇帝雖然三十年不上朝,卻不代表他不管朝政。我們一直以為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是一個懶惰的皇帝,相反萬曆皇帝十分勤勞。他在位的前中期還是做了非常多的為民的實事,一度使大明朝的民生髮展的比較好。

萬曆皇帝不上朝還不是朱元璋留下的制度害的,朱元璋為了朱家的江山永固,他制定了許多制度,其中一條就是言官制度,極大的鼓勵了言官發表意見。朱元璋留下了祖訓,如果朱家的子孫做事過頭了,百官可以直接拿著祖訓去打皇帝的頭,而且這還是合法的。皇帝被打,還不能處罰言官,因為這樣做就有違祖訓。



所以明朝除了幾個比較強勢的皇帝,其他皇帝幾乎都被言官欺負,而每天的上朝時間就是言官的口水戰時間。萬曆皇帝十歲繼位,自幼就被這些言官說怕了,所以後面乾脆就直接不上朝了,百官們要是有事就直接上奏摺,如果是大事就直接叫幾個大臣商量一下,所以能見到皇帝的人除了皇宮內的人,就是這幾個大臣了。


至於說萬曆皇帝的權力為什麼沒被架空,也是因為朱元璋制度的關係,朱元璋廢除丞相,設置錦衣衛監察百官,這都是對底下人權力的遏制。後面又有了東廠西廠,所以說皇帝要是還在處理朝政,一般是不會被架空。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其實這和萬曆皇帝過硬的政治手腕和居中協調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可以從萬曆三大徵的時候,萬曆皇帝那種不慌不亂,調動有度,識人用人就明顯,他並不是如同歷史上那種昏庸之君,相反他駕馭群臣的能力是很了不起的,這是一個個性鮮明,能力不俗的君王。

除此之外,值得一說的是,朱元璋廢黜相權以來,就有了後來內閣的興起以及宦官的崛起,內閣代行部分相權,宦官有披紅和蓋章之權,再加上皇權的政治平衡,如此鮮明的政治制度,就保證了皇帝始終大權在握,自然也就不會被架空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嘉靖皇帝喜歡修仙煉道,天啟皇帝喜愛木匠活,他們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於愛好之上,可是卻仍然是帝國的最高權柄者,即使朱明皇朝上產生了不少權傾朝野的太監,如劉瑾、魏忠賢等,可是他們就是依附於皇權而生的,皇帝隨時能夠收回朝政大權。

題主的問題有部分錯誤,萬曆雖然怠政28載,可是他還是會出席會議的,只不過是小團體會議罷了,如此也就保證了權利的不真空,誰敢取而代之呢?

再來說說明朝的精銳軍隊是集中在九邊的,而衛所制度,就是在邊境上屯兵屯田,兵員和小軍官是世襲的,而大戰時將軍則是臨時指派的,還有宦官監軍呢!如此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沒有兵權的調度權利,誰能夠覬覦皇權呢?

所以終究還是在於明朝權利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當真是在千百年的血與火中而提出的最精華的制度,也難怪明清之際皇權達到歷代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