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上睡大覺?冒大不韙的事兒,在西安成了時髦……

音樂會上睡大覺?冒大不韙的事兒,在西安成了時髦……

向來,“睡覺”都是古典音樂會演奏現場的大忌。盹兒一打,頭一歪,“不懂藝術”和“不尊重藝術家”的帽子就由此飛來,聽音樂會,似乎成了專業人士才能涉及的領域。

他們曾經如此“驚愕”

1792年,倫敦的貴族們又一次步入了音樂廳。這次,他們要去欣賞“交響樂之父”海頓的新作《G大調第九十四交響曲》。如同往常一樣,貴族們舉止高貴,表現風雅,同時預備著結束後到貴族朋友圈裡秀一秀。而當再次聆聽到輕柔、舒緩的旋律時,他們也如同往常一樣開始昏昏欲睡。

  但這次他們睡得並不舒服。早就被這些喜歡到音樂會現場睡覺的觀眾激怒的海頓,在這部作品的第二樂章里加入了“秘密武器”——剎那間樂隊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發出強烈的聲音,定音鼓也如驚雷般猛烈敲擊,正在打盹兒的貴族們被嚇了一跳。海頓則非常得意,而驚醒後的貴族們面面相覷,也忍不住哈哈大笑。這部作品此後就被人們稱作“驚愕交響曲”。

強迫欣賞VS服務市民

兩百多年後的一個下午,西安。

  七八十位收到西安交響樂團邀請的觀眾在好奇中來到了陝西大劇院戲劇廳。在前廳品嚐了甜點、領取一杯消暑飲品後,他們換上工作人員贈與的厚實的地毯襪,走進戲劇廳,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驚呆了。

  無數的星星營造出了一個夢幻的星空,八十張瑜伽墊整整齊齊鋪在地板上,瑜伽墊上,一大一小柔軟厚實的公仔正憨態可掬地等待著他們。這就是西安交響樂團的“睡覺音樂會”。不同於以往古典音樂會對觀眾“正襟危坐”、“以掌聲和禮儀表達對樂隊的尊重”的要求,在演出開始前,樂團負責人就特地告知大家:請徹底放鬆,享受音樂和睡眠,不必鼓掌以免驚醒他人。

  這應當是地表上首次將“睡眠”從形式貫徹到內容的音樂表演。我們上一次享受到這樣的待遇時,大概還要追溯到童年時聽母親哼唱搖籃曲。小到七八歲的孩童,大到頭髮花白的老人,立刻全體變身為“寶寶”,毫無顧忌地呈現出了自己最放鬆的姿態。有的半靠在公仔身上邊聽邊拍攝;有的蓋上睡毯,枕一個公仔再一個公仔;還有的小朋友乾脆全身趴到大公仔身上,等候美妙的音樂將自己包圍。所有工作人員也都換上地毯襪,全程輕手輕腳,望向入睡的觀眾時帶上了慈母般的笑容。

音樂會上睡大覺?冒大不韙的事兒,在西安成了時髦……

睡覺≠敷衍

 儘管名為“睡覺音樂會”,但西安交響樂團在曲目選擇上卻毫不敷衍。趁著觀眾們全然放鬆,不再有所謂“懂與不懂”的包袱,德彪西的《牧神午後》、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第二樂章》、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等旋律優美又極富內涵的曲目陸續上演,品質與含金量不亞於西安交響樂團樂季演出。

  據西安交響樂團品牌總監曹繼文介紹:從數萬人免費欣賞的廣場戶外公演,到邀請觀眾坐到樂隊中間的“浸沒式音樂會”,西安交響樂團一直在推廣古典音樂上尋求突破,這次的“睡覺音樂會”,也是希望大家放下包袱,在徹底放鬆後打開感官,全然地感受音樂,感受西安交響樂團“服務市民”的誠意。

音樂會上睡大覺?冒大不韙的事兒,在西安成了時髦……

  受困於緊張、焦慮、睡眠質量低的都市人,今天享受到了超乎想象的待遇。涼風習習的空間,柔軟治癒的觸感,安靜鬆弛的同伴,美好感性的音樂……當音樂會結束,人們帶著滿足的微笑,向樂團和指揮報以熱烈的掌聲的歡呼聲。有人糾結無比:“太舒服了,好幾次都要睡著,但又怕睡著了錯過了好聽的音樂”。有人感動無比:“非常感謝西安交響樂團,特別人性化,考慮得非常周到”。有人興奮無比:“從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曲目非常棒,這種方式非常贊,我回去後要告訴我所有的朋友來支持西安交響樂團”!

  每一天,都有人在創造歷史。這一次,他們選擇了最放鬆也最走心的方式。聽說很多沒能來的朋友很羨慕,那麼,來過的朋友們可以肆意地區朋友圈秀一秀了。 西安晚報記者 職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