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短信遭遇“罗生门”,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

子弹短信遭遇“罗生门”,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

距8月20日锤子新品发布会已经过去差不多一周时间,坚果Pro 2S销量几何尚无准确数据不得而知,但或许会让老罗团队惊喜的是,随发布会一起发布的即时通讯产品“子弹短信”自此一炮走红,已经连续在APP STORE总榜霸榜3天,网络上更是不少人抛出了“子弹短信要PK掉微信”的言论。

在锤子科技日前举办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直播中,CEO罗永浩透露子弹短信融资1.5亿细节:腾讯最早打电话,几十家排队等B轮。

他表示,子弹短信上线第二天,腾讯投资部门就要投资。第三天登上下载榜第一,中国投资界疯了,上线7天拿下1.5亿元A轮融资,来不及的只好等B轮。

9月10日晚间,腾讯投资并购部回应腾讯科技称,“并无此事,只是多日前曾在微信上有简短沟通,未曾提及投资事宜”。

回应一出,往上的言论直指罗永浩被“打脸”。今日早间,他在微博上又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试图澄清这场“公然撒谎”。

他在锤子便签中写道,之前的宣传活动视频中确实说了腾讯投资部“要求跟我们子弹短信团队聊一聊,看看投资的情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8月21号开始,腾讯投资部与他们多名同事联系,要求和子弹团队“见面、沟通、交流、合作”。当时也有多家基金和企业战投部来谈投资,所以错误理解成腾讯也有此想法。

子弹短信遭遇“罗生门”,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

关于子弹短信的产品定位,首先我们要看一下官方的描述。这里需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很多人认为子弹短信是锤子科技的产品,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事实老罗有在微博和发布会中澄清:子弹短信是北京快如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而锤子是该公司的投资方之一。

具体持股比例不得而知,当然,这款产品要达到与TNT及Smartisan OS的深度融合,锤子团队是有参与到产品的开发设计流程之中。因此,这里我们将快如科技和锤子科技都看作是子弹短信的官方。

锤子科技对于子弹短信的产品定位的描述,可以看看老罗在发布会中的描述:

“超高效率的次世代即时通讯工具。”


快如科技对子弹短信产品定位的描述,则可参照子弹短信官网的描述:

“子弹短信是一款极速高效的聊天软件,语音与文字的完美结合让你的信息随心所达,强大的全局悬浮球、贴心的稍后处理机制、便捷的引用回复等多项优化功能给你最极致的聊天体验。子弹短信,让你的信息一触即发。”
子弹短信遭遇“罗生门”,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

从两家公司对产品定位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归纳出子弹短信的核心产品定位:高效的即时通讯工具。

谈到这里,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社交领域的霸主:微信。

虽然老罗在8月24日的微博中宣称“子弹短信没有挑战微信,只是做一个在意沟通效率的人群的细分领域而已”。考虑到微信的核心用户群是对沟通效率比较在意的城市上班族,且以80后、90后居多。因此,可以说子弹短信已经在动微信的奶酪了,且是直接切中其核心用户群。

当然,可能会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子弹短信仅仅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而如今的微信远远不能用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来形容,也不能用一款熟人社交软件来形容,甚至用社交软件来形容都显得有些片面,二者如何相提并论?

需要认清的一点是,不管微信的功能多么丰富,其最核心的功能还是即时通讯,这可以说是微信这艘航空母舰的核动力系统。而子弹短信的最大威胁在于,它可能是一个更加先进的核动力系统。因此,谈子弹短信的未来发展,微信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对手,也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

子弹短信遭遇“罗生门”,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

简短总结下子弹短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直接在对话流列表页即可查看对方发出的信息,并进行语音回复,无须进入聊天见面,减少了操作层级;
  • “全局悬浮球”功能可支持用户在任何界面随时地将信息即时发送至任何对象,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在不同的应用之间切换,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
  • 群操作中,输入一个@后,即可弹出群里的人员列表,可批量选择,便捷性大大提高;
  • “稍后处理”“引用回复”“历史头像”等细节功能,解决了部分之前使用微信的痛点,算是情怀上的加分项了。
子弹短信遭遇“罗生门”,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

子弹短信未来能否走远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希望走远的,但是不得不面对以下两挑战:

“抄袭”可能以两种方式进行:

  • 一种借鉴子弹短信的一些功能,直接在微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 一种是直接重新设计一款差不多相同的产品,然后借助腾讯庞大的流量优势抢夺市场。
子弹短信遭遇“罗生门”,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

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微信本身已经拥有超级庞大的用户群,要拿微信开刀,估计无法做到大幅度的改动,简单地借鉴一些功能优化,不仅会背上抄袭的骂名还无法带来质的提升,因此并非一个好选择。

对于第二种情况,则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时间。且在子弹短信已经占据先机的情况下,即使是依托于腾讯的巨大流量和社交基因,也未必能后来居上,对腾讯而言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所以理论上只要子弹短信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做好产品和推广,是可以不惧腾讯的“抄袭”的。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腾讯直接投资子弹短信,这个就算不上挑战了。

第二,如何打破社交壁垒?

腾讯之所以能够在社交领域一家独大,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熟人社交是有很坚固的壁垒的。如今用户的亲人、朋友等社交关系基本都是维系在微信中,任子弹短信再高效强大,如果不能将用户的社交相关人群一并迁移到新软件中,那也只是一个空壳,新进来的用户迟早会流失。

面对这一挑战,除了将产品体验进一步做好,更需要市场或运营推广部门发力,在吸引更多用户的同时,能够激励他们将身边的朋友也拉进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但考虑到微信本身是一款很杰出的产品,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已经养成,要打破这层社交壁垒,可谓是难上加难。

子弹短信遭遇“罗生门”,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