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我业余时间喜欢写文章,生活因此而丰富,常有文章发表或获奖,不甚欣慰。

这个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得益于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杨奎元。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上高中后的第一堂语文课,我至今都还记得,杨老师引经据典,学识渊博,让我听得津津有味,我从此爱上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讲到成语“鹤立鸡群”,他先问:有谁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好几个同学纷纷举手,但是杨老师并没有请他们回答,而是叫并没举手的曹士仁同学站起来回答。

我们班上曹士仁同学的个头最高,当时身高已经超过一米八,明显要高出大家一截。

曹士仁同学回答不出,杨老师就告诉我们:鹤立鸡群,指的就是明显高于别人,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特别出众。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杨老师继续讲,鹤立鸡群,出自于南朝时期的刘义庆《世说新语》:“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讲的就是嵇延祖,即嵇绍,才能特别出众。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杨老师当时还担任校报主编,因此,他经常把同学们写得很好的作文,发表在校报上。

看到同学们的作文,印在报纸上,让大家都可以阅读,好生羡慕呀。

心痒痒的,要是自己的作文也能发表多好!

第一学期,我的作文一篇都没发表,但是我却爱上了读书,也爱上了写作文。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放寒假的时候,我向杨老师借书,希望对写作文有帮助。

杨老师借我一本贾平凹的散文集,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忘了书的名字,但是书中写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商州和鸣沙山,书中浓郁的乡土情结,以及细腻柔美的文字,对当时的我,给了我莫大的文学滋养。

可是贾平凹后来的作品,陷入了世俗的泥沼,偏离了当初的纯粹与唯美。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高一的第二学期,我开始有作文在校报发表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杨老师又把我的作文推荐给县城的报纸发表,更加激励我爱上了写作。

学校的图书馆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几乎是一两天就读完一本书,世界名著和中国名著,一本本看过来,常常是晚上十二点以后才睡觉。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那年夏天,杨老师准备报考研究生,但是学校却不予准假。

郁闷的杨老师,借酒消愁,砸烂了宿舍的窗户,因此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我在校报和县报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杨老师又鼓励我向更高层次的报纸投稿,《中学生导报》、《课外阅读》等刊物也有了我的文章发表。

当时的《语文报》,深受中学生喜爱,有专版发表学生发表。

读高二的夏天,我向《语文报》邮寄了一篇五千多字的《蓝天下的历程》。

那时,杨老师再次报考了研究生,学校准予放行了。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高三开学的时候,我收到了《语文报》寄来的样报,《蓝天下的历程》发表了,占了一个多版面。

学校的宣传窗里张贴了这份报纸,同学们挤在宣传窗前阅读,学校还给我发了一份奖品,一床毛毯,至今留存在老家。

我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来自全国各地校园的同龄人,他们向我述说这篇文章的感想。

当时我与有些来信者成为了笔友,河北衡水的苗华,河南南阳的雷登攀,甘肃通渭的牛玥,等等,通信长达三四年之久,但岁月的变迁还是让我们失去了联系。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当时,杨老师已经读研究生去了。

他特地给我的班主任老师写了一封信,提醒我不要沾沾自喜,要多读书,好好学习,积累知识,不断创造好作品。

遗憾的是,我后来的命运发生改变,诸多的不如意和多重打击同时降临,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忧郁、苦闷和艰难之中。

我与杨老师也失去了联系。

我没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多远,直到现在,仍然只是业余爱好而已。

但是这个爱好,让我的生活,丰富而美好。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杨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在县城的一所学校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

再后来,杨老师又提拔到了县文教局,任教学仪器站站长和电化教育馆馆长,全县教学物资的采购工作,由他负责。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2017年春节我回老家的时候,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消息,杨老师涉嫌受贿,已经接受组织调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现在仍在狱中。

世俗是个大染缸,把昔日老师染黑

写这篇文章,五味杂陈,无言望故乡,欲说还休。

世俗是个大染缸,为何把昔日恩师染黑!

洁身自好,方能独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