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返老還童?換血是真的可以嗎?

追求返老還童?換血是真的可以嗎?

場景一:瑪雅祭司通常使用燧石刀,他們很熟悉人體的內部結構,能夠準確地找到心臟的位置,以熟練的手法將刀插入肋骨間,迅速掏出一顆還跳動著的心臟來。然後用心臟上的鮮血塗抹神像。屍體則會被扔下金字塔的臺階,如果被獻祭者是位勇士,他的血肉會被貴族們分食。

場景二: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砍頭,人們擠上去搶食國王的血,它被認為有治療作用。當時,這在歐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歐洲大陸,被砍頭罪犯的血液是許多癲癇患者的首選藥物。當罪犯被執刑死刑時,旁邊通常會有一些人用杯子接住從罪犯脖子處飛濺出的鮮血。法國大革命時,有很多貴族被砍頭,每次行刑時,圍觀群眾會爭先恐後的湧上去,用手絹沾貴族的血,然後放到嘴裡吮吸,他們認為這樣可以使自己帶上“貴氣”。

場景三:“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麼?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這是魯迅筆下的老栓買人血饅頭給兒子治肺癆的描寫。

從瑪雅古文明,到近代歐洲,再到舊中國,人血似乎一直被認為具有某種神奇的魔力,上能祭天,下能治病。不少宗教認為,血液不僅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蘊藏著“靈魂”。此外,關於血液能讓人“永駐青春”或是“長生不老”的說法也一直在民間留傳,從人類這幾千年的文明史來看,相信者也絕對不在少數。

到了上世紀中葉,一些腦洞大開的科學家們也開始就血液能否“治病回春”這個課題拿老鼠做起了實驗,從此小白鼠們又多了一種“花樣死法”。基於這些科學家們前仆後繼的研究成果,終於有人要拿真人來進行“返老還童”的“換血”試驗了。

根據《Science》8月1日的報道,這項人體試驗最快將於8月底開始。人類又要再次踏上那條追求永生之路,只不過這次用的是比較科學的姿勢。

讓我們先回到2014年,當年最讓人驚掉下巴的科研報告之一可能就是:年長小鼠在注射了幼年小鼠的血漿後,似乎改善了記憶和學習能力。這項研究成果來自加利福尼亞的斯坦福大學,項目的負責人是神經學家託尼·韋斯克雷(Tony Wyss-Coray)。

結果固然神奇,但是如同許多癌症、艾滋病、阿茲海默症等疑難雜症的相關研究一樣,實驗室裡獲得的初步成果並不會為最終的成功療法帶來保證。

然而,在這項研究成果的鼓舞下,一家初創公司將於今年8月在美國開始首次臨床人體試驗,以求證健康的年輕血液會否帶來抗衰老的神奇效果。

這項試驗也引發了一些道德層面的爭議,其中原因包括此項試驗是收費的,並且價格不菲。

這家初創公司名叫Ambrosia(中文意思為“不朽”),位於美國加州莫特雷(Monterey)。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傑西·卡馬辛(Jesse Karmazin)醫生現年31歲,他同時也是這此試驗的科研帶頭人。

在這次人體試驗中,該公司計劃向每位試驗者收取8000美元,其中包括了試驗檢測和“年輕血漿”的相關費用。參加試驗的志願者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只要年紀大於35歲即可。

該公司希望,總計將有600名35歲以上的付費“志願者”參加Ambrosia的臨床試驗,而這些人將接受25歲以下的健康年輕人的“血源”。

卡馬辛表示,每名受試者將會在2天內被輸入約1.5升的“年輕血液”。受試者將會在輸血前及輸血後一個月接受全面的血檢,需要檢測的生物指標超過100項,其中包括了血紅蛋白和各類驗證指標。

8000美元的試驗費用將包括從血庫中購置血漿、實驗室檢測、倫理評估、保險以及行政管理的相關費用。

卡馬辛說道:“這些費用一加起來,價格就蹭蹭地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