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鐵如泥、斷金切玉,是什麼樣的絕世神兵令日寇心驚膽寒?

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和日本武士刀併成為世界公認的三大名刃。大馬士革刀通體由烏茲鋼歷經高溫反覆摺疊鍛打500多次淬火而成,成型後刀身滿布天然形成的平面花紋,據說裝備有大馬士革刀的波斯軍隊與歐洲重型騎士軍團對決時,一揮之下可以劈開歐洲士兵的頭盔而不捲刃。而由隕鐵鍛造成型的馬來寶刀,其威力更是一刀即可斬斷火槍膛管,威力之大足以讓人咂舌。日本武士刀的冶煉鍛制則是採用低溫鍊鋼的方式反覆去粗存精,再以提取的玉鋼為材料鍛造成刃,因此日本武士刀的殺傷力也非常驚人。

削鐵如泥、斷金切玉,是什麼樣的絕世神兵令日寇心驚膽寒?

但要論刀劍製作史的淵源和工藝,華夏文明可以說是當之無愧引領世界刀劍史的先鋒排頭兵。從春秋戰國時代獨領風騷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干將莫邪等一批能工巧匠到如今的龍泉寶劍視作贈送外賓的最高國禮,中華冶鐵鑄劍文明史走過了漫長的歲月。

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刀劍卻為什麼沒能躋身於世界三大名刀行列呢?

其實,中國刀劍本有誰與爭鋒的精銳代表之作的,只是後來日本人盜走了國人專利,加之古代戰爭頻繁一批能工巧匠的國寶級鑄造寶刀的大師衣缽傳人不斷衰落,中國歷史上譬如歐冶子和干將莫邪等優異傑出的冶金大師才會逐漸沒落於歷史的長河中。

那麼,日本人從中國古代盜走的是什麼樣的寶刀專利?以至於後世冶煉制刀水平而一蹶不振?這個寶刀獨享專利就是唐朝開國利器-----唐橫刀!

削鐵如泥、斷金切玉,是什麼樣的絕世神兵令日寇心驚膽寒?

根據《唐六典·卷十六·衛尉宗正寺》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釋名》曰:“刀末曰‘鋒’,其本曰‘環’”。)今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以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鄣刀蓋用鄣身以禦敵。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於隋。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從以上記載來看,唐橫刀為大唐所有可謂言之鑿鑿的鐵證。而由日本正倉院收藏的“金銀鈿莊唐大刀”的形制來看,近代考古專家傅芸子也在《正倉院考古記·三倉之概覽·北倉上》中談到,唐橫刀“刃長日尺二尺六寸四分,鋒兩刃,刀身微曲而非劍。所謂“唐大刀”者,乃純粹唐制之大刀,以別於其他所仿之”,綜合以上種種情況來考察,最開始仿製唐刀的確系日本人無誤。

唐橫刀起源繼承於漢代環首刀,它拋棄了漢代環首刀的尾部圓環,而加長了持刀的手柄以便於雙手持刀。 長度一般都在60~80釐米左右,最長可達一米有餘。

由於南北朝以來隨著馬鐙的發明,重裝騎兵作為戰場主角開始逐步登上歷史舞臺,在這一時期,破甲成為古代戰場冷兵器交鋒的首要任務,而此時的北齊冶金大師綦毋懷文通過改進灌鋼法將生鐵熔化,澆灌到熟鐵上,使得生鐵中的碳元素融入熟鐵內,然後用動物尿液和脂肪淬火成鋼,“以柔鐵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斬甲過三十紮”這是《北齊書》對灌鋼法制作刀劍的描述。

結合現代科學觀點審視,生鐵含碳量高,性能堅硬耐磨,但韌性較差易於折斷,而熟鐵性軟柔韌有餘卻硬度不足,綦毋懷文通過灌鋼法萃取生鐵和熟鐵的優點,這樣煉成的鋼材成為打造一口絕世寶刀的不二法門,因此以灌鋼之法冶煉出的寶刀又名“宿鐵刀”。

削鐵如泥、斷金切玉,是什麼樣的絕世神兵令日寇心驚膽寒?

