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1

教师节的来历

我们知道教师节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节日,那么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是谁呢?当然是孔子啦!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对教育界的贡献巨大,孔子的诞辰甚至成为教师节的时间!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捋一捋教师的时间都有什么变化呢?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2

教师节的时间

1

"6.6"教师节。1931年5月,教育家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2

"8.27"教师节。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3

"5.1"教师节。1951年,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

4

"9.10"教师节。1985年1月,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5

世界教师节: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3

教师的称谓

现在,我们称教师为“老师”,那么,在古代是怎么称呼的呢?

【先生】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先生”一词的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后来,“先生”一词被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师长】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山长】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夫子】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师傅】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师父】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教授】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宗师】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后逐渐演变为众人所崇仰、堪称师表的人。

【西席】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讲郎】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讲郎讲授经书的官员。《后汉书·儒林传》:“又识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

那么,问题来了,在物质匮乏的古代怎么庆祝“教师节”?

4

古人怎么过教师节?

祭拜孔子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的国家领导人都会带头,全国各地老师、同学要沐浴更衣焚香,祭拜孔庙,此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

举办谢师宴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这一天,皇帝请客,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国宴,菜肴都是由皇家御厨烹制,谢师宴用酒规格都精选如五粮特曲一般的上等佳酿,席间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不亦乐乎~

召开表彰大会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在唐代,要召开教师评选大会,从学校的学长(主持学习事务的教师)、学正(做训导工作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升职加薪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到了清代,这天还是全国教师升职加薪的日子,各个书院、学府、监院会提升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收礼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这天,还一直是全国老师可以公开收礼物的日子。普通学生会登门叩谢,送自家的农产品。那些请私教,一对一教学的富二代,要给老师包大红包。不过当今社会可不提倡同学家长送贵重礼物哦!

古人也会过“教师节”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