相傳以灌鋼法鍛造出來的“宿鐵刀”一揮之下"斬甲過三十紮"。而唐橫刀也正是採用了鍛造“宿鐵刀”的灌鋼法來打造的。除此之外,除了唐橫刀運用了綦毋懷文鍛造“宿鐵刀”的灌鋼法,“覆土燒刃”也成為了鍛造一口質地優良的寶刀的必備秘訣。

所謂“覆土燒刃”就是把事先調配好的特有泥漿塗抹在灌鋼法燒製的寶刀刀身,再將刀口上覆蓋的泥土刮掉,然而把整個寶刀置於爐火中燒製,刀身達到一定溫度後,將寶刀整體置於水中。在溫差急劇變化時,由於刀身主體部位被泥土覆蓋,故覆蓋有泥土的刀身冷卻速度慢,刀身整體顯得更有彈性和韌勁,而直接裸露於水中未經泥土覆蓋的刀刃降溫急劇,鐵分子在冷凝的作用下快速收縮,刀刃變得異常堅硬和鋒利。在多道複雜的工藝的錘鍊下,一口上好的唐橫刀橫空出世,唐橫刀不光"斬甲過三十紮",其削鐵如泥、斷金切玉的銳利鋒芒更是不在話下。

削鐵如泥、斷金切玉,是什麼樣的絕世神兵令日寇心驚膽寒?

公元663年8月,朝鮮半島的白江口海域,唐軍與日軍展開了一場實力懸殊的大規模海戰,日軍依仗一萬餘艘戰船和四萬兩千名士兵數量的絕對優勢,率先向唐軍的170艘戰艦和13000名唐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冒著來自唐軍的火器和箭雨,一部分兇悍的日軍士兵成功登上了唐軍的艦船,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刃兇狠地撲來,似乎看到了唾手可得的勝利,然而對於這些日軍來說,這一戰將成為他們終生無法擺脫的噩夢。在剛一登船的剎那間,迎面而來的是一道道駭人的寒光,將這些日軍士兵無情地斬殺,唐將劉仁軌從容指揮唐軍發起了對日總攻,唐軍官兵手持當時最為先進的唐橫刀斬向了日寇,瞬間,整個白江口海域火光沖天,僥倖登船的日寇被唐軍手中的唐橫刀攔腰斬斷,現場慘不忍睹。

唐軍憑藉手中利器風捲殘雲般一口氣生生斬殺了日寇一萬餘人,而發起這場白江口海戰的罪魁禍首日本國中大兄皇子,在目睹日本精銳部隊在此次海戰中怵目驚心的慘敗後,精神狀態陷入了高度緊張,日本舉國震驚進入了為期三年的國家緊急狀態,而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對於日本以西的重要海岸更是重兵據守,極度害怕唐軍會乘勝攻入日本,在幾年的惶恐後,日本人在認清了自己慘遭唐軍艨艟鉅艦和精良武器花樣吊打的現實後,於是他們以極度謙卑的姿態,求學於唐王朝,乖乖地做起了大唐王朝的“孫子”兼“學生”。

削鐵如泥、斷金切玉,是什麼樣的絕世神兵令日寇心驚膽寒?

經此一戰,日本整整老實了900多年,再也不敢對中原王朝有絲毫怠慢,直至萬里朝鮮戰爭,雙方兵戈再起,日本同樣慘遭明軍的花樣吊打,而不得不再安靜數百年。但在白江口海戰中讓日寇心有餘悸的唐橫刀此後成為日寇重點仿效的武器,日寇為了能得到唐軍的一口上乘唐橫刀更是傾盡舉國之力盜師學藝,後經數代日本國人的仿效和錘鍊,一種完全脫胎於唐橫刀的日本武士刀才逐漸浮現於世人眼前。用今天的話來說,日本就是典型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受虐民族,而唐橫刀就是白江口海戰中腰斬日寇靈魂的神兵利器。因此,“國之重器不可示於人也”即是此理。

參考資料:《唐六典》、《北齊書》、《正倉院考古